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如何理解《心经》中“无无明.亦无无明尽”的涵义?
无明,心经,亦无如何理解《心经》中“无无明.亦无无明尽”的涵义?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无明,四种迷惑之一,见、思二惑是根本烦恼,断见、思二惑是解脱标志,而荡尽尘沙、无明二惑,是圆满无上庄严佛果必由之路,所谓无明因不明白原因、原理而苦恼。无无明,指已经明了三界乃至法界一切真相。亦无无明尽,连这个所谓的后得智统统都不可得,因为在究竟大圆满中已经具足一切福德、智慧之相!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只是简单给你讲下,更深层的领域只能你自己去悟。“无明”指轮回中的众生心智被虚幻的妄想和迷障所困,无法求的真相的状态。无无明,字面意思就是“没有无明”,就是有“无明”并不是一个实在的存在,是假象,“亦无无明尽”字面意思:也没有“无明”被除掉,无明既然是假象,是内心幻象,所以并不存在要去除什么东西。《金刚经》其所表达的核心思想,就是法空观,你所在的这个世界一切的一切都是虚假的,并不实在,包括你要去除的这个“无明”,也是假的,并不是真的有一种实在的东西叫做无明,可以被你去除的。真实的实在,并不存在无明这个概念,也不存在消灭掉无明的概念。所以你要做的,不是去除掉一个不存在的无明,而是学会放下“无明“和“消灭无明”这个二元的概念。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个问题,回答起来有一些难度。难度在于,以我们三维物质世界的人的理解、感受去揣摩佛的境界。这就是为什么佛学中不可说,不可说的道理。
很矛盾,如果不说的话,广大信众永远也不会明白,说了吧,又是词不达意,总之就是一个字,难。
下面笔者试着去阐述一下心经中,尽量地用语言去接近这句话的含义。
理解这句话,首先讲一讲无明。
无明,可以理解成为抛去意识后一动不动的平静。引入两个词,一个词叫做明觉,另外一个词叫做觉明。首先先说明觉。
明觉,是先明后觉的意思。明,可以理解为形成意识的意思,觉,可以理解成为觉知的意思。明觉,就是由于意识的形成从而产生了觉知。
觉明,可以理解为反向的。正是有了觉知,才知道明这个意识是人的最终归处。
那么读者现在可以明白了,无明是什么,无明是一种状态,这种状态是无意识的平静。而这个平静的归处,就是觉明开始的地方。
无无明,连个无明都没有了,叫个什么?叫佛,叫菩萨。这就不能叫做状态了,叫境界。
这个境界,有无限趋于终点的尽头吗?没有!
这就是大如宇空,小如芥子的真正含义。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如果没有在多诵金刚经的基础上看心经,是很难理解心经经意的。金刚经是佛讲的所有法中最了意的大法,当您稍微悟入金刚经意后,您再读所有的佛经,其经意与金刚经无有差别。正如佛对须菩提讲“万法皆由此经出”,是真实不虚的。如心经中“无无明,亦无无明尽”,这句经文与金刚经中佛说的“所有相皆是虚妄,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是一样的。没有无明相,也没有无明相可以除。金刚经中“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就是入佛之道。心经是般若经的精华,但仍然出自金刚经。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心经中的无,我是当作动词来理解的,就和《金刚经》的不住是一样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明,就是光明。无明,就是黑暗,就是愚痴!无明尽,就是愚痴没有了,就是智慧!
这句话的意思:真如实相里,既没有愚痴,也没有智慧。愚痴和智慧都是真如实相的妙用。愚痴和智慧的本体如如不动,无有生灭!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无明是指我们对一切万法其真谛法性的无知,我们只是看到事物、万法的表相并且认为是真理而执着。我们没有透过事物的表相而看清万法的自性,故曰无明。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般若的核心,当我们抵达“彼岸”时,当我们安住在万法清静的自性时,一切我们的的认知皆是表相,无无明亦无无明尽,无因果,亦无生死。如波浪起伏,还复大海,翠竹黄花皆佛性,白云红树尽禅机。
上一篇:贪口腹之欲,歙县一村民打死一只黄麂被罚6000元, 你怎么看?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