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为啥汉文帝无为而治,百姓却感到幸福?
无为而治,汉文帝,国家为啥汉文帝无为而治,百姓却感到幸福?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无为而治就是不瞎折腾,惜民,爱民,安民,老百姓安居乐业,老百姓肯定就有幸福感。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无为而治。这是源自于道教的哲学产生的治国理念。意思是政府作为国家的管理者。少瞎折腾。可以慢慢的聚集民力,使国家的整体国力进行一个休养生息,进行一个缓慢的恢复。
独尊道家。在汉初和唐初都是这样。通过政府的少作为不折腾。非常的好的解决了,长久的战乱之后。人口大量损失以后。人民可以在相对广阔的土地上。享受和平。慢慢的恢复人口。聚集力量。
无为而治的这套管理方式,非常接近现代的自由经济学派。该学派的观点就是。市场自己可以进行自我调节。而政府要少插手于市场。这和老子的理念治大国若烹小鲜。是非常的接近。
图片来自于网络。如侵权请告知。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那时的法规已经健全,轻徭薄赋休养生息已经初见成效,不折腾,坚持下去是最明智的选择,而汉文化帝也不是那种志大才疏,想骑龙升天的主子,他承继了之前的治国方略,不折腾、不拢民,所以在他的治理时代,国家逐步恢复了元气,耕地与人口都有了大提升。
悟的越多,我是越怕用伟大理想教你育孩子们,怕他们日后穷折腾,误己害人误家国。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秦亡汉兴,多年战争,土地荒芜,民不聊生!刘邦建汉后,灭异性王侯,对凶奴用兵,吕氏专政后,政治不稳,生产和人口对未恢复!
汉文帝登基后,采取了与民休息,无为而治,农业生产和人口都得到恢复,人民有幸福感!但同时各诸侯也有了发展,在经济,人口上已可与朝廷抗衡,给景,武留下了后患!
景帝不用贾谊雨露“均沾之策,重用晁错,引起诸侯反叛,又把国家带入战争!武帝用雨露均沾法才削弱了诸侯!
虽叫文景之治,但也后惠遗祸无穷!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无为而治从国家层面上需要一些客观条件——开国不久民风淳朴、吏治相对清明、历史积压问题少,汉文帝正好赶上了而已。当然他没有辜负历史使命。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治大国若烹小鲜。刘邦之后吕后专政,
天下民不聊升,经济己到了崩溃的边缘,在诸大臣的努力下废了吕后,文帝即位。
文帝为人宽厚仁慈,深知百姓疾苦,又受老子的无为思想,即采取无为而治,让百姓休养生息,提振经济。
文帝十分重视农业,当时经过历年战乱,农村轻壮年很少,很多田地都荒芜了,因此即位后,多次下诏重视农桑,并按户口比例设置等级,经常给他们奖励,以鼓励农民发展生产,同时减轻农民的负担,采取轻徭役,降田租等方式优惠农民。
在对待匈奴问题上,文帝一切以百姓利益为出发,或战或和。诏知边疆军民防守边塞,不主动攻击匈奴境内,不给百姓带来烦恼和痛苦。
文帝自身极为节俭,绝不铺张浪费,轻车简从。在位23年,文帝通过无为而治,使整个国家欣欣向荣,天下富足。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任何朝代,只要行无为之事,处无言之教,那么这个朝代定会繁华昌盛,民富国强,人民幸福!按现在说法,就是管而不死,活而不乱!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