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说一下你最喜欢明朝的哪个人物,为什么?
明朝,朱元璋,崇祯说一下你最喜欢明朝的哪个人物,为什么?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于谦临危受命,他做了三件事。一是连同群臣立朱祁钰为皇帝,这样让瓦剌手中的皇帝无用;二是向天下发布军令,调动军队来北京御敌;第三就是组织挑选大将,制定御敌方略,他自己身先士卒,骑马于北京德胜门在御敌。整个国家在于谦的调动下,积极投入战斗,最终打败瓦剌,保卫了北京,也就延续了大明王朝的命运。这就是于谦。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首推王阳明,创立心学,政治军事信手拈来,对后世的影响也很大。每每读到这段历史,简直对王先贤崇拜的五体投地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其实明朝最应该记住的人是于谦。如果不是他明朝在“土木堡之变”时就灭亡了。这样一个大功臣最后却被明英宗杀了。在历史上他和岳飞有些相似,救国于危亡,最终又为国而屈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明朝是一个在中国历史上从未割地赔款的王朝。就冲这一点你也不得不表示敬佩!要说最喜欢的明朝人物的话,我向大家推荐一个人,此人力挽国家于危难,延续大明王朝的历史,拯救国家于水火,避免了新的战争,新的混乱,这个人死后被皇帝追封谥号为“忠肃”,这个人就是于谦。
于谦从小就立志为国,在那个时代,他用功读书,参加科举考试,在朝中获得一官半职。说起来,于谦这段历史是极其平淡的,但也比较幸运,没有范进中举那样的艰辛。
他第一次展露头角是在皇帝朱瞻基讨伐他的叔叔朱高煦时,皇帝让于谦数落朱高煦的罪行,于谦引经据典,基于事实,把朱高煦数落得不敢抬头,一身凛然正气让朱高煦汗颜。
如果历史没有皇帝朱祁镇,没有大奸宦官王振,没有那场对瓦剌的战争,我想于谦最多也就是在后人评价皇帝朱瞻基讨伐他的叔叔朱高煦时出现那么一下。但历史不容假设,于谦将在这一场战争中体现出他的作用。
朱瞻基死后,他的儿子朱祁镇上位,重用大太监王振,王振又极其想表现一下,所以就鼓动皇帝朱祁镇亲征瓦剌,结果朱祁镇被俘,王振被杀,所带去的大军全军覆没。瓦剌这时趾高气扬,士气高涨,决心要打下明朝的首都北京。此时的北京可算是群龙无首,连皇帝都被俘虏了,大军也被葬送了,现在该怎么办?人心惶惶。
此时就有人提出了,要丢弃北京,回到南京去。临时的监国人(实际主持人)是皇帝朱祁镇的弟弟朱祁钰,他年纪较轻,根本不知道怎么办。这是于谦站了出来,说到:“把建议南迁的人都杀了!”这句话如同一句惊雷,震慑住了在场的所有人。接着于谦就说出了他的理由,总结起来就是:“南迁就是亡国之举,大宋王朝就是例子。”大家不再说话了,因为于谦说的是对的,最终临时的监国人朱祁钰任命于谦为兵部尚书,统领国家军队,制定对付瓦剌的作战方针。
于谦临危受命,他做了三件事。一是连同群臣立朱祁钰为皇帝,这样让瓦剌手中的皇帝无用;二是向天下发布军令,调动军队来北京御敌;第三就是组织挑选大将,制定御敌方略,他自己身先士卒,骑马于北京德胜门在御敌。整个国家在于谦的调动下,积极投入战斗,最终打败瓦剌,保卫了北京,也就延续了大明王朝的命运。这就是于谦。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朱元章,因为从一个无名小卒,变成了一代君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朱元璋,一个乞丐,一个小和尚,一个士兵,一个战将,一个开国皇帝。。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纵观明朝二百多年统治,这英雄豪杰,奇人异事还真不在少数,但是只是最喜欢的话,那就是张居正了。张居正(张白圭,1525年5月24日-1582年7月9日),字叔大,号太岳,湖北江陵人(今湖北荆州),明朝中后期政治家、改革家,万历时期的内阁首辅,是明代唯一生前就被授予太傅、太师的文官。当时的明朝已然摇摇欲坠了,正是张居正的改革让明代又延续了几十年。为了挽救明王朝,缓和社会矛盾,在政治、经济、国防等各方面进行的改革。他陆续实施清通欠、省驿递、惩贪墨、汰冗官、省支出等改革措施,在此基础上,开始改革赋役制度,实行一条鞭法。改革虽然是地主阶级内部的改良运动,但对去除积弊、澄清吏治,抑制豪强,减轻农民痛苦,安定人民有一定好处。由于清丈土地和一条鞭法的实行,使国家财政收入大为好转
上一篇:缤越综合性能怎么样?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