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项伯帮刘邦明明是叛变行为,项羽也知道,为何不处理叛徒项伯?
项羽,刘邦,鸿门宴项伯帮刘邦明明是叛变行为,项羽也知道,为何不处理叛徒项伯?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里是芒果论史!
如果项羽处理了项伯,那么项羽也就不是项羽了。
项羽最为人诟病的地方就是任人唯亲,贤能之士在项羽的手下得到了展现自己的机会,如韩信、陈平都是因为在项羽的手下无出头之日,所以才投奔了刘邦的。
而像范增这样的有识之士,虽然被项羽尊称为“亚父”,虽然也算是进入了楚军的核心集团,但实际上,范增一开始就跟随项梁,在项羽掌握大权之前,范增就已经处于楚军的核心之中了。
项伯这个人在历史上没有什么大的作为,但他有一个显赫的身份,他是项梁的弟弟,也就是项羽的亲叔父。在任人唯亲的管理思想之下,项伯被项羽提拔到了与他能力不匹配的位置上。
鸿门宴之前,项伯的行为概括起来就是“战前私通敌营,泄露军情”,讲道理的话,项伯这种行为被处死一百遍都不为过。但是项羽没有,当项伯回到楚军阵营之后,他和项羽二人共同决定取消第二日的作战计划。
作战计划改变得如此仓促,而范增却被蒙在鼓里,由此可见,项梁死后,范增虽然凭借着过去的威望在楚军中仍然占据有一席之地,但实际上,他已经逐渐在淡出楚军的核心。
鸿门宴中还有个小细节,是关于座位的,酒席上的座位有“东向、西向、南向、北向”四个方向,其中项羽和项伯东向坐,是处于最高贵的位置,而范增则处于下一个层次。因此,从任何一个方面来说,项伯都处在楚军集团的核心之中。
“任人唯亲”这一点害惨了项羽,他虽然清楚项伯的行为是助敌,但在他的心目中,项伯是家人,而范增是外人,血脉里留下的连接才是最可靠的。所以说,不管范增多有才能,在项羽心目中,他始终不如项伯可靠。
因此,要项羽亲手处理掉项伯,那可真是难比登天!
喜欢别忘了点个关注哦!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项羽是贵族之后,项伯是项羽的叔父,可以说项伯是看着项羽长大的,古人非常讲究纲常伦理,何况项羽这样的贵族之后。
项伯邦了刘邦,使得刘邦成为了项羽日后最大的威胁,很明显项伯是背叛了项羽,但项羽却没有杀他。
是因为项羽认为刘邦对自己构不成威胁,彭城之战很好的证明了项羽的选择,站在现在的角度靠项羽是错误,如果我是项羽的我比他还狂几百陪,才二十六岁就击败不可一世的秦军,成为战神,划分天下,成为天下霸主,中华上下5000年有几个能做到,没有只有项羽一人做到了,那些说项羽没有政治头脑的人,都是属于站着说话不要疼的人。
刘邦在项羽眼中不过是一只蚂蚁,项羽根本就不把他放在眼里,就像你现在根本看不起一个人,可有人对你谁他是你对他的威胁,谁信,脑子有病的才信。
项伯刘邦是因为张良,在项羽眼中他是非常重感情的人,所有他非常欣赏项伯这种做法,为了兄弟情义,不惜铤而走险,这是项羽最欣赏的行为,这样他只会更欣赏项伯。
项伯是项羽的亲信,要处理项伯,项羽只有一句话可以说,我从下接受的教育不允许他这样做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是青史回声,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项伯,何许人也?西楚霸王项羽的叔父,仅次于项梁。不过他在项氏家族的存在感并不强,项梁在时,项伯一直都是跟班,甚至是项梁死后,项羽走上台前,他也依然跟随项羽。
既然如此,项羽为何不处理这个日后投降刘邦的叛徒项伯呢?
原因有其二:
其一,项伯再不济,他还是姓项,是项氏家族的一员,是继项梁死后,项羽唯一在世的叔父、长辈,万不得已,项羽不会因为这等事情处理项伯呢?否则会在家族里面失去威望,这可不是开玩笑的,古代讲究家族式,要想发达,家族的助力是必不可少的,否则当年项氏叔侄会在短短时间内聚集了数千江东子弟,举兵起义,一般人能够做到呢?只有当初的六国贵族才有这样的能力。
其二,准确来说,项伯并不是投靠刘邦,起初他还是在项羽这边的,之所以帮助刘邦摆脱困境,尤其是鸿门宴,那是因为还张良的人情。当年项伯被官府通缉,是张良帮了忙,所以项伯此举是为了报恩,即使日后项羽知道,也不会责怪他,因为这是仁义之举,与他和刘邦之争是两码事。
不过话说回来,项伯最终还是投降了刘邦,为项氏家族留下了血脉,也算是功过相抵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鸿门宴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宴会之一,宴会上杀机四伏、危险丛生,但也是间接促成楚汉战争项羽败亡、刘邦胜利的重要原因。在鸿门宴中项伯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正是他暗中反水,才让刘邦转危为安。刘邦逃走后,项羽也没有就项伯在宴会上维护刘邦进行追究,其原因在于:
1.在项羽的心目中举办鸿门宴的目的不是要趁机杀死刘邦,而是刘邦向自己谢罪宴。因为刘邦抢先进入关中,派兵把守函谷关,想要在关中称王,激怒了项羽。项羽做出进攻刘邦的决定。项伯为了救好朋友张良,暗中跑到刘邦军营,将这件事告诉张良。张良带着项伯见刘邦。刘邦三言两语就说服项伯,并给项伯许诺为儿女亲家,成功收买项伯。项伯连夜赶回去,给刘邦做说客,项羽解释,并对项羽说“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对项伯的說辞,项羽的反应是“许诺”。答应了项伯在刘邦谢罪时,好好对待刘邦。
上一篇:3岁女孩选择哪款鞋子比较舒适?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