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项伯帮刘邦明明是叛变行为,项羽也知道,为何不处理叛徒项伯?
项羽,刘邦,鸿门宴项伯帮刘邦明明是叛变行为,项羽也知道,为何不处理叛徒项伯?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有个伟人说过,政治问题,就是要分清楚谁是我们的朋友,谁是我们的敌人。
可是,项羽在整个征战过程中,一直分不清楚谁是朋友谁是敌人。
巨鹿之战后,他坑杀了二十万降卒,却把三个秦将封为王。
可以说,根本就是把敌人和朋友搞反了。
范增是最忠心拥护他的人,刘邦显然是两面三刀的那个,他却撵走了范增,原谅了刘邦。
在鸿门宴上,樊哙冲进去要和他拼命,他却不明白樊哙是为了保护刘邦,反而称他为壮士,给他赏赐。
分不清楚朋友和敌人,因此,就不认为项伯的行为是投敌,是叛徒行为。
项羽过于自大
项羽一直觉得自己很不错,所有人都不是他的对手。
因此,他把天下诸侯都不放在眼里。
只要诸侯口头上拥护他,他就不再在乎这些诸侯。
章邯等秦将投降了他,他立刻就封他们为王。
说起来,他封秦将为王也没错,可以借此收买秦国军队里的人心。
但是他却又坑杀了20万降卒,显然并不是为了收买人心,仅仅是因为章邯等人投降了他,顺从了他罢了。
项羽不把众人放在眼里,最明显的事例是他大封诸侯。
如果他重视别人,绝对不会这样做,一定会像刘邦杀功臣那样,把这些诸侯全部消灭。
在鸿门宴之前,刘邦对项羽委曲求全,表达了尊重,因此,项羽就觉得刘邦算不得什么,杀不杀都无所谓。
就算是留着,这些人也不会对他构成威胁。
因此,项伯是不是和刘邦勾三搭四,他也满不在乎,没有认为项伯是叛徒行为。
项羽碍于亲情
在项羽那里,是没有什么制度的。
我们也没有看到过项羽制定规章制度的记载。项羽因为没有制度,因此处理事情,一切都仅凭他个人的好恶。
项伯因为是他的叔父,因此,就算项伯是叛变行为,他也觉得无伤大雅。
或者本身也想要处理叔父,但是碍于亲情,最终也就算了。
总之,项羽政治上不成熟,意气用事,因此做了很多让人觉得好笑的事情。
最终,这也招致了他失败的命运。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由于本人对《楚汉争雄》这段历史感兴趣,故此不请自到:鄙人才疏学浅拙见:在各位老师门前关公耍大刀,班门弄斧,望其多多指教。再次在此谈谈我个人的看法:我认为项羽脑袋考虑问题欠佳,他叔叔项伯通敌卖国,在鸿门宴前夕给刘邦通报楚营(项羽军营)军事情报,项羽不但不怀疑项伯是走狗汉奸,也不处决项伯这样严重的叛徒内奸。至始至终,而且还十分将项伯委以重任。简直太滑稽。项羽有眼无珠,反而还冤枉陈平使用的阴毒诬陷范增的离间计,怀疑忠心耿耿的军师范增投靠刘邦背叛他,。应该该怀疑的项伯不及时除掉,不该怀疑的忠臣范增却遭受他的冤枉。反过来再看看刘邦处理卧底叛徒间谍他才叫一个干净利落。他听到项羽出卖范增在汉营安插的卧底眼线曹无伤,刘邦逃离鸿门宴之后,回到霸上(古地名),立即就把曹无伤给杀了。试问一下,世间只要是个正常人都会想到:谁不憎恨卖国通敌的汉奸走狗?可是这个事情就发生在项羽身上,这不合乎逻辑思维呀。我怀疑是不是史记的作者————司马迁:是不是编撰史记的时候哪里出现失误?怎么会发生这样的思维逻辑呢?(不喜勿喷)
在下才疏学浅,就是经常听中央十套科技教育频道河南大学教授王立群老师的百家讲坛——《王立群读史记之英雄项羽》。耳需目染。对历史文献资料有限,略知一二,如有不足之处的见解解,还望诸位老师多多扶正。欢迎各位爱好历史的老师补充完善。谢谢大家。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要说项伯此人堪称项羽阵营最大的叛徒,在鸿门宴上要不是他和刘邦勾勾搭搭,为他各种掩护,估计刘邦早就被项庄给杀了,就算不被项庄杀了,刘邦阵营估计遭受的打击也不会小,但是为何项羽不仅不杀项伯,甚至还完全不处置他呢?
要知道人是最怕叛变的。比如说曹无伤背叛刘邦,然后被项羽给卖了,结果被刘邦杀了。而项伯则活了下来,最后还在刘邦那里当了高官,可谓两面通吃。
其实原因大致有三个:
一,项羽的政治水平实在有限。
项羽这个人的特色就是政治水平和军事水平完全不成正比。论军事,项羽巨鹿之战以三万之众破秦军二十多万,彭城之战,两万多主力骑兵就击溃了刘邦五十六万大军,几乎让刘邦身死国灭。但是项羽的政治水平可以说是十分低下,不仅对属下赏赐非常吝啬,更是不知道如果占据乱世主动权,入咸阳之后就胡乱封王,可以说完全没有章法和谋略。所以项羽对于项伯应该如何处置,也是犹豫不决和考虑到亲疏远近的关系,无法取舍,最终就不了了之了。
其二,项羽非常自大。
项羽是非常自大的,项羽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刚愎自用之人。他觉得自己是天下第一,根本不怕刘邦,到了鸿门宴之时也不过是想让刘邦认个错而已。
他觉得自己是抗秦主力,刘邦入咸阳完全就是小人得势,根本不足为训,捡了自己的便宜,所以他不过是生气而已。所以他在政治上完全没有准备,更不想杀刘邦,因为他根本看不上刘邦,或者说普天之下根本没有他能看得上的人。
所以项羽当时不怕刘邦做大,因为他觉得刘邦不过一个亭长出身,完全看不上眼。他并不害怕刘邦,他反而觉得杀了刘邦会让天下英雄耻笑。
三、项羽碍于亲情。
项羽的行事从来不按制度,他也不制定任何制度。我们也没看不到项羽有什么制度不制度的记录。项羽没有制度,所以他只凭个人的好恶来处理事情。
因为项伯是他的叔叔,所以即便他深知项伯叛逆,他也觉得无害,毕竟他是自己的家人。因为家人的感情,他认为他最终会忘记的。
总之,项羽政治上不成熟,处理事情没有章法和原则,最终导致了他的失败。
上一篇:3岁女孩选择哪款鞋子比较舒适?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