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项羽自刎乌江,他为什么不誓死反抗?难道他不知道,留着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吗?
项羽,乌江,刘邦项羽自刎乌江,他为什么不誓死反抗?难道他不知道,留着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吗?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这是唐代诗人杜牧的《题乌江亭》,至今仍有很多人在为项羽没有选择过江东卷土重来而扼腕叹息。项羽从从揭竿而起到楚汉之争战败,再到自刎乌江,短短八年间,把自己英雄而又悲剧的一生演绎的淋漓尽致。项羽为历史的发展所做的贡献不会磨灭,更不会被后人遗忘。如果是你被困乌江,你会像项羽一样选择挥刀自刎荡气长存,还是留着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感谢邀请,我来回答这个问题吧。关于项羽的故事在司马迁的《史记•项羽本纪》中能够集中看到。通过阅读项羽本纪,我认为项羽其实知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的道理的。但就像人们常说的“道理我都懂,就是做不到”一样,项羽本人在忍气吞声保存实力和天命亡我之中选择了天命亡我。关于项羽是谁,怎么起兵,怎么成为西楚霸王这些,我就不赘述了。我着重讲的是:项羽乌江自刎其实是和他本人自由自在的个人意志、天真幼稚的政治思维紧密相关的。
在《项羽本纪》中,司马迁通过很多小事件来说明了项羽的性格特征就是具有太强烈的个人意志,那种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个性和天真的性格在书中体现的淋漓尽致,这一点从他对待秦国将军章邯和秦国二十万俘虏士兵的态度可以看出来。巨鹿之战之后,秦国的主将章邯见到项羽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哭诉自己在前线打仗,赵高却老在秦二世面前诋毁自己,这种委屈说的项羽都动容了,哪怕章邯在之前的对阵中杀了项羽的叔父项梁,怎么也算国仇家很,但面对一个秦朝主将的主动归顺,项羽十分满足,甚至还很同情章邯,封了章邯为雍王。而巨鹿之战之后投降项羽的二十多万秦军因为项羽诸侯军,也就是项羽军队的各种折辱,都很担心自己在秦国的父母妻儿,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军心不稳。这时候项羽那种逆我者亡的强烈个性爆发了,他做了一个决定:坑杀秦卒于新南。
二十万的秦国士兵被活埋在新南,其实这二十万的秦军有更好的安置办法,并且从一个领导者的角度出发,项羽的这种做法势必会给他带来政治领导上的诟病。但是他太自我,个人意志太强烈,什么挡住了他,他就不管不顾,随着自己的意志来。
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他垓下兵败,乌江自刎并不是没有深刻原因。我认为项羽其实懂得卷土重来的道理,但是他不愿意这么做,他宁可用天命亡我的说法来说明自己的失败,也不愿意改变自己的性格,忍辱负重。乌江自刎在我们后人看来是非常可惜,但在项羽自己看来,他是成全了自己。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楚汉之战,已经打了四年。自从韩信兵出陈仓,为刘邦扫除四围。刘邦作为对手和项羽较量中,项羽的英勇已经把刘邦的胆吓破了。
乌江,垓下之战。刘邦经过四年艰苦的努力积聚中,终于等来最后的胜利。合围项羽,并且提前许诺了最高赏赐,捉项羽杀项羽者,封万户候。作为既将胜利的一方,刘邦是不可能给项羽留下一点生机。
刘邦和项羽在过往的交集中,刘邦始终被项羽压的抬不起头来。天天生活于水深火热中,稍有不甚,项上人头早就是项羽的了
鸿门宴上胆战心惊,小心说话,陪着笑脸,看着项羽的脸色。刘邦心中的小兔子怦怦跳个不住,那一天的时光在刘邦心中永远留下惊惧的心影。那一天的时间到底怎么熬过不得而知。
刘邦和项羽的彭城大战,刘邦以五十六万之众。被项羽一个劲的砍杀,刘邦和将军灌婴单车逃难。五十六万大军没有还手之力,被项羽三万人追着杀。父亲妻子在那仗中落人项羽之手。在逃难过程中,遇上儿子刘盈和女儿鲁元公主。将军灌婴可怜两个小孩再乱军恐有不测。抱两个小孩上车一齐逃难,作为孩子的父亲刘邦看车增加份量,减慢速度。狠心把两个小孩扔下车,如此三次。将军灌婴不忍,又把孩子抱上车。这次的经史是否为后来的皇帝刘盈留下多少心理负担,也末可知。但父亲刘邦的狼心一定在刘盈心中挥之不去。
刘邦与项羽的战争,好不容易来了一个百年大逆转。项羽,就是上天入地,刘邦也不可能叫他逃出生天,不杀项羽,刘邦不可能收兵。
项羽自从虞姬自杀时,也就看到了这一步。要不,凭项羽的英勇和对虞姬的爱。项羽不可能看着心爱的女人死去。虞姬一死,项羽也就放下心来,最后一博,以展示个人的豪气。
乌江,是最后的地点,过江就是项羽的家乡。仗打了四年,项羽再也不忍心把战火引到家乡。项羽一死,一切就结束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看看李自成,再看看项羽,贵族出身的人与草根出身的人对绝望的理解是不一样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邀。
羽之神勇千古无二。
这是后人对西楚霸王项羽的高度评价,如果灭秦战争没有项羽,可能灭秦只是高喊的口号与誓言。在巨鹿之战之前,众.义军面对强秦大军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就连总领导项粱也战死吭身亡,而此时的义军士气低落,项羽杀宋义夺权后,第一次行使统帅主权,以破釜沉舟的方法打赢了巨鹿之战,誉满天下,威震乾坤,天下精英纷纷投奔项羽旗下,项羽的实力是当时无人能匹敌的政治军事集团,天下人寄很大希望在项羽身上,然而项羽却以屠城掘陵杀降火烧咸阳诛秦王室,断送了自己政治威望,军事以自我为中心的刚愎措施,流逝了太多英才。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