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如何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
孩子,挫折,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然后就是要学会接受现实,接受自己的不完美。目标与现实是不一样的,想考第一要考第一那叫追求,失败了就是失败了,你哭也没有办法改变事实,所以家长和老师第二个教给孩子的就是学会接受,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并努力的去提高自己。
培养孩子的抗挫能力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家长和老师都要有足够的耐心去引导去陪伴,心中有爱的人才足够强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心理学家认为,一个事业成功的人必须具备高智商、高情商和高挫折商三大因素。在智商都跟别人相差不大的情况下,情商和挫折商对一个人的事业成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高挫折商是可以培养的,并且最好是从小培养,所以许多教育专家都提倡挫折教育。那么,家长该如何对孩子实施挫折教育呢?笔者从三个角度来谈这个问题。
首先是态度。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要坚持有理有利有节原则。家长要深刻认识到挫折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不能随性散漫,坚持有理原则;家长要清楚,挫折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更健康的成长,实施挫折教育只能做对孩子有利的事;家长要懂得过犹不及的道理,实施挫折教育时,必须把握比较好的度,坚持有节原则。
其次是思想。对孩子实施挫折教育,要端正思想,坚持科学育儿观,运用科学的、正确的方式方法。为此,家长必须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科学育儿技巧,把握挫折教育实质;实施挫折教育,要避免盲目性和随意性,必须有计划、有步骤、有目标;实施挫折教育,要真抓实干,既不能仅仅流于形式,也不能只是浅尝辄止,要有实实在在的、长期的作为。
再者是行为。实施挫折教育,贵在实践!家长可以有计划、有目的地采取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方式来进行。通过体育运动,让孩子感受到坚持的重要性,例如做俯卧撑,一般孩子应该做不了几个,可是在家长身体力行、以身作则的示范下;孩子就会坚持下来,越做越多,也越会严格要求自己。通过旅游,例如攀登大山时,起初可能孩子会感觉很累,让家长抱着或背着;家长可以类比教育,让孩子看到别的小朋友能够坚持自己爬山,他也应该可以,激发起孩子的自尊心、上进心。
总而言之,挫折教育其实没有什么太多高深的东西,家长只要用心,在家庭教育中就能够随时发现机会,好好地筹划一番,就能给孩子一次非常有意义的挫折教育。孩子也只有多经历些挫折教育,才能在将来的学习、工作、生活中,更加积极、健康、奋勇地面对个迎接各种困难挑战;才能更有利于孩子成为人生赢家!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俗话说,“可怜天下父母心”,这句话似乎说明父母对孩子的付出与得到的回报不成比例,但这并不能完全怪孩子,父母也要负很大责任。事实上,现代社会中孩子依赖成性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依赖父母是每个孩子必经的阶段,如果孩子对父母一点都不依赖,那么父母未免会伤心难过。同时,在某种程度上,父母对孩子也有情感上的依赖,并把孩子的依赖当作自己的一种期待,一种与孩子血肉相连的情感宣泄。问题的关键是,父母如何掌握孩子依赖和自立的尺度?
消除孩子浮动的情绪,增强抗挫力
同样是考试失败,每个孩子的应对方式不一样,有的认真吸取教训,奋起直追,争取下一次的进步;有的就此消沉,一蹶不振,再有没有学习的动力;更有甚者产生轻生的念头,跳楼自杀!种种结果,表现出孩子的抗挫力,所谓抗挫力就是指一个人面对挫折的承受能力。
抗挫力的大小,与孩子的经历有关,也与孩子的意识、意志有关。一个能够正确对待挫折、意志力坚强的孩子,在面对不如意时,情绪波动相对比较少,抗挫力则相对比较高。我们要引导孩子用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困难和挫折,尽可能地不被挫折击倒,就是被击倒了也要尽快爬起来。这样,他们才能得到经验的积累。因此,当孩子面对困难和挫折时,父母不妨采取一些措施:孩子能自己解决的困难,让他自己解决;孩子不能解决的困难,可以建议他找父母或朋友、同学帮忙解决。总之,如果我们想要孩子将来获得成功,就要千方百计地让孩子学会抗击挫折,不断增强抗挫力。父母具体应该如何做呢?
1、教孩子凡事往好处想。有句话说得好,一个人如果觉得不幸,最好的方法就是多看看比自己还不幸的人。这可以称为对比推理法,当一个人看到不幸的并不只有自己的时候,心里自然就会平衡一些。
2、告诉孩子,现在的挫折对未来来说,只是过去的回忆。不要一味地回顾过去,不要对曾经遇到的挫折过于在意,要充分享受现在及未来。过去的已然过去,悔之无益,耽误的只是自己的时间,糟蹋的只是自己的情绪。
3、教孩子关注挫折背后更多的东西。当孩子在人生路上面对失败、挫折时,父母应鼓励孩子不要气馁,要善于总结经验、吸取教训,让心中产生正面的能量,失败、挫折给孩子带来的收获远远比他失去的要多。
孩子依赖成性,会使孩子失去抗挫力
同事曹姐刚到办公室,女儿的电话就从学校追来了:“妈妈,我忘带英语书了,第三节课就得用,你快回家帮我取!”曹姐有些不悦地说:“你怎么又忘东西呀?”电话里女儿却已经急了:“你到底管不管呀?反正我第三节是英语课,你看着办吧!”说完,“啪”的一声挂断了电话。曹姐有些为难,今天是公司月底的结账日,是财务部最忙的一天。可女儿的英语书怎么办呢?犹豫了一会儿,曹姐还是请假帮女儿送了英语书。
许多父母都有一个误区,觉得为孩子准备好一切,让孩子享受现成的东西,是对孩子最大的爱。其实,这是以孩子失去独立能力作为代价的。孩子享用越多现成的东西,就越会认为,社会理所当然要为自己服务。而长大后,当他们面对严峻的现实,就会觉得社会亏欠自己,就会仇视社会。如果父母过度以孩子为中心,只从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会使孩子不自觉地养成以自我为中心,只为自己考虑的习惯,认为别人为我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理所当然的,继而成为一个自私、狭隘的人。当孩子遇到挫折时,只会找父母来帮忙解决,一旦父母不在身边,孩子就会不知所措,这也使孩子失去了抗挫力。同时,父母把自己的一切都寄托在孩子身上,无形中也给孩子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其实,这是父母对孩子独立人格的一种不尊重。
上一篇:火锅蘸料怎么调好吃?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