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为何大家老是拿拼配茶和纯料茶来做对比呢?
茶叶,口感,普洱茶为何大家老是拿拼配茶和纯料茶来做对比呢?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在分享自己看法前,想引用作家周重林的一个观点。他说“单纯谈茶叶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我特别赞同!
谈一个产品物品的价值与优劣,一定要把它放在具体的语境环境范畴中,才有判断评价的依据。茶作为商品,要把它放在市场和它适宜的消费者的需要面前,才可能谈论出有意义的东西。
比如放到大市场,纯料和拼配都是市场的产物,有它各自的消费人群,两者没有高下之别。这种丰富性是供给侧与需求方共同创造的。
比如放到具体人群,以我为例,接触普洱茶较晚,此前形成的清淡口感偏好,让我比较接受柔和的普洱;加之我没有条件追求山头或某棵树,因此纯料与我是比较无缘的,估计即使有柔和绵顺的纯料,我也无缘得尝。所以,我更偏好拼配茶。
再比如具体到人的认知和理念。还以我为例,我个人更接受标准化工业化观念,认可非顶级但标准稳定的茶品;更深一点讲,我接受从消费端市场端来定义、研发产品的理念,由此出发,我推测占大头的消费人群是少有机会从某山某树接触普洱茶的,因此拼配也是更人性更经济更大众的产品。也因此,拼配本身发展出很丰富的工艺和方式。比如立顿,会把不问国家的原料拼,我们会把不同地区山头的拼,不同生态方式的拼,不同季节的拼,不同等级形态的拼。总之,把产品的外观口感成本价格创新都拼进去了。
还想说说我理解的纯料。在我八年不算长的茶媒体工作经历中,很早就听到见到纯料茶和追求纯料的人。他们是个性化,也有条件去实现自己想法的群体。纯料在他们面前,也是为他们服务的,只是他们的消费、享受、追求不同于别人。不存在用彼评此、以此评彼的关系。
最后说说为什么人们容易把纯料和拼配放一起谈论。个人觉得有几个原因。一是它们是一对不是矛盾的“矛盾体”,容易成为谈资。二是它们本身存在各自消费群体的认知和情感区隔。三是大多数说纯料话拼配都脱离消费市场而存在,有些类似姓资姓社之争论的味道,往往扯不清,那就能一直扯下去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二者可以说既是对立面,也是对应面或者平行面。就看在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受众是什么样的人群了。
“拼配有拼配的神奇,纯料有纯料的特点”。
很难说哪一个更优于哪个,哪个更好。
拼配,可以把不同等级、不同茶种的茶叶拼配在一起,得到不一样的口感,综合性高,还多元化。特别是拼配有个神奇的地方在于,多年陈化后,比原来的滋味口感还好。
比如不同的台地茶可以拼,台地和古树拼,古树和古树拼,都能得到意想不到结果。
而纯料则不然,纯料一般讲的都是古树纯料,不拼。纯料的口感在于单一,纯粹,鲜爽。虽然不像拼配那样多元化,变化无常,但正因为它单一、纯粹,所以特点就非常明显,并且这种特点的穿透力特别强,除此,再也找不到和它一样的独特韵味了。所以每年在春茶上市之际,往往能“‘鲜’生夺人”,让人喜爱之极。
比如冰岛古树纯料的冰糖韵、老班章的霸气凛冽、昔归的柔刚兼具的气韵,曼松的饱满外放等等,无一不是在说它们身上所具有非常明显的特点。
但,古树纯料特点明显的同时,就很难,甚至就不具备拼配的综合口感和多元化,尤其是有的古树纯料在多年的陈化陈放后,口感和滋味不是越来越好,相反还会越来越没特点,甚至会丧失原有的特点。
而这点,拼配又基本不会。
拼配一方面是为了应对产量、销量、消费者的口感需要而产生的。纵观近几十年的那些声名大噪的茶,基本都是拼配茶,比如88青、孔雀青饼、大白菜……
无不在说明拼配茶在多年后巨大的市场价值,然而这一切都是以茶叶的品质、技术、口感变化为依托的。
但在这方面纯料又很难做到。
或许只有名山名寨的纯料,或许在多年后,能在市场上掀起风浪来,但这样的茶少之又少。总体看下来,无论是市场影响力,还是价格,都很难做到拼配的名茶那样轰动。
无论是知名的品牌茶还是不知名的,几乎很少做到。但是拼配茶就不一样了,是不是知名品牌茶,还是一般中小商家,他们有些茶是做到了。
这不是在说纯料的不好,只是在阐述一个现象。
从这些我们可以看出,拼配有配的好处,纯料有纯的特点。
之所以很多人喜欢比较二者,孰好孰坏,孰优孰劣,是因为它们在市场上引起了广泛的影响,有庞大的受众群体,有自己的一席之地。有喜欢多元化拼配茶的,也有喜欢纯粹穿透力强的纯料茶。所以,常此以往,总会拿来做个对比,分析原因(喝拼配的会拿纯料的说道说道;喝纯料的也会拿拼配的来比较一番……)
至于哪个更好,已然不用过多的去在意,喝中了,喜欢了,爱上了才是最好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首先,会用来对比肯定是因为想证明哪种茶更胜一筹,拼配茶的由来,是为了口感稳定,是为了做自己的特色,而建立的一种口感标尺,但是更早之前,是因为交通不便利,茶的产量有限,为了达到茶叶量产的目的,到处收集原材料,而拼凑出一款茶。在口感的前提,是产量。没有什么所谓的老班章,冰岛,昔归,易武。
渐渐的,有些产区的茶的确出现了与众不同的口感,而茶文化的工作者为了体现这些茶的附加价值,加上了山头纯料,经过朝代的更迭,市场经济的需求,又多了核心区,多了古树,多了台地茶的说法,事实上,茶的本身就是茶,关键在于是哪些人喝这个茶,就像香奈儿等一线品牌包包,或者是江南皮革厂的流水产物,人们喜欢把古树山头纯料比做大师定制,喜欢把拼配茶比做江南皮革厂的产物,站在中立的角度上说,茶叶分春秋,是因为内涵物质不一样,所表现的体感就不一样,而名山头,古树,就像雾里看花一样,除了体现了茶叶的地域性,其实是没什么实际作用的。
上一篇:西字可以加什么偏旁?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