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本人高二,下学期高三,可是最近一个月特别不想学习,一不想学习就有罪恶感,特别难受,怎么办?
高二,目标,问题本人高二,下学期高三,可是最近一个月特别不想学习,一不想学习就有罪恶感,特别难受,怎么办?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本人高二,下学期高三,可是最近一个月特别不想学习,一不想学习就有罪恶感,特别难受,怎么办?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题主的这种情况,在多数人身上都会有体现,比如我们都知道要减肥,要保持好身体、好身材,但是面对美食时,却无法抵挡住它的诱惑,于是吃得忘乎所以,还给自己招了个理由:吃饱了才有力气减肥。然而,当你吃饱了,躺在床上昏昏入睡时,心里可能会产生强烈的负罪感,特别难受,这和你不想学习,产生负罪感,是一样的。
一、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心理?
自己不想学习,不愿学习,浪费了时间,心理又会产生负罪感,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心理呢?电影《后会无期》里有句台词,可能能帮助你揭开谜底:“听过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你知道高二了,应该学习了,你知道不学习,会影响你的成绩,但是你依然不去学习,思想和行动出现了背离,知行不能合一,让你陷入深深的内疚之中。
其实,归根到底,你只是“知道”学习很重要,而不是“懂得”学习很重要而已!
“知道”和“懂得”有何区别?在《让死活下去》中读到了下面这段对话:
希米问史铁生:“这些道理,难道没有懂过吗?”
史铁生回答:“那知道过的,必得一次又一次地重新知道;懂得过的,还要再来一次,才能真地接近懂。”
知道,未必是懂得,只有真正懂得,才会采取彻底的行动!举个例子,很多人都知道,戒烟很难,或者根本戒不了烟。但是,我们发现周围很多人在得了一场大病之后,就把烟彻底地戒了。这是为什么?因为之前他只知道抽烟对身体不好,但是并没有懂得吸烟对身体不好,直到吸烟直接威胁到他的生命时,他才懂得了吸烟,真的能要命。
高二后期,是学生容易产生松懈的时期,这个时候的学生,有目标,但是目标并不明确;有压力,但是高考还远,压力并不是很大;想行动,但是周围的诱惑很多,其他的同学也很放松,所以根本行动不起来。这是一个普遍现象,只有具有高度自觉性的同学,才能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去。
这个时候,你只是知道学习很重要,而没有真正懂得学习很重要,所以行动上是无法完全受到思想支配的。
二、产生这种愧疚的心理状态,怎么办?
如果产生了这种心理状态,应该如何做呢?
首先,要在思想上摆脱惰性!
人都是向往安全和舒适的,不到迫不得已,不会改变。因为现在是高二,不是高三,更不是高三前夕,所以指望你有高三后面的状态, 不太可能。但是,到了高三后期,即便你有很好的状态, 又有什么用?因为你已经没有时间了。所以,高三后期,很多学生的心理状态是:既想让高考早点到来,又想让高考晚点再来。其实,就是压力很大,但是自己还没有准备好的一种心理状态。
高二后期,如何摆脱这种惰性,方法很简单:找个小本子,当你不想学习时,把想学习的心情和不想学习的心情写出来,并写出来为什么不想学习了?不想学习想干什么?想玩多长时间?写得不用太多,每个理由三五个字就可以,这样的记录,会让你思考更理性,更全面,可以有效克服你的惰性。
其次,要树立具体的目标,要有具体的行动计划!
你有目标吗?当然有,就是考大学,或者考某个大学。但是,这个大学近几年在你所在省份的投档线是多少分?你离这个投档线还差多少分?这些问题你知道吗?很多学生是不清楚的。
就如同你给自己制定一个目标,30岁时要赚100万。这是一个目标,但是如果我问你,你计划怎么赚100万?采取什么行动?这个时候你可能就会陷入沉默。正因为没想好这些,你的目标只是空想,因为是空想,面对诱惑时,你才没有强大的意志力。
所以,你需要制定若干个看得见的,切实可行的小目标,然后不断地实现它,找到成就感,你就没有这种空虚感了。比如下次考试,我要提高20分,其中数学提高10分,语文提高10分,数学的提分,是保证选择和填空题要全对;语文的提分,主要放在作文上,这一段时间你就在这些方面努力,经过你的努力,你的考试达到了目标,或者接近目标,你就会获得很好的心理体验,这样的目标,远比我要考北大清华的目标,要具体的多,现实的多。
所以,要相信自己能够做好,要采取行动去做好,不要做“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加油吧,小伙子!
我是“赢在高三”,专注教育,用心解答教育问题,欢迎关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本人高二,下学期高三,可是最近一个月特别不想学习,一不想学习就有罪恶感,特别难受,怎么办?这个问题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之所以所它是个好问题,是因为这类型问题在我们很多人当中都存在,它是一个非常具有代表性的问题。
一、不想学习,但不学习会有罪恶感这个问题很多人都有。
这样的问题不只我们普通人有,伟人也有,我们来看胡适先生的例子。
1.胡适先生的例子。
胡适先生,早年约20岁时的留学日记节选,日记中胡适先生给自己制定了学习计划,但每每因为打牌而没有完成相应的目标,而懊恼悔恨。
2.心里住着两个小人。
除了胡适先生的例子,我还记得小时候,妈妈经常告诉我,我们的心里住着两个小小的人,一个是坏小人,一个是好小人。坏小人总是鼓动我们去做一些消极的事,比如,吃容易导致肥胖的蛋糕,容易导致蛀牙的糖果,不起床睡懒觉......好小人则总会告诉我们做一些积极的事,比如捡到东西要物归原主,不能吃太油腻的东西,饮料要少喝......那我们该怎么办呢?是和好小人站在一起?还是和坏小人站在一起?
和坏小人咱在一起我们很可能享受到美食、懒觉等等让我们快乐的事情,但事后,又会受到好小人的教导,自己心里懊恼、悔恨不已。和好小人站在一起,我们的思想觉悟是高了,但也让我们丧失了体会人间美味等等的机会。我到底该和哪个小人站在一起?我是矛盾的,无奈的。
其实从心理学角度考虑,我们的行为可以用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来解释。解释我们为什么会产生罪恶感,为什么总达不成目标。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