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古代人是怎样度过夏天的?
冰块,夏天,冷饮古代人是怎样度过夏天的?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首先古代没有汽车和工厂,没有环境污染也就没有温室效应,所以气温也没今天这么高,很多古代解暑方法现在也在用,喝藿香正气水和绿豆汤,酸梅汤,有条件挖冰窖,冬天储冰夏天用,没条件的,睡凉席枕瓷枕。树荫下乘凉。皇帝还有避暑山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古代没去过,我不知道。我们小时侯夏天是这么过的,我今年六十一岁,生于1961年。在那个年代我们家算是条件好的,有电灯了,但那个年代别说空调了,电扇也没有的。一到夏天大人们早上起得很早下地干活,干到九点多回家做饭,吃过饭在家休息。下午三点多又出门干活,晚上广播里放联播才回家。而小孩们晚上热得没法睡只能在露天睡,还有老人给我们讲故事,而且过去的老房子不象现代的房子一层层低得象合子,也不通风。所以夏天我们就不在楼上睡,楼下大门窗户打开。晚上也不是很热。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古人的夏天更亲近自然,更有情调,他们也能把夏天过得有滋有味。 古代的老百姓主要靠扇子纳凉,扇子多是用竹编的,古人称之为“摇风”,又叫“凉友”。经济条件好的人家会买用绢帛制成的扇子,摇起来也轻松,如果是文人墨客再在扇面上写诗作画,还真有些情趣。如果是达官贵人,在酷暑则可以享受“人工风扇”带来的惬意。“人工风扇”即在一个轴上装上扇叶,轴心上拴有绳索,仆人手摇轴心上的绳索,扇叶被带动旋转则可生成凉风,当然布衣是享受不起这种电扇的。 中国是瓷器的故乡,在很早我们的先人就知道采用瓷枕解暑,瓷枕的枕面上是釉,脑袋枕着这样的枕头上睡觉当然凉快极了。“半窗千里月,一枕五更风”、“久夏天难暮,纱厨正午时。忘机堪昼寝,一枕最幽宜。”诸如这样的诗句都说明了瓷枕是夏季纳凉的极佳寝具。 古人在夏天防蚊虫也用蚊帐,但是他们用起蚊帐来可比现代人有情调。少女们在帐内悬挂茉莉、珠兰等香花,夜帐中沁人心脾、香气四溢,巧手的妇女用花枝编成麒麟、鲤鱼等吉祥物挂在纱帐里,定能做个好梦。古人还有配挂香囊的习俗,许多香囊中的药材都有驱蚊虫的功效,比如霍香、薄荷、菖蒲,这相当于把“蚊不叮”带在了身上。 古人没有电冰箱冷镇食品、制造冰块,官府在冬天大量贮藏天然冰雪于冰窖中,一旦夏天到来有钱人家便买来冰块或者白雪,拿出来摆放在居室当中就成了“冰盘”。冰雪在融化时不断散发凉气,这制冷的效果丝毫不亚于今天的空调,还不耗电,不污染环境。宋代经济繁荣,冷食花样翻新,民间出现了果汁加冰块的冷饮,到了元代蒙古人喜爱乳品,他们把果汁、乳品和冰雪混合在一起食用,这种冷饮算是冰激凌的雏形,后来马可波罗把这种吃法带到了欧洲,经过改进后才有了今天的冰激凌。 古人不但懂得消暑,还深知“烦夏莫如赏夏”,调整好心态应付炎炎夏日才是最好的选择。唐代白居易有《消暑》诗云:“何以消烦暑,端坐一院中。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散热由心静,凉生为室空。此时身自保,难更与人同。”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炎炎夏日,我们可以吹电扇、空调,可是古代人又用什么方法解暑呢?我想大致有三种方法:
一:心里暗示
古人有句话叫做“心静自然凉”,在房间里放几盆井水,然后静静地躺着或坐着(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坐在房屋里的地上,而不是床上),用心感受着那一丝凉意。
这个方法只是一种心里暗示,我曾经尝试过,的确能感到一些凉意。(不过八十年代的天气好像也没这么热)
二:房屋构造
我国的房屋构造从古至今都是有屋脊的,从内部看其实是分为两层的,上层三角形位置不住人而且还是封闭式的,这样就有效的隔绝了一些热量。
房屋越高越大隔热效果就越好,这也就是为什么有钱人都要盖大房子的原因。
三:用冰消暑
这个方法大多都是皇家或富商用的,因为他们有实力去挖一个大型地窖,并趁着冬天开采出足够的冰块。
普通百姓家虽然也有地窖,不过都是很小的,只够存储一些白菜萝卜什么的。但是他们也有一些比较省力的方法,那就是把西瓜、葡萄一类水果放进井里,这样也能达到冰镇的效果。在夏日的午后美美的吃上一块,也是很好的解暑方法。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一、对古人来说,最简单而又最普及的解暑手段则是使用扇子。早在汉代,能工巧匠们便发明了机械风扇,借以增加室内的空气流动。《西京杂记》卷一记载:长安城的一名巧工丁缓,“作七轮扇,其轮大皆径丈,相连续,一人运之,满堂寒凛。”也就是说,汉代就有人发明了风扇,只不过当时的风扇是手动的。
二、制造凉爽的环境来避暑。
唐代时,宫廷中,建有专供避暑的凉殿,殿中安装了机械传动的制冷设备。这种设备,采用冷水循环的方法,用扇轮转摇,产生风力,将冷气送往殿中。同时,还利用机械力将冷水送向屋顶,任其沿檐直下,形成人造水帘,激起凉气,以达到消暑之目的。据《唐语林》卷四记载:“玄宗起凉殿,……时暑毒方甚。上在凉殿,座后水激扇车,风猎衣襟。……四隅积水成帘飞洒,座内含冻。”由此可见,这种制冷设备利用自然水冷,具有较高的降温能力。
上一篇:脸上的螨虫真的可以达到百万的数量吗?螨虫爆发的时候脸上会怎么样?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