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古代人是怎样度过夏天的?
冰块,夏天,冷饮古代人是怎样度过夏天的?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古代没有现在这么热的,不会太难熬,而且大部分都是土做的房子,冬暖夏凉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1.摇蒲扇。这是人们最主要的也是最普遍的解暑方法。
2.树荫下乘凉。以前村里大树很多,一棵大的国槐下能容纳很多人乘凉。
3.在房外睡觉。家家户户有用麦秸草编制的厚厚的凉席,铺在地上可供好几个人在上面睡觉。
4.洗澡。天太热的时候,小伙伴们就到附近的河里去洗澡。
5.心静自然凉。很多老人不到外面乘凉,问他不热吗?他会说“心静自然凉”。
6.有钱人家会到避暑胜地避暑,或用特有的设施避暑。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古代没有空调,古人消暑,大抵冰窖、汤饼、藿香、莲子汤、凉席、竹夫人、扇 。这七样法宝,让古人度过了一个又一个炎热的夏天。
冰窖
地方人喜欢说说,“天儿,冷得跟冰窖似的。”窖,是县里、村上,有院落的人家定有的。夏时,把些瓜果吊进去,不大容易坏。
冬呢,也把些菜蔬储在里边,可以常吃新鲜。小孩们喜欢藏迷藏。一般人很少往那里边去,嫌土气,潮湿。很奇怪的,蛇虫、耗子,很少把洞打进去。
里边确实冬暖夏凉,不过,离冰却远得很。真正冰窖,我猜,大抵跟冷库差不离。小时候,看《大李小李和老李》,粗心的肉联厂工人小李把老李关冷库里,一会儿工夫,就差点冻成冻猪肉。
县城有肉联厂,有冷库。平素,县粮油门市供应猪肉、鱼,都从那里调。那会儿,县城人还不大吃鱼。
冷库里的鱼,只有带鱼、鲤鱼、鲅鱼。我在工厂上班时,一到腊月,就有人吵吵着,要到肉联厂冷库批带鱼。在车间或办公室里登记,比市场上要便宜许多。
也有的,自己去批了整箱,随便找个街边,就摊在地上零卖。一腊月,怎么都能弄下过年钱。《天龙八部》辽国冰宫应该是真冰窖。
那会儿,不像这会儿人,喜欢在啤酒、奶茶、咖啡里加冰。他们似乎只是将冰来镇瓜果,酸梅汤。地方人家家里早年都有水缸,缸里平时都储着水。
有人家喜欢把黄瓜扔在里边,吃时,捞起来,抹把水,生吃。也是凉丁丁的。还有的,拿桶将西瓜吊井里,也不错。这也是一种冰镇吧。
汤饼
汤饼,听名儿,好像这会儿,我们喝羊汤时,泡了饼。县城以往没羊汤馆。我到太原时候,才见到。
卖羊汤的,有羊杂割、羊肉汤、羊汤面。喝羊杂割和羊肉汤时,可以泡煎饼跟西安人吃羊汤泡馍差不多。
我吃过的羊汤泡馍很怪,那馍没馍样,被切成了丁。羊汤一般秋冬至春喝,热热出身汗,才痛快。夏天很少有人吃的。
汤饼却不这样,好像一年四季都喜欢吃。唐朝有个博士生导师半夜肚子饿了,跑底下一行政科科员家里看人家吃汤饼,看得时间长了,生气了,狗的,光你吃,不让我吃。一巴掌把端汤饼的服务员打趴下了。
《太平广记》也有一个参加高考的学生,路过一个小店,下起了大雪。立马向老板要汤饼,一口气吃了四五碗,累了,趴地上就睡,打酣跟牛似的。
说半天,汤饼究竟是个啥?都猜错了,就是揪面片、刀削面。是个山西人都会做。这面怎么就跟消暑扯上了关系?我猜,是骨碌骨碌喝下肚,出一身臭汗,凉丁丁的缘故。
藿香
大夏,难免中暑,遇上了,一般喝藿香正气水。我到太原后,认识一个小区里的医生,她用药时,却总是喜欢上藿香正气水。感冒、咳嗽、跑肚、胃疼。很见效的,不知什么道理。
莲子汤
莲子汤是江南的东西,有地方是酸梅汤,这两样县城都没有,地方人只喝绿豆汤。地方产绿豆,用那种九烧锅,一熬半锅,舀盆里,里边放冰糖。放桌子上,有人回来,拿碗舀着喝,咕咚咕咚,一口气喝光,那叫个凉快。
凉席
县城里的凉席是草席,用麻编的。县城以前种胡麻,胡麻开天蓝色的花,结金瓜锤似的籽。那会儿,没调和油,葵花油、花生油、棉籽油、菜籽油统统没。
地方人家吃素油,全是胡麻油。钢木厂宿舍旁边的粮食局宿舍里有油坊,母亲常喊我去打油。那个卖油的,用大汽油桶那么大的油桶盛胡油,有漏子。我一见了,就想起了父亲。
父亲是个黑白铁工,以前就做油漏。他后来失踪了。打来的油,能吃个把月。我到太原后,母亲一个人去打,时间肯定长些。
现在,我们都搬离很久了。那油坊大约早没了。胡麻的秆可编麻绳,也可编席。县城人早年都睡这席,没竹席那么凉,但吸汗。
竹夫人
竹夫人,我没见过,应该是和竹凉席配套的。早年,我在重庆睡过竹凉席,那会儿,外公外婆还在。
外公外婆没后,母亲分得了一床竹凉席,带回了县城,却从没见她铺过。大约是想传辈吧。
蒲扇
母亲经常往来四川和山西两地。每回回来,总要带些那边的东西,小竹篓、笤箕、牛肉干、怪味胡豆。有回带回的却是两把蒲扇。
那会儿时兴听收音机,里边每天都会放评书。评书里有个齐国远,喜欢使两把纸糊的大锤子,到处日哄人。
我拿两把蒲扇当锤,三下两下,折了。母亲用布缝好后,一直用着。我上初中时,电视里放《济公》,济公和尚手里就拿着把破蒲扇,那会儿,满大街都是“唱鞋儿破,帽儿破”的。
孩子们都喜欢穿破鞋上街,我比他们牛的是,我有蒲扇,他们只有纸扇。有年,县城里突然时兴起用硬纸板剪成的扇子。
有的像宫娥拿的那种,有的像蒲扇,也有的粗糙,剪个长方形了事,片了枝子,夹了剪好的扇形,拿线或黑胶布缠好就可以用了。
孩子们,还有一种纸扇,拿纸折的,糖纸、作业本纸、挂历纸、年画,不那么好使。扇子有个来处,最早的是五明扇,是虞舜造的。
前些年,我去过舜他家舜王坪,那地方以前产牛,肉牛。前些年,已经灭绝了。现在引种的是外国的,没劲。
上一篇:脸上的螨虫真的可以达到百万的数量吗?螨虫爆发的时候脸上会怎么样?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