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古代人是怎样度过夏天的?
冰块,夏天,冷饮古代人是怎样度过夏天的?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夏日山中》
李白
懒摇白羽扇,裸袒青林中。
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
第五,云遊四方避暑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古时候哪有这样多人,植被很多,气候扁冷。中国五六十年代沒现在热,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在没有空调的日子中,古时候的穷人是这样的:凉茶、蒲扇、凉席、游泳,这是穷苦人家的降温方式,没有花里胡哨的方法,死磕就完了。实在不行跳河里洗个澡,等到傍晚时分就凉快了。
富人:冰鉴、自雨亭,这都是高端玩法。所谓冰鉴就是富人自己挖的冰窖,冰块都是在冬天时期保存下来的,等到夏天拿出来降温即可,皇亲贵族都有自己的小冰窖;自雨亭就更加的高级了,通过水车的带动,建立了一个不停有水流动的小亭子,就像是一个小型的水帘洞一样,人在其中被水包围起来散热。
而古时不少文人雅士则会引用“心静自然凉”来形容,人在心情烦躁的时候,确实容易产生燥热,心情确实会导致外在的变化,因此在这个闷热烦躁的夏季,保持一个好的心情,同样有利于避暑消热。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还问古代干嘛,我们小的时候什么都没有,和古代有什么区别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在安徽省西递村有一所清朝年间的书房,叫青云轩。厅堂正中地面上有一个圆孔,将盖子掀开,冬天吹暖风,夏天吹冷风。这个孔直通地下洞道,不得不佩服古代匠人的鬼斧神工。春秋时期就有冰鉴。这是古代的冰箱。
把冰块放在箱子里,保存食物。盖板上有孔,可以散发冷气。
到了明朝时候,冰鉴的材料变成了黄花梨和红木。
早在唐朝时期,市场上就有了“冰”贩卖冰的人叫做“冰商”。但是冰窖管理十分严格。之后经济发展迅速,到了宋朝,经济已经达到巅峰。市场上出现了“冷饮”。卖冰的人远远吆喝一句,“卖冰棍咯,冰糖冰元子咯”,行人都会一拥而上。
唐代有一种独特的乘凉亭子叫自雨亭。这种亭子将山泉水上升到屋子脊背上,水就可以顺着屋面流下来,形成一道道天然水屏风。原理和水车异曲同工。原动力是水能。水车将水提到屋子上,用水浇灌屋顶,给大地降温。
上述大部分是大富人家的降温措施,那么平常百姓有什么降温措施呢?
那自然是纳凉神器――竹夫人。
这种东西相当于现在的抱枕,是一种圆柱形的竹制品。中间镂空,弄堂穿风。
古人把竹夫人当作男性的象征,会在里面装两个小球,认为这是传宗接代的象征。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脱光衣服,凉快,就过一夏,对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据说古代帝王让人把冬天的冰藏在地窖,夏天搬到房间里降温。至于老百姓只能白天躲到树底下,拿个扇子扇风,或者跳到河里洗个澡。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古代皇家夏季可以用地窖藏冰等方法,普通老百姓就是找阴凉地,弄把蒲扇降温。
上一篇:脸上的螨虫真的可以达到百万的数量吗?螨虫爆发的时候脸上会怎么样?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