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古代人是怎样度过夏天的?
冰块,夏天,冷饮古代人是怎样度过夏天的?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第七:古代空调这个和我们现代的空调原理差不多只不过一个用电一个用水,这个是把房子都建在临近水源的地方,再利用水车的方式推动扇轮使它转起来,然后把产生的风力送人房中,自然就会感觉清爽无比,不过这个方法很少见,毕竟耗资巨大,唐朝的时候皇帝的宫中普遍有一个叫含凉殿的地方就是利用的这个方法。
所以说,古人们的智商是不容小视的,他们利用自己的智慧来和辛勤让自己凉快下来,也有人说古代的夏天没有现在的热,因为他们的环境好,这个毕竟我不是古代人,所以我也不知道是不是。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等我见到秦始皇,问清楚了再告诉你。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
在这个暑期,全国大部分地区都开启了桑拿模式,我们如今可以躲在空调屋里避暑,那么古人的避暑方式就没有如此的先进了。
在公元前,皇家贵族用的是天然的制冷“神器”—冰块。冰块一直是古人避暑降温的重要冷源之一,春秋时期就有了凿冰纳凉的避暑方法。趁着冬天河道、湖泊结冰之时,凿一些冰块储存在冰窖里,供来年夏天使用,后来的时候,一一出现了“清凉殿”“含凉殿”,到了清代,就有了专门的避暑山庄,是皇家避暑的标配。
以上都是皇家避暑纳凉的选择,那么平民怎么办呢?古代老百姓主要靠扇子纳凉,经济条件好的人家会买用绢帛制成的扇子,摇起来也轻松,文人墨客用的是折扇,在扇面上写诗作画,还真有些情趣。达官贵人,则可以享受“人工风扇”带来的惬意。对衣服进行改进,也是古人最有可能利用的避暑方式,并且把水果放在冷水里浸泡后再吃也是一种避暑方式。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
首先,古人会去冰凉的夏室来避暑。
炎热酷暑的夏日,很多人躲到“空调房”避暑。在中国古代,尽管没有“空调”,但古人也有许多低碳、环保的纳凉避暑之所。比如先秦时期的“窟室”、汉代“清凉殿”……和现代人一样,古人避暑首先想到改造居室环境,建造一个相当于现代带有制冷设备的“空调房”度过夏天。这样的房间,古人称为“夏房”,先秦时期的“窟室”,秦汉时期的“凉房”及皇家的“凉殿”,后来的“冰室”、“凉窖”,都属于夏房。 唐代出现了一种供人消暑的“凉屋”。“凉屋”通常傍水而建,采用类似水车的方式推动扇轮摇转,将凉气徐徐送入屋中,或者利用机械将水送至屋顶,然后沿檐而下,制成“人工水帘”,屋子里自然会凉快起来。这个方法比“人工风扇”和“叶轮拨风”效果好得多,不论从科技角度看,还是从人文角度看,都是一种进步(哪怕后一种的进步是顺带的)。到了明代,“凉屋”的建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明朝文人高濂在《遵生八笺》中对此有精彩描述:“霍都别墅,一堂之中开七井,皆以镂刻之,盘覆之,夏日坐其上,七井生凉,不知暑气。”不难看出,明代人已知道在消暑时巧妙利用地理优势,掘井纳凉,天然环保,不乏科学道理。
其次,古人夏天吃冷饮。
扇子也罢,“凉屋”也好,身上凉快了,嘴巴却享受不到。都说“民以食为天”,大夏天的,要是不吃点喝点冰凉之物哄哄嘴巴,怎么会舒服?所以,冷饮也早早出现了。 大约在三千年前的商代,富贵人家就已经开始在冬日凿冰贮藏于窖,以备来年盛夏消暑之需。周朝设有专掌“冰权”的“凌人”。西周时期,“凌人”更上升为朝廷中的一个职位,从职者专门负责冷饮的制作,这足以说明当时冷饮之珍贵。春秋末期,诸侯喜爱在宴席上饮冰镇米酒。《楚辞·招魂》中有“挫糟冻饮,酹清凉些”的记述,赞赏冰镇过的糯米酒,喝起来既醇香又清凉。古代甚至还有“冰厨”——《吴越春秋》中就记载越王勾践出游时食宿于冰厨,在当时,它堪称空调房间,可想而知耗用人力和冰量一定相当大。 唐代开始出现“冰商”,也就是商业性的藏冰户。冬天藏冰,入夏拿出来卖。有“冰商”卖冰只认钱不认人,高估了人们的“渴望”,反而弄巧成拙。据《唐摭言》载,有人盛夏在街头卖冰,过路人热不可耐,都想一食为快。卖冰者自以为奇货可居,故意把冰价抬高,路人一气之下都忍热走开了。不一会儿,冰都融化了,卖冰人赔了本。比起今天的一些房地产商来,这位卖冰人真是不幸。 到了宋代,冷饮有了新的突破。南宋诗人杨万里曾对一种叫“冰酪”的冷饮大加赞赏:“似赋还咸爽,才凝又欲飘。玉来盘底碎,雪到口边消。”马可·波罗来中国时,受元世祖赏赐,幸福地品尝到了当时的皇家冷饮“冰酪”(它由果汁、牛奶、冰块等调制而成)。后来,马可·波罗把“冰酪”的制作技术带回意大利。意大利对这一技术严加保密三百年后,被法国人出高价买走,此后不知怎么的又传到了英国。英国人改造后,制出了我们今天常吃的“冰激凌”。不知道他们大赚其钱时,有没有想到要谢谢一下中国的忽必烈。
最后,古人夏天穿衣也很讲究。
古人夏天怎么穿是有讲究的,有的男士在夏天甚至半裸上身。而现代女性着装“薄、透、露”的特点在古时也有体现。古时夏天女士穿开裆裤的现象很普遍。在秦汉时不只女性穿开裆裤,男性也这样。更有人,外套里面连开裆裤也不穿。不过可别以为古人很开放。这种开裆裤是不单穿的,外面还会穿前后两片的“裳”,即围裙状服饰。 《唐六典》:“春、秋给袍一、绢汗衫一、头巾一,白练袴一、绢裈一、靴一量并毡。”春秋季给一件外袍,一件绢制的汗衫。汗衫是穿在里面的,外面罩袍,夏季天热时也可以单穿,因此一般用绫、绢等轻而薄的衣料。头巾指幞头,唐人改用极薄的罗纱做,以便更平整服帖,据说这是马周的发明。唐代有专门做幞头的罗,称为“幞头罗”。白练做的裤子一条,春秋季发的是夹裤,夏季为单裤:“夏则以衫代袍,以单袴代夹袴,余依春、秋”。
上一篇:脸上的螨虫真的可以达到百万的数量吗?螨虫爆发的时候脸上会怎么样?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