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都说“扶不起的阿斗”,难道阿斗在《三国演义》里真那么一无是处吗?
阿斗,司马,蜀汉都说“扶不起的阿斗”,难道阿斗在《三国演义》里真那么一无是处吗?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客曰:“入井,下策也。”
六、方苞
清·方苞《蜀汉后主论》:
“亡国之君若刘后主者,其为世诟厉也久矣,而有合于圣人之道一焉,则任贤勿贰是也。其奉先主之遗命也,一以国事推之孔明而己不与,世犹曰以师保受寄托,威望信于国人,故不敢贰也。然孔明既殁,而奉其遗言以任蒋琬、董允者,一如受命于先主。及琬与允殁,然后以军事属姜维,而维亦孔明所识任也。夫孔明之殁,其年乃五十有四耳。使天假之年而得乘司马氏君臣之瑕衅,虽北定中原可也。即琬与允不相继以殁,亦长保蜀汉可也。然则蜀之亡,会汉祚之当终耳,岂后主有必亡之道哉!”
七、周寿昌
清·周寿昌:
“五丈原头大星夜陨,至千载下犹有余恫。廖元俭、李正方俱为武侯贬退,侯死皆痛泣而卒。李邈何人敢为此疏,直是全无心肝。使非后主之明断,则谗慝生心,乘间构衅,恐唐魏元成仆碑之祸,明张太岳籍没之惨,不待死肉寒而君心早变矣。见疏生怒,立正刑诛,君子谓后主之贤,于是乎不可及。”
这是我的头条号网址:
https://www.toutiao.com/c/user/6134662558/#mid=6134493673
谢谢大家关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一无是处的人是不存在的,就像李白高呼:天生我材必有用!道家也讲福之祸所伏,祸兮福所倚!凡事都是两面的,所以阿斗既有不堪的一面,也有可取的地方。
其一,刘禅能力如何?
“极其平庸”是我对刘禅的看法,纵观刘禅一生几乎没有独立作出过什么决定,刘禅的存在就像是个旗号,丞相作出的决定,用刘禅的圣旨发布一下,刘禅的帝位象征意义已经大过了实际意义,政令从来不是刘禅决定的。
蜀汉四相,诸葛亮,蒋琬,董允,费祎(实际上只有3个位列大将军)任何一个在位的时候都可以完全掌控朝局,而且甚至大将军一职都不是刘禅决定的,而是上一任干到死,推荐下一任,直到费祎被刺杀,此时姜维成了实际的掌权者,但没有被刘禅正式任命,直到3年后洮西之战大胜,刘禅才不得不实授姜维大将军。然后就是姜维掌权期,直到蜀汉灭亡。
也就是说从刘禅登基,蜀汉四相时期刘禅完全就是傀儡,到姜维时期刘禅才有了一点挣扎的资本,但是不久就亡国了。即便是想给刘禅洗白的也不能说刘禅有什么政治、军事能力。但是刘禅却也不是傻子,至少是比“何不食肉糜”的司马衷要好的多。
其二,刘禅缺点如何?
可能很多人认为刘禅一身缺点,但是很不幸,刘禅除了能力不行,缺点还真的不多,因为阿斗一直在墙上扶着,所以想犯错都没有机会。憋屈了多年后,刘禅估计也想明白了,靠自己的能力是不可能掌控蜀国的,所以破罐破摔吧,自己甩手不问,只管自己玩乐了,不是自己不管,实在是没能力管,而且如果真的把军国大事都交给刘禅,几乎可以肯定一定还不如交给下面的人。所以说刘禅的缺点的话,那就是自甘堕落,没有进取心,但是这也是实际情况所限,不是努力就有用的。
其三,阿斗有点何在?
就像开头说的“天生我材必有用”,所以阿斗也绝不是一无是处,我认为刘禅有两大优点:
一、自知之明,这实际也是很难得的一点,因为很多人并不能认清自己的能力,摆不正自己的位置,什么事都想管,什么事都想插手,但又没有那个能力,结果只能是劳民伤财,误国误民。但刘禅就很有自知之明,我能力不行,我只要用好人就可以了,蜀汉四相也都是顶尖的人才,刘禅完全放手不管,任由他们总管朝政,这种情况在魏国,吴国都是不可能出现的。
二、用人不疑,刘禅不光有自知之明,还能用人不疑,看下司马懿在魏国的遭遇,陆逊被孙权折磨,而刘禅的蜀国就完全没有这类情况,虽然说有把刘禅当傀儡的嫌疑,但是刘禅如果真的非要怀疑插手,很多事还是不好办的,但是刘禅并没有,用人不疑,用了就可以放手去干。
综上来看,刘禅的优点和缺点是并存的,而且有时候优点就是缺点,缺点就是优点。刘禅能力平庸,所以必须得有自知之明,因为能力有限,所以不得不用人不疑。一个聪明人比如曹操曹丕父子,孙权等人不可能做到用人不疑。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既傻也不傻,不过是个无用之人罢了。那句“此地乐不思蜀”,道出了他的没心没肺,都国破家亡了,何来快乐?真是个无用昏君。另一方面呢,恰恰是这种傻气保全了自己的性命,苟且了几十年。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三国演义》中对刘禅的描写其实是加入了罗贯中个人的看法,并不准确。我们可以参考《三国志》进行分析:
1、当时刘备和诸葛亮都称他为敏绝不是套话。
2、诸葛亮234年就死了他是263年投降的没智慧能在乱世做41年皇帝?看看东吴乱成什么样子后期。
3、诸葛亮一死马上就废除丞相。让蒋晚和费一互相牵制制衡。
4、诸葛亮北伐阿斗说我们益州很弱,并没有优势,这样会把自己拖垮。可是诸葛亮不听 。
5、如果没有姜为和诸葛亮阿斗绝对可以有更大作为急切北伐拖垮自己。
6、“乐不思蜀”虽然贬低了刘禅,实际确实如此,但从刘禅自身出发,又何尝不是明哲保身的做法。
上一篇:汕头拟出政策防高空坠物:明确房屋安全责任人应承担的责任, 你怎么看?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