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司马懿叛变曹氏家族后,为何曹操当年的老部下都坐视不管呢?
司马懿,司马,曹魏司马懿叛变曹氏家族后,为何曹操当年的老部下都坐视不管呢?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司马懿叛变曹氏家族后,为何曹操当年的老部下都坐视不管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正始十年(249),司马懿趁曹爽陪同曹芳前往高平陵扫墓之机,发动“高平陵之变”,诛杀曹爽等人。从此曹魏的大权落于司马氏之手,曹氏政权名存实亡。俗话说“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司马懿密谋篡权这件事,不会没人知情。但为什么不见曹操当年的老部下阻止呢?且随笔者一探究竟。
既然讨论的是为什么不见曹操当年的老部下阻止,那么我们先来看看曹操是如何用人的。作为伟大的军事家,政治家,曹操在用人方面也有他自己的一套标准。他并不是任人唯亲,而是任人唯贤,不论出身是高贵还是贫贱。也不论之前是敌对还是同盟,只要是贤能之士,曹操都是欢迎至极。而且曹操对待自己身边的部下,也是赏罚分明、以诚相待,可以说深谙相处和用人之道。
这么一看,似乎老部下不替曹操守护曹家的天下真有些说不过去。但不要忘了,曹操性格里也有阴险,猜忌的一面。譬如蔡瑁、张允、荀彧,都是个顶个的功臣,但还是死于曹操之手。其他部众,看了这些人的结局,只怕也是寒了心。所以当司马懿威胁曹魏政权之时,那些能存活下来的老部下,早已明白识时务者为俊杰的道理。司马懿篡权之势不可挡,他们自然也不会犯傻跳出来自讨苦吃。
也许有人会想,就算是不为了曹操,他们对当时的皇帝曹芳就没有一点感情吗?这就要从魏明帝曹睿托孤司马懿辅政开始说,当时曹爽作为位高权重的大臣,想独揽大权。于是就设计将司马懿升为太傅,官是升了,但其实权力被架空,司马懿从此称病不上朝。再看曹爽,他滥用私权,仗着少帝曹芳尚幼,专政乱权。他将国家大片土地占为私有,随意向州郡索要财物,敢有异议者直接被曹爽找个借口免了官职。不仅如此,他还放纵欲望,崇尚奢侈享乐。他的行为早已引起诸多大臣不满,只是敢怒不敢言罢了。所以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解除了曹爽的职务,其实也算是顺应民心了。那些老部下也不会想为了维护曹爽去得罪司马懿。
还有一点,就是司马懿本身。司马懿也不是一开始就拥有那么高地位的,当年曹操猜忌他有虎狼之心,司马懿就靠勤于职守、忠于本分打消其顾虑。在魏明帝曹睿在位时,诸葛亮几次北伐,都是司马懿领兵出征,使诸葛亮无功而返。此外,他还率军平定过公孙渊的叛乱,而这都使他在朝中的威望有所提高。当曹爽猜忌他,派人试探他是否真的身体有恙时,他也演了出戏给曹爽看,让曹爽从此失去戒心。可以说司马懿的才干和计谋是非常厉害的,那些大臣未必都和曹爽一样被骗过去,毕竟怎么会有人不早不晚偏偏这个时候病的连粥都不能自己喝呢?但他们都选择默契的不点破,足可见当时人心的向背。
最后还有一个因素,当时曹操的儿子中,优秀的不少,但大多英年早逝。旁氏里有才能的也早早逝世,可以说曹魏皇室势力是比较弱的。再加之那些陪同曹操打天下的老部下,大多也心有余而力不足或者也已逝世,所以司马懿的篡权,进展是比较顺利的。
综上所述,司马懿的篡权,有人为因素,也有时势造就。朝野的势力,从来都是这般此消彼长。其实不论那些老部下有没有试图阻止,最后结果也很难有什么变化。不知道曹操若是泉下有知,知道自己当年猜忌的司马懿确实篡夺了政权,会不会气的捶胸顿足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这个问题,要有高远的历史视角。我以为不是没有人出来反对司马懿,而是力量斗不过司马懿。为什么斗不过司马懿?表面看起来是因为势单力孤。实际上,世间万事因果不爽,司马懿敢叛曹魏能篡曹魏都源于曹操,分析如下:
一、司马懿叛变曹魏,有没有人出来反对?
一开始大有人在,经过司马家族残酷镇压,久而久之,反抗势力逐步销声匿迹。跟大家理一下脉络:
公元249年,司马懿趁着曹爽、曹羲、曹训三兄弟陪皇帝出京祭奠皇陵,一举发动高平陵政变,果断将曹爽、曹羲、曹训、何晏、邓飏、丁谧、毕轨、李胜、张当等曹魏权臣斩杀并诛三族,“同日斩戮,名士减半”,凡明目张胆站出来反抗司马懿的,不管是谁统统杀掉。
公元251年,司徒王允的侄子王凌等人被司马懿诛杀三族;
公元254年,夏侯玄、张缉、乐敦、刘贤等图谋杀死司马师被诛灭三族;
公元255年,毋丘俭等图谋杀死司马昭,被诛三族;
公元257年,诸葛诞不满司马氏兄弟欺凌曹魏起兵反对司马氏。兵败被诛三族。其麾下数百人被俘,行刑时排成一列,每斩一人都招降下一人,但始终无人投降,人头滚落数里,何其悲壮,何其忠勇!
······
司马氏家族的残酷镇压奏效了,敢于反抗司马氏的文臣武将越来越少了,直到销声匿迹。司马氏家族谋篡曹魏政权的野心也暴露无遗,以至于“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公元260年,新登基的小皇帝曹髦终于忍无可忍,在朝野无人敢帮他的情况下,亲领御林军讨伐司马昭,事败被杀。从此曹魏的政权牢牢掌控在司马氏家族手里,就差一个过户的手续。
岂曰无人?势单力孤,胳膊拧不过大腿而已。
二、这种局面是如何造成的?
我个人以为根源在曹操。自古“天道有轮回,苍天放过谁?”曹魏篡汉必有司马篡魏。这就是历史的大因果大轮回。而且曹魏篡汉和司马篡魏何其相似!连每一个细节都像复制出来的。
这里单说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曹操的用人制度。
现在讲用人要求德才兼备,这是非常正确的。曹操不是,他用人“唯才是举”,不管你德行如何,只要有才,能干事,能成事,我管你的品德如何!你看他发布的《求贤诏》中有这么几句话:
——“若必廉士而后可用,则齐桓其何以霸世!今天下得无有被褐怀玉而钓于渭滨者乎?又得无有盗嫂受金而未遇无知者乎?”
翻译一下:要是必须用清正廉洁的人,那齐桓公就别想称霸诸侯了。如今天下是不是还有怀才不遇沦落山野的智能之人呢?哪怕是贪污受贿、偷盗抢劫,甚至和嫂子通奸乱伦的人,只要有能力,我都用!
上一篇:单身四十五岁中年妇女,失业有房住,手里有150万现金,怎样规划未来?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