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道德经》第五章如何解读?
圣人,万物,天地《道德经》第五章如何解读?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天下并没有常理。所有的一切都没有标准。所谓的善恶都是慢慢约定俗成,但是也经不起考验。唯以打破规则,去感知自己,乃至整个世界。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古月,日月,再古月。
一口,二舌,千十口,
老子,孝子,考教宗。
一人,二人,一大人!
唯,唯,帷,难谁雠难!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以自己的规律运行,并不以某物种为中心,在自然灾害面前万物平等,风调雨顺也万物平等。即圣明的执政者对老百姓也不应有厚有薄,而要平等相待,让他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安排作息。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天地之间,像一个大风箱,内部空洞,却力量无穷。大江东流,潮涨潮落,所有一切的运行被一种无形的力量推动着。这种力量就是道。多言数穷,不如守中。真正的道理是无法用言语去描述,只有自己去体会发现其中的规律并安规律去执行。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道德经》第五章 虚用
老子阐述了天地遵循大道法则运行,对世间万物一视同仁。
圣人感悟大道法则之不可易,对百姓一视同仁而不偏袒。
天地之间,看似虚空,其实充满了炁。多言损数(数:物体含藏术法的量),不如守中(中:不偏离大道)。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共49条/2页上一篇:书法比赛用什么宣纸最好?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