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对于世间万物没有对与错,你如何理解?
圆球,对错,物质对于世间万物没有对与错,你如何理解?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对于世间万物没有对与错,你如何理解?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个问题的完整表达应该是,为什么人类对于自然界的认识没有对错之分?因为,世间万物本身不存在对错,它们只是存在着,是自在世界;而我们的认识,只有是对自在世界的客观反映,才会产生是否正确反映的问题。
既然自然界是由大千万物构成的,而且自然界最为基本的特征是变化,所以自然界一定是不连续的,存在着质的变化。而人类仅只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所以作为局部的人类是不可能绝对地认识整个自然界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人类就是井底之蛙。
所幸的是,人类产生了抽象思维,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做到举一反三,即借助于归纳法来获得局部的认识;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发挥想象力做到认识的最大公约数,即借助于演绎法获得比较确定的认识。
所以,虽然人类无法绝对地认识自然界,但是人类可以借助于抽象思维来获得关于自然界的相对认识,从而使人类的认识既是有效的又是不完备的,需要不断地发展和完善来实现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
因此,自然界就好比是一个无法打开的黑箱子,我们永远也不知道该箱子的内部结构是什么。根据控制论,我们只能通过给予黑箱子的输入信号以及接收该箱子的反馈信号,来构建一个逻辑系统(理论),使该系统具有相同的输入信号和反馈信号。
于是,相对于这些信号,我们构建的逻辑系统与自然界是不可分辨的。于是,这两个系统相对于这些信号而言,可以被视为是两个同构系统。
同构系统的特点,就是虽然结构不同,但是相对于一定的现象,两者却是可以相互等价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人类的认识具有相对性的形象比喻。
综上所述,作为人类认识的核心部分,科学并不是对自然界的一维反映(量变),而是人与自然界的二维相互作用(质变)。因此,科学理论是自然界中所诞生的新事物,不存在是否等于自然界的问题,即不存在对错的问题。
此外,即便是人类的认识存在着对错问题,我们也无法知道理论是否对错。因为,实验的验证性也是相对的,其只能在多个不同的理论中做出倾向性的判断。
如果只有一个理论,那么实验总是会做出肯定的结论;然而,相对于无数的理论,实验又会对任何一个具体的理论,得出否定的结果。
因为,同一个实验,可以有多个理论来给予解释;而且,实验是现实的,理论是理想的,实验所涉及到的因素总大于理论所考虑到的因素,两者在逻辑上是不等价的。
总之,由于人类的认识只具有相对性,因而人类的认识没有对错,只具有效率高低的问题。所以,理论的选择与淘汰,并不是根据该理论的对错,而是比较两者的认识效率。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理论只是我们认识自然界的工具,只存在是否好用,是否使用得当的问题。不同的认识主体,不同的认识阶段,理论的认识效率是会发生变化的,也只具有相对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世界上的万物万事本身无所谓对或者错,因为往往存在就有存在的理由,即存在即合理之说。
就如“黄赌毒”一样,虽然丑陋,人们也都知道它是错的,但古已有之、世界皆有之,证明它有需求、有市场,便有产生的土壤。除非像建国初期,毛主席一声令下采取雷霆手段,让“黄赌毒”一夜之间销声匿迹。
又如当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英国,号称“日不落帝国”,全球都是殖民地,地处掠夺、收租,富甲全球,看似好事(对的);但英国却从此失去了技术革命和创新的激情与动力,原来的老设备、老技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资本家们更不愿自掏腰包进行技术革新和更换新设备、新厂房,这看起来又是坏事(错的);而德国和美国却奋发图强,全部采用新技术、新厂房、新标准,不断创新,很快把老牌强国英国甩在了身后,这又当然是好事(对的);但富起来、强起来的德国穷兵黩武,连续发动了两次世界大战,最后被揍趴下、元气大伤!这转眼又变成了坏事(错的);而跟着德国一起强大起来的美国,近100多年来到处侵略,杀人放火,大发了两次战争财,至今仍在世界各地挑起战争,无恶不作,祸害全球!这当然也是坏事(错的)。但国虽大,好战必亡,到处树敌的美国迟早也逃不出当年大秦帝国覆灭的命运轮回,随之又是好事(对的)。
再如很多城市的“城中村”改造,一下子让祖祖辈辈种田的农民失去土地、无田可耕,这看起来好像是坏事(错的),可巨额的拆迁补贴款转眼又让农民们成了百万富翁、千万富翁甚至亿万富翁,这使他们瞬间脱贫,这说起来又变成了好事(对的);但紧接着一夜致富的农民们从此不用干活,只管收租和分红就衣食无忧,但也从此产生了惰性、失去了进取心,整日里游手好闲、甚至吃喝嫖赌,成了食利阶层,他们的子女从小到大衣食无忧,自然没有了学习的压力和动力,大部分人能混到高中毕业或技院毕业都不错了,不少子女甚至从此堕落、沉沦!这么一看,好像又是坏事(错的)。但究竟对错还是好坏,还是要站在长远的眼光看城市发展,看政策的引导和执行。
又比如当年秦始皇修万里长城和汉武帝几十年如一日地打击匈奴,造成民怨沸腾、民不聊生,千村万落生荆棘。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看,秦始皇和汉武帝肯定都是错的(坏事),因为不得民心,老百姓反对;但时至今日来看,如果没有当年秦始皇执着的修成万里长城,我们如今的国徽、军徽上放什么呢?万里长城又怎么成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呢?又如何成为亿万中华儿女心中的图腾和骄傲呢?再如果没有汉武帝的穷兵黩武、击垮匈奴,我们今天还叫汉族、写汉字、说汉语吗?如此看来,秦始皇和汉武帝当年的作为都是对的(好事),万分正确的!
再比如,我们每个人都曾失恋,这说起来肯定是坏事(错的);但别忘了,失去和放下往往才可以更好的得到,我们后来新找的恋人基本上都比原来的更好,这又转眼变成了好事(对的)。
所以,综上所述,衡量事情的对错,不能简单下结论,应该采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把它放在一个较长的时间或空间里来评说才算客观,也许它在某一个时间或空间里是错的(坏事),但在另外一个时间或空间里,它又是对的(好事)。
上一篇:想在618买一款手机,要求重量不超165克,屏幕5.8-6.2之间,有3.5耳机,有哪些推荐?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