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韩信之死仅仅只是因为功高震主吗?
韩信,刘邦,项羽韩信之死仅仅只是因为功高震主吗?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岳飞被杀的时候,罪名是“莫须有”。“莫须有”这三个字是什么意思呢?意思就是“或许有”。所以这便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韩信被杀本质上和岳飞是没有多大区别的,因为他们的存在威胁到了皇权。这其实和功高盖主是没有什么必然的关系。
比方说大清朝的时候出了一个非常有名的贪官,那便是和珅。和珅非常受乾隆宠幸,但是乾隆去世以后,嘉庆皇帝立刻就杀了乾隆。和珅为什么被杀?根本原因在于和珅让嘉庆皇帝感受到了威胁,嘉庆皇帝为了保险,不得不匆匆除掉和珅。
乾隆是正月初三驾崩,而正月初七嘉庆就逮捕了和珅,正月十八就以二十大罪赐死和珅。按照正常的流程,是不可能这么快的。从定罪到执行死刑,前后不到半个月。
很多会想是不是和珅在乾隆朝的时候,权势过大,故意打击嘉庆。和珅可是个聪明人,乾隆虽然岁数大,但是肯定是会死的,和珅和嘉庆作对,这不是找死吗?这个时候的大清朝,皇权可是至高无上的。明朝的时候大臣还可以和皇帝对着干,清朝的时候是不存在的。
所以和珅是想讨好嘉庆的,并且他也这样做了。
比如乾隆要立储的时候,悄悄的召见了几个大臣,其中就有和珅。和珅在得知乾隆会立嘉庆以后,立刻偷偷的告诉了嘉庆。这分明就是讨好嘉庆,对不对?
那么和珅为什么被杀了?原因就是嘉庆皇帝感觉和珅威胁到了自己!!!
所以和珅讨好嘉庆成了和珅二十大罪的第一条,你说和珅冤不冤?
以清朝的政治格局,和珅是很难威胁到嘉庆的。不过嘉庆这么觉得,这便决定了和珅的命运。
历史上的韩信何尝不是如此?
以他的能力如果和刘邦作对,刘邦肯定是没办法建立汉朝的。毕竟刘邦自己都说过:
“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
哪怕后来韩信束手就擒,被贬为淮阴侯,软禁在长安,依然被杀。原因就是韩信让刘邦感受到了威胁。
天底下任何皇帝都会尽力消除这些威胁的。
所以汉朝建立以后,刘邦先是剪灭了异姓诸侯王、后来的统治者又对功臣贵族下手了。到了汉武帝时期,连刘姓的诸侯王也都不放过。
所以有时候不要认为岳父、韩信他们不会做人才导致被杀,因为主动权并不在他们手上。
唐朝的时候,郭子仪功劳也是大得不得了,他也是为数不多善终的人。除了他会做人以外,还是他遇到的几个皇帝心态好,没有干卸磨杀驴的事情。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韩信之死,并非死于功高震主,而是他不懂得政治!
什么是功高震主?举个例子,武安君白起,在秦国做将军做了几十年,杀了上百万的人,给自己的士兵带来100多万的功劳,必胜,攻必取,秦国所有的士兵都知道自己国内有一个武安君,他叫白起,秦昭襄王想要灭掉赵国,也必须得去征询一下白起的意见!这就是功高震主,为什么?因为秦昭襄王在这之前他国内四贵当政,他一直忙着处理政治上面的问题,至于说自己带领军队在外战争这一点,他根本就顾不上,甚至也没这能力,所以在军工方面,他自愧不如,武安君白起是活生生替秦国打造
了半边天下,他把战国其他几个国家100多万的精锐士兵全给杀了个干净。
那我们把同样的事情放在刘邦的身上,我们会发现韩信这个人虽然功劳也很高,但达不到功高震主的地步,功高震主,是需要达到两个条件,第一将领的功劳实在特别高,这点大家都知道。第二,这个主公他的功劳不明显!或者是比起这个将军功劳有点不够看。
是刘邦是那种人吗?虽然说他在正面跟项羽打,屡战屡败,屡败屡战,但是他毕竟拖住了项羽,把西楚霸王牢牢的定死在了他的正面上,这样的话,韩信出兵才战必胜,攻必取,如果真的让韩信跟项羽打,那真实的状况究竟如何,谁心里都没有底!
况且对于刘邦来讲,他手底下有一套固定的班底,替他一直经营着关中地区,并且他在进入关中的时候约法三章,在关中地区老百姓看来,刘邦这个人是有信誉的,并且这个人的个人威望明显超过了一个不知道从哪里来的韩信!不信的话,你到刘邦的自己的麾下的军队里面去喊一声,你们听刘邦的还是听韩信的所有人都会嘲笑你说我们为什么要去听韩信的话。
韩信想要功高震主,明显是不可能的事情,这一点韩信自己心里也明白,比韩信这一辈子,刘邦叫他干什么他就基本上就去做是吧,包括他最后一次听了刘邦的意见,单独待着钟离昧的人头去见塔,韩信也听了,就算在这之前,有人劝他,说刘邦此次来不怀好意,那还是选择相信了刘邦这个一方面,他没有功高震主,他也必须得听刘邦的意思。第二点,韩信这个人不懂政治。
我先第一条他相信了刘邦,结果他自己的军权没了,自己楚王的位置被人给剥夺了,第二次他相信了萧何这个一手提拔他起来的那个人,他还是选择相信自己小面也丢了。(今日头条漩涡鸣人yy首发于尚可网)韩信为什么会死?就是因为他不懂战争在政治理念,无论是朋友还是敌人,那只和利益有关系,当抛弃了这个共同利益,你就是敌人,当有了共同利益,你就是朋友。韩信不懂这个道理,他宁愿选择自己的第一感觉,说哪个人值得相信他就去相信谁,最后自己死在了这种相信的感觉之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一、韩信之死
韩信是被吕后杀死于长乐宫的钟室中。
吕后与相国萧何合谋,将其骗入长乐宫中,斩于钟室,夷其三族。
韩信临斩时说:“我后悔没有采纳蒯通的计谋,以致被妇女小子所欺骗,难道不是天意吗?”
二、刘邦杀韩信可以归结以下几个原因:
1、要寻找最初的源头,恐怕就是韩信主动要求刘邦封他为假齐王一事了。汉四年(前203),韩信平定齐国后,内心开始膨胀起来,因此修书一封,派人送到广武军前与项羽对峙的刘邦手头,请刘邦封自己一个假齐王。
上一篇:怎样把纸飞机扔高?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