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韩信之死仅仅只是因为功高震主吗?
韩信,刘邦,项羽韩信之死仅仅只是因为功高震主吗?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韩信的死告诉我们,靠天靠地都不行,要把命运牢牢的掌握在自己的手里,有机会就要起事,兵权在手什么都不怕,就好比现在手中有钱,踏实。你怕我势力大,那我就做到最大,当今社会,有实力才有发言权。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更主要的是韩信的思想没有转变过来,汉朝已经不是春秋时期的分封制!他的思想还停留在春秋时期,有功就要分封,可以收留逃犯,皇帝不可以鸟尽弓藏。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第一、异姓封王,是动荡之因,也是必死之因。
过去封建王朝,封王的基本上是皇室成员的权利,异姓封王,离天子就剩下一步之遥,一旦反叛,必将动摇国本。所以在封建王朝,出于维护统治的须要,一般是不会封异姓为王的。封异姓王,很多时候是权臣当道,朝廷昏弱,比如曹操就是异姓封了魏王。
所以发汉高祖这样的开国之君,是绝对不会给后世子孙留下这样的隐患的,同姓封王,最后都来个七国之乱,何况是异姓!
所以,韩信被封为楚王,就是死因之一。不仅仅是韩信,汉朝为了剿灭项羽,封的其他异姓王,如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赵王张耳、燕王臧荼、长沙王吴芮、韩王信,除了一个吴芮,其他的哪有好下场!
第二、天生将才,当世无匹,也是必死之因。
刚刚被刘邦用计拘捕的时候,韩信以为刘邦只是过河拆桥:
信曰:“果若人言:‘狡兔死,良狗亨;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天下已定,我固当亨!”
后来终于明白过来了,原来是刘邦对他的军事才能太不放心了,生怕有一天他会造反,谁也制服不了。
信知汉王畏恶其能,常称病不朝从。
上常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各有差。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于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且陛下所谓天授,非人力也。”
当时有人说韩信要造反,刘邦向诸将征询对此事的意见。诸将都说:“赶紧发兵,活埋这个忘恩负义的小子!”刘邦却沉默不语。
刘邦问陈平怎么看,陈平反问:“陛下的军队比韩信的军队厉害吗?”
刘邦回答:“不如。”
陈平又问:“陛下手下的战将中,有谁在战场上能胜过韩信?”
刘邦回答:“没有人。”
陈平说:“军队不如韩信的军队,将领又打不过韩信,一旦用兵。胜负难料。我为陛下担心啊!
所以其他人造反,刘邦都是用武力平服的,唯有韩信,不敢动武,只能用损招才让韩信成了阶下囚。
这样的人,刘邦会让他活吗?
第三、威望太高,一呼百应,也是必死之因
在战争年代,谁打仗厉害,自然就有威望。韩信一统兵就是独挡一面的大元帅。出陈仓、定三秦、擒魏、破代、灭赵、降燕、伐齐,直至垓下全歼楚军,无一败绩,天下莫敢与之相争。
战必胜、攻必取,所向无敌,自然就树立了崇高的威望!
天下平定了,部队中,朝廷里,有多少是韩信的旧部、铁粉!刘邦能放心吗?哪怕是韩信被擒以后,仍然是威名赫赫。
信尝过樊将军哙,哙跪拜送迎,言称臣,曰:“大王乃肯临臣!”信出门,笑曰:“生乃与哙等为伍!”
樊哙是谁,是刘邦的连襟,是刘邦的死党,是个莽夫。这样一个人,对韩信的态度都是这样,何况别人了!
这样的人,刘邦能让他活吗?
另外,还有一个原因是他太年轻。
韩信死年只有35岁,如果韩信不死,刘邦一定死在他前面,这刘邦不死,还能压着韩信,刘邦一死,谁能镇得信这位当年的兵马大元帅!
综上所述,韩信必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兔死狗烹 鸟尽弓藏 轻狂无礼。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自傲不入圈,功绩卓著
上一篇:怎样把纸飞机扔高?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