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怎样可以长时间高效学习?
高效,自己的,长时间怎样可以长时间高效学习?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怎样可以长时间高效学习?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怎样可以长时间高效学习?
学习本来就是一场马拉松,当你具备了学习的“马拉松精神”,你就具备了长时间高效学习的准入资格。因为,长时间高效学习需要一种我们称之为“精神”的一种行为内核。如果你具备了这种“马拉松精神”,你就可以开启自己学习的“梦想之旅”。
当你开启学习的梦想之旅,虽然说精神可嘉,但还是需要脚踏实地的具体落地学习方案。
首先,学习动力是长时间高效学习的源泉。动力源于你的学习初心和梦想,当你点燃了自己的学习梦想,此刻便照亮了自己的学习前程。虽然前程美好且无忧,但必须努力付出,才能获得你人生应有的回报。否则,美好的梦想只能是不着地的空中楼阁。
其次,追梦的道路奇岖曲折而且遥远,只有学习毅力可以跟长时间高效学习作伴,直至学习的最终成功,以此证明你是一个学习的守诺之人。毅力是什么?毅力是时间的函数。当你用坚持高效学习的时长来证明自己在学习上的默默付出和努力,其实你已经是学习的佼佼者了。
最后,学习能力和效果是你长时间高效学习的直接证明。你用什么高效学习方法来证明自己
确实做到了长时间高效学习?答案是肯定的,那就是全世界公认的最高效的“三同学习计划”。“三同计划”告诉我们:只要你能用“三同计划”去做任何一件事,做事效率就会倍增。怎样实施“三同计划”呢?“三同计划”就是要求我们在规划学习时按照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同一学科去同步安排具体学习内容和时长,这样就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相关的学习资源,积极投入高效学习状态中去……
这是一个终身学习的时代,我们完全可以调动学习的各种有效资源,为己所用,成就自己,成就人生。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觉得这个问题包含两个方面:一个是“掌握高效学习”,一个是“长时间的坚持下去”。
要做到长时间高效学习,只需要满足三点:
首先你要知道什么是“高效学习”;
其次,你需要掌握这种技能;
然后,你还要把这种技能一直坚持运用、长时间的保持高效学习的状态。
听上去像是一句废话,对吧?没关系,我们一个一个细说。
首先来看什么是“高效学习”。
百度百科对“学习”的定义是:通过阅读、听讲、思考、研究、实践等途径获得知识或技能的过程。
简单来说:“学习”是获得知识或技能的过程;那么,“高效学习”就意味着,一个人能够快速地获得知识、技能,节省大量时间。
如何做到长期的高效学习?
接下来,我有三个“高效学习”的锦囊、和一个“长期坚持”的建议要送给你。
第一个锦囊是:番茄钟。
“番茄钟”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时间管理方法。在完成某个任务的时候,我们可以把任务分解成半小时的时长,先集中精力学习25分钟、然后休息5分钟,如此视作“种一个番茄”。哪怕任务没有完成,也要定时休息,然后再进入下一个番茄时间。
注意:番茄钟绝不是说“挨过25分钟就可以休息了”,而是说“这25分钟以内、要保持绝对的专注”。像上厕所、喝水、刷朋友圈什么的都必须禁止,以免分散注意力。
为人父母的朋友都知道:小孩子写作业的时候,事情最多——一会儿口渴了要喝水、一会儿喝了水要上厕所,反正就是不能安安静静坐在写字台前。
你可能会问:连续25分钟不能喝水,万一渴死怎么办?
放心好了,就目前来说,还没有因为用番茄钟而渴死的人出现。如果你真的担心,不妨先放一杯水在旁边,省去“倒水喝”这个环节。
第二个锦囊是:日程本。
你可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每天都很忙碌、各种事情应接不暇,但过了一段时间才发现,好像自己并没有什么进步啊?难道当初都是在“瞎忙”吗?
或者,你制定了一个学习英语、早起晨跑的长期计划,一开始还干劲十足、每天都在坚持,忽然有一天被打乱了节奏,然后……这事儿就不了了之。
问题的关键在于——你都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没有坚持下去?
日程本就是一种很好的提醒。
每个月初,你可以为自己制定一个30天的学习计划:要读几本书、背几句英文、或者坚持跑步几天?这个月的重点是什么?到了月底,你能收获什么?
然后,就是每天坚持记录了:把月度目标拆分成一个个小目标,分散到每一天。
每天的待办事项可以写在日程本里,完成一项、划掉一项。当然,也有一些事项没能完成,记得写下理由。
到了月底,你在制定下个月的计划之前,记得做总结。
当然,我并不是在鼓动你、立刻下单去买个日程本回来。其实,并不是所有人都习惯记录(比如我就用过三个日程本,但最终都没能坚持记录下去)。
这里的“日程本”只是一个比方,它的核心在于:你要清楚自己的目标,清楚到可以量化的程度;并且这个目标可以拆分,把任务分摊到每一天;以及定期为自己做总结。
第三个锦囊是:“记忆曲线”。
记忆曲线又称为“遗忘曲线”,由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H.Ebbinghaus)研究发现,它描述了人类大脑对新事物遗忘的规律。
从这张曲线图可以看出来,我们对一件事物的记忆,都是在不断消失的。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我们读了那么多书、却还是记不住”的问题。
是不是瞬间觉得心安理得了?
我把这幅曲线图放出来,并不是为我们的健忘症找借口。我之所以把它称为“记忆曲线”,是想借助它来提高我们的记忆力。
怎么提高?
复习啊!
看这张图就不难发现:通常情况下,我们对一个事物的记忆,在一小时后会减弱到40%,在一星期后会降低到20%以下。那么,对于一些重要的知识点,你可不可以在一小时后,再拿出来复习一次?
在学习新知识的时候,可不可以设定一个期限,比如一星期后安排一次复习?
你可能会说:那这样一来,我岂不是大多数时间都花在“复习”上面了?
我想说的是:正是如此。你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去复习,直到你已经掌握为止。
当然,这个复习的过程,未必是看书,还可以是“实践”。
以上就是我送给你的三个、掌握“高效学习”的锦囊——
上一篇:农历五月,如何让猪群平安度过“五毒月”而不“中毒”?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