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怎样理解和诠释人性关系的本质区别?
人性,本质,关系怎样理解和诠释人性关系的本质区别?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① 自知(客观了解自己,这是踏进修行的第一步)
②知人(学习中国文化的人性绝学后了解对方比他自己了解他自己一万倍,而且是了解灵魂深处的需求)
③胜人(不战而屈人之兵,用智慧来化解一切)
④自胜(超凡入胜,成神成仙,从优秀到卓越,一路修行到绝顶
⑤了解别人的目的:识人、用人、检验人心、引领人、培养人、点化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提问方式有些不明白。什么是“人性关系”?这个概念少见。
如何认识和理解人性?这是一个哲学和心理学的根本问题,也是人生的大问题,众说不一。
休膜写过一本50万字《人性论》,北大王海明教授写了一本20万字左右的《人性论》,前者肤浅、不专业,后者论述比较系统。此外,史上诸多哲学家对人性均有只言片语的论述,比如黑格尔的“自由是人的本质”,马克思的“人性就是人的社会关系的总和”,冯友兰对人性也有自己的洞见。我认为,所有对人性进行概括的只言片语,没有一个具有广泛的说服力并获得公认。
如果用发生定义来界定人性,可以说“人性是38亿年生物进化史和一万年人类文明史以及现存社会关系造就的人的特殊属性”。
至于个人之间人性的区别和差异性,心理学上通常称之为“人格”。对于这个问题的系统研究叫作“人格心理学”,流派众多,尚未统一。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好人会因为他做好事阻碍了社会的发展进步,坏人会因为他做坏事推动了社会的发展进步。给他们定性,主要是看他们的主观动机与客观实践是否一致。好人的好是社会公共文明所认同的好。坏人的坏是社会公共文明所不耻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从生物学角度区分和诠释最为恰当!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古说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人性是复杂的,高低各不相同与自身修养有关系,不要随便去考验人性,会让人失望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人性关系,最根本的,是面对时代潮流的选择,显然应当顺乎潮流,确立目标,行动路线,为最广大人民群众谋福利。
一。
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长征南下,毛主席的思路就非常明确,红军应该北上抗日,之所以南下,只是因为敌强我弱,不能走直路,只能绕远路,一直南下云南,过了泸定桥,甩开了几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从此大步北上,胜利到达陕北。
①北上路线为什么成功?
1.首先是广大红军指战员,不离不弃,坚信不疑。
2.其次是沿途百姓的支持,包括和刘伯承结盟的彝人头领小叶丹,藏族头人和藏民。
3.甚至还有地方军阀的配合,这话听起来,似乎有点摸不着头脑。因为红军长征,只是路过广西,贵州,云南,四川,不是占地不走,没有与之争利,地方军阀心知肚明,默契配合,放空枪,礼送出境,犯不着真刀真枪,最大限度的保存实力。
4.建立了陕北根据地,随即东征,挺进山西,建立太行山根据地,继续挺进华北,开展敌后游击战,北上抗日的宣传与红军的实践,完全吻合,得到全国人民的理解和支持。
②抗战方针的成功。
1.八路军挺进华北,沉重打击了嚣张跋扈的日寇,将其死死拖在华北,拖在中国,极大的延迟了日寇南下东南亚,东出太平洋的战略展开,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非凡的贡献。
中国共产党身先士卒,唤起民众千百万,同心干,驱逐鞑虏,终于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一两百年以来的第一场胜利,为建立独立的强大的新中国,扫清了障碍。
2.从实际兵力的发展来看。
1937年,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只有三个师,六个旅,12团。
1940年的百团大战,就出动了105个团。三年时间,兵力暴增九倍!所有的新兵,都是北方的农民,可见八路军抗战深得民心,踊跃参军。
3.遵义会议以来,红军节节胜利,毛主席的宏才大略,为全党全军接受,确立了在党内军内的领导地位。当陕北民歌《东方红》唱起,全国人民知道,胜利已经不远了。
二。
张国焘就不行了。
1.他坚持反对北上,置民族大义于不顾,和历史潮流背道而驰了。
2.南下口号:打到成都吃大米!
这个口号完全没有政治内涵,听起来似曾相识-
绿林好汉们念念不忘的,就是大块吃肉,大碗喝酒。
把无产阶级的军队推向打家劫舍的绿林好汉,为人民服务转变为自得其乐,张国焘的营销手段,真不咋地!
上一篇:我想在越南的Sh0Pee,Lazada,平台上做电商?选择什么样的产品合适?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