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有人说现在评选的传统村落充其量只能说是传统建筑村落,你认同吗?
村落,传统,建筑有人说现在评选的传统村落充其量只能说是传统建筑村落,你认同吗?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附图是《那山,那人,那狗》电影剧照,图贴得有点多,现在看这部电影能把人美哭喽。同名小说也很好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个问题我来回答吧
马上又到假日了,很多朋友又要出门旅游了,可能你会想去古村落看看,但是往往回来之后,感觉所谓的古村落真没啥意思。我们为之努力保护的地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慨和遗憾,这是为什么呢?
保护什么?
传统村落评比是源自本世纪10年代前后,为保护我国物质遗产、非物质遗产以及传统文化,政府文化部门大力扶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及保护的大背景下,也是为了摸清我国传统村落底数,进行有针对性的保护和改善,住建部会同相关部门开始了传统村落摸底、评价、保护的活动。
从上面可以看出,传统村落评比是住建部,其出发点必然是为了保护人文建筑,而非人文本身。说这话有什么依据吗?当然有,我们来看看2012年,住建部下发的《传统村落评价认定指标体系》,这份文件是至今进行传统村落评定的唯一标准。指标体系中,将被评定项目分为两个部分,分别是《村落传统建筑评价指标体系》和《村落选址和格局评价指标体系》。其中定性定量指标全部都是建筑本身特征要素的评价,可以说,没有一项指标是针对古村落运行状态本身的评价。
我们对住建部的古村落保护整体上还是非常赞同,但是就古村落整体评价方面来看,仍旧存在不足。
我们知道,自2005年开始,中国开始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项本意惠及广大农民,实现全面脱贫致富的城镇化运动正在各地轰轰烈烈地开展,但是我国传统村落的衰败、减少与城镇化进程却相伴而行。一方面,城镇化导致一部分传统村落转化为城市的一部分,直接致使传统村落的消失。2010年,我国城镇面积比1990年扩大了4倍,消失了90万个自然村,接近1亿人离开故土进入城镇。而保护数有多少呢?自2012至2018年间,共计仅4153个村落列入传统村落名录。可谓凤毛麟角。大多数自然村落未能受到传统村落待遇。这就说明传统村落保护尚没有达到面的程度,呈零星保护状态,对于居住在村庄中的广大居民而言,当前的传统村落保护几乎没有实际价值。
开发保护?
目前来看,古村落的保护依旧停留在建筑民居的保护方面,对传统生活方式的保护基本不存在。所以导致众多古村落被评为传统村落后,无论其表还是其内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比如,如丽江、周庄、芙蓉镇等地的古村落不仅大肆改建扩建,现代钢筋混凝土建筑比比皆是,就连常住村民都换了一茬又一茬,有的是整个村民被强制搬迁,村落里的商业业主基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的商人,传统生产生活方式荡然无存。
这主要原因是,当地政府为了进行古村落保护,同时以此成为经济发展点,大肆无节制的对外招商引资,旅游开发成了资本投资者的香馍馍,导致古村落在利益驱动下,开始迎合市场需求,将本地文化和传统能包装出售的就包装出售,不能变现的,就弃自然消亡,甚至直接破坏。最终形成传统村落保护的生态灾难。
这种现象主要是源自于我们对生活方式没有任何法律保护,这种对人文本身的保护我们的意识是非常落后的,背离了当初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核心宗旨。这直接导致,村民在这场保护活动中,根本没有发言权,也没有对等的经济补偿。
国家旅游局就曾在一份报告中提到古村落的商业化问题、开发的同质化问题、村民的边缘化问题等等。这说明旅游主管部门已经认识到商业过度开发对古村落的影响和破坏。比如很多名村古镇和古村落丧失了原真性,包括在其周边加盖一些酒店、大型的广场等等。
政策保护?
在一些地方领导的头脑中,依旧保留着“青石换水泥,木屋变洋房”的政绩思维,在政府的直接强力干预下,甚至掀起了大拆大建热潮,直接造成大量富有优秀民族特色和历史文化价值的传统村落毁灭。此外,我国目前农村地区 “旧房不拆,新地基不批”的“一人一套”土地与房屋权属政策,迫使古村落原住民急于在私有的古建遗址上拆除建新,也加速了名村古镇和古村落的消亡。
传统村落的保护从出发点到上马执行,再到具体现状,表现出我们在很多文化领域的困境,我们可以说在一个玻璃房内,当我们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往往是变了味道和触摸不及,其根本的问题才是我们需要去解决的。难道这根本问题已经成为我们的文化传统?
谢谢阅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东方建筑文化与自然就是对话、神话,西方建筑文化最多算作是童话般。东方建筑文化是东方人民各民族经过上万年历史的演变,包括天文、地理、风水、宗教、人文、家教、民族、环境、气候等演变的选择,最终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内心最契合的沉淀,如果不与自然和谐,就是建成太阳宫,也将被拆除,东方建筑文化是东方人、中国人上下五千年文化传承之有形的经脉,我们这代能断送吗?入侵首先是对载体的入侵和破坏,西方文化对东方文化的入侵是多途径多种多样的,而东方文化中国文化却没有走出国门,西方建筑文化入侵同样就得对东方文化载体建筑的入侵和破坏。西方建筑文化简单、直接、虚化,1840年起的国运衰落及入侵者和战乱破坏,60年代到现在,中国建筑师还没有弄清建筑与美与文化传统的关系,当政者与建筑商无知又强暴的拆建,毁了好多传统的、东方的建筑精神,建筑了好多水泥盒子,再来10年,东方建筑文化中国除了北京,安徽,江苏,山西,贵州外,都是洋房了。东方建筑代表就是日本了,中国的东方建筑只能在《红楼梦》里找了,中国人丢毁,外国人抢用(火烧圆明园、抗日三光、韩国申遗,连辽宁的古城砖都买;俞荫堂出卖,日本抢去,八宏塔石材;西方人盗佛头),汗颜。等到中国古建筑只剩故宫,那么中国、东方建筑文化可以宣布灭亡了。我们只得到美国学习东方建筑了。中国建筑商不要成为西方破坏东方建筑文化的帮凶,而是东方建筑文化的践行者,保护者,传承者,国家应当出来引导一下,东方建筑文化不能定位于低级老旧的民居、故居、古村、民宿、古塔、古桥、宗祠、寺庙、坟陵、民族村、日本京都奈良、越南王宫、唐人街等,而是要统一定位东方建筑文化之一。发扬保护中国、东方建筑文化,国家有义务引导,每个中国人,每一个宗族,每一个华人都是保护发扬东方建筑的一分子,老的要保护好,拆了的恢复,毁了的重建,霸占了的要还回来,被外国抢劫的要索回来,新建的城市,应当东方现代化,农村应当东方建筑文化,学校建筑从幼儿园开始(中国的幼儿园就没有东方建筑的),国内没有土地到国外建、到欧洲、美洲、非洲建!每个房子要建成东方建筑文化载体。努力40年后又找回东方建筑文化的方向,这样100年后,我们后人才不会骂我们迷失方向,否则居之不东或西。我们都是龙的传人!我们的东方建筑文化要传承!我们要文化自信,上下五千年的文化自信,就要从文化的载体开始自信!
上一篇:海南新高考改革学生一枚,现准高三了,基础稍差,一轮复习开始了,想问问什么套题好用?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