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如何让传统非遗“活”起来?
文化遗产,传统,文化如何让传统非遗“活”起来?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今年,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系列(英文版)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将出版,这套书籍是以英语为写作语言,而非翻译作品。”全国政协委员、上海译文出版社总编辑史领空表示,这套书籍不仅是给外国人看的,也是中国的青少年看的,让他们通过传统文化题材中最具代表性、典型性、趣味性的故事来学习英语。
李克强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要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大力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工作,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优秀“非遗”项目进入学校课堂、课外兴趣活动,成为不少在沪全国政协委员关注的焦点。
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市委专职副主委周锋此次提案的关注点虽然放在加强文化遗产社会功能体系建设上,但是他对如何让“非遗”活起来、传下去也非常关注,“保护、坚守和传承文化遗产,不能只是一句口号,只有真正落到实处,民族传统文化才能真正成为全世界炎黄子孙共同的精神家园,而这需要通过相关书籍,吸引更多的青少年加入进来。成为‘非遗’传承的重要力量。”
“据我所知,由上海和重庆合作‘非遗’课题成果之‘非遗课程设计案例集’的出版工作,目前正在由重庆出版集团进行,今年有望面世。”周锋委员表示,“中国教育学会委托上海中福会少年宫就‘青少年校外教育机构开展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研究’展开‘十三五’教育科研课题,重庆市少年宫2016年底承接子课题两年来,共计开办‘非遗’项目班次40余个、开展‘非遗’课程教学2000多个课时。这套案例集就是由挖掘整理出来并经教学实践‘非遗’课程的教学纲要和教案汇编而成。两地这种合作模式,对于在青少年中推广‘非遗’具有示范意义。”
非遗的传承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我们的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系列(英文版)共分7册,目前已经出版了《中国成语故事》《中国历史人物》等,即将出版的还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等,都是由国内资深英文媒体人张慈贇先生撰写的。这套书籍内容通俗易懂,语言朴实流畅,用词准确地道。为了更形象地展示人物和情节,我们还特邀插画师为每一篇文章绘制了插画,让青少年读者对于‘非遗’有全面的了解,提高他们对外说明和推介中国文化的能力。”史领空这样介绍。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非遗项目深挖掘,开发文创产品,打造具有地方特色名片,展示能代表城市或地方形象的载体,发挥互联网+文化的优势,拓宽非遗项目宣传渠道和社会影响力!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在我看来,如果要让“非遗”活下来。社会群体中,年轻一代是传承的重要主力。
所以我觉得我们应该要让年轻一代了解“非遗”。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非遗是灿烂文化的结晶,它凝聚着我们人类先祖的智慧。
如何活起来呢?我觉得需要创新。
所以,我们需要让非遗走出去,去与年轻的人们接触,走进他们的生活。
与年轻人打交道,关键在于要让用他们年轻人所喜欢的新方式。善于利用各大网络平台,普及非遗文化的知识,拉进和年轻人的距离。越来越多的文化类节目的爆红,说明了这种方式深受年轻人的喜爱。
我们可以选择将非遗进行文创设计。紧跟时代潮流,进行互相结合,创新出一些新奇的产品。或是做成影视动漫,讲诉着千年的故事。从而进行文化输出。近年来,各大博物院的文创产品深受年轻人的追捧,对他们来说,这是有趣的,耳目一新的体验。
非遗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和技术性,因此,我们应鼓励非遗走进校园。学校可以邀请一些非遗传承人,请他们讲述着背后的故事,展示自己的文化技艺……
其实这样,还是不够的。虽然年轻人们喜欢、了解非遗,但是诸多非遗面临着灭亡的境地,只因找不到传承人。也许你感觉不到什么,当在中国的每个角落,有些非遗传承人不敢放手,因为这个技艺就剩自己一个人了。一旦放手,这些老祖宗传下的手艺就会不复存在。
就拿我的家乡海南来说,我们民族的黎族织锦也同样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在某所黎族同胞占大多数的民族学校,在一堂课上。有许多黎族的同学,对于黎锦了解的少知又少。最可悲的就是,有的同学连自己的民族文化是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都不知道。
手艺背后的落末,折射出的是人们对其的不重视。就00后的孩子们而言,大部分是不会织黎锦的。他们的父母,会的也不多,有的手艺也不精。
我们要让孩子们接触这些对他们来说陌生的东西。要让他们尝试其中,感受其乐趣。目的是让孩子们觉得这些东西不是冷冰冰的,而是充满趣味的。
在这我也想呼吁大众对于非遗传承进行关注,
作为政府,应该出一份力,把那些埋藏许久的非遗技艺,重视出现在人们的视野。
更应该引导孩子们,对于非遗传承的责任和担当。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为非遗传承贡献自己的力量。鼓励孩子们勇担传承者。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千年的传承未曾断过。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我们中国文化重要的一部分,是不能断绝的。
同时希望,非遗传承不断,越来越活出自己旺盛的生命力。也希望,不会出现传承断绝的一天。
上一篇:徐峥,吴京,沈腾都老了,谁将是未来中国电影的票房担当?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