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农村宴席上讲究无鸡不成宴,你们那里也是吗?
宴席,都是,烧鸡农村宴席上讲究无鸡不成宴,你们那里也是吗?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农村宴席上讲究无鸡不成宴,你们那里也是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们这里也有“无鸡不成宴”的习俗。有的是整只鸡上,有的是把鸡切成块放在锅里炖,做好后盛在汤碗或盆里再上桌。鸡,之所以成为农村宴席上不可或缺的一道大菜,据说是鸡谐音通吉祥的“吉”,也是为了讨个好兆头。并且,“十全十美”的十个下酒菜上后,第一道菜就是上鸡,正所谓开席鸡先上,代表着吉祥、欢乐、美好、诸事遂心的祝福之意。
鸡鸭鱼肉,鸡居首位。鸡肉既没有猪牛羊的骚膻,也没有鱼肉的腥味,鸡味之鲜美,可想而知。这或许是农村宴席“无鸡不成宴”的又一个因素吧。
农村宴席上,你们那里讲究不讲究“无鸡不成宴”吗?也一起分享一下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是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是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无鸡不成宴,无鱼不成席”这是各地宴席不可或缺的。那么中国人食俗上对鸡为什么情有独钟呢?,从古中国人就有“六畜”:马牛羊,鸡犬豚,此六畜,人所饲。六畜中鸡体形最小,对养殖空间要求不大,易喂养,大多都能养得起的畜。吃鸡是所有中国人根深蒂固的情结,中国人吃鸡有七八千年的历史,甭管它是年节宴还是家常饮食,吃鸡代表一种隆重,一种祝愿,正所谓“无鸡不欢,无鸡不宴”。
有的地方叫“无鸡不成宴,无鱼不成席”,鸡被视作凤,预示着吉祥的含义;鱼的谐音为余,蕴含着年年有余的含义。它们都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一种期待,对在外游子的思乡之情,这是一种文化的传承,是每一个中国人基因中带有的符号。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本人地道的农村娃,以前农村里办宴席讲究的是三捆,(就是整个的意思)鸡,鸭,鱼。蒸肘子,咸烧白,甜烧白这些也是必不可少的,又特别是喜庆的事。那是因为以前农村普遍很穷很能吃,(这是实话绝对没有调侃的意思)因为肚子里没有多少油水,这些东西摆上桌子才显得主人家大方而且有脸面。免得送礼的人非议,说主人家为了收礼而桌子上没有肉!现在不一样了,虽然也有鸡,但是一般都是炖汤,里面加点肚条,猪脚,有的加点大豆或者干香菇之类的。有的宴席直接老鸭炖干萝卜尖作为一个汤品就行了。以前基本都是草鱼用油炸出来做成脆皮鱼在调上味汁淋上去。现在鱼基本都是清蒸鲈鱼,好点的清蒸多宝鱼。肉菜虽然不多但是质量很高,现在人们生活好多了,素菜这些年成为人们买宴席上的最爱!本人这些年也经常参加农村的宴席,有些就没有用鸡了,用了也只是炖汤!所以以后估计没有鸡肉也是一样的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个问题我谈谈作为70后的人的看法
首先在我们儿时的那些年代,农村人家办酒席讲究的是几热几凉,几荤几素(几个热菜几个凉菜),外加干碟(花生,瓜子,香烟,水果糖之类的)婚宴要过酒水,人,鸡,少不了的,算下来算下来也将近条件好的一桌18-20个菜,差点的16-18个菜
我们青年的时候菜的数量还是差不多,但是质量已经不是在那个级别了!鸡鸭鱼肉,山珍海味,红酒白酒啤酒一应俱全,重点还是办酒人家的财力而定
现在就更不用说了,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前题还是依据主人家的财力而定,当然,现在都不是问题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要说无鸡不成宴数在声声靓仔中让你迷失自我的广东最出名了,这么讲不是没有道理的,如果你来广东,尤其去农村,你会发现一个打破你三观的现象,广东的鸡是全能的鸡。
广东的鸡做法有很多,白切鸡最出名,然后各种炖鸡,烧鸡,窑鸡杂七杂八的很多种,基本上口味都比较香醇,很入口。
上一篇:初中生学计算机有前途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