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如何理解“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大音希声,大象,老子如何理解“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出自老子的《道德经》“大方无隅,大器免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这表达的是一种相反相成、将事物推至极致的美学观念和哲学思考。从字面上解释就是:最大的声音是近乎无声、最大的形象是看不到形象。这实际上就是《金刚经》所言的虚相、实相、无相。也就是说人们所看到的往往是事物的表相,而真正事物的本相往往不被有形的事物所固化。而存在于无形的时️之中。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是在讲世间为人处世的大智慧。
第一,出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这两句话出自我国古代经典《道德经》,又名《老子》。这部经典,是我国道家最著名的两部经典之一,另外一部是《南华经》,又名《庄子》。
第二,释义。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说,时间最响亮的声音是听不见的,世间最大的象,是肉眼看不到的。那在与人相处上,这两句的意思是告诉我们,要想让别人听我们的话,采纳我们的建议和指导,或者让别人按照我们设计的路去走,最有用的不是我们去指导别人,而是我们做给别人看,我们自己做好了,别人自然会有样学样。
第三,重点说一下,大象无形。时间万物皆有相。世间人都非常容易着相。就好像看书,我们都喜欢看名人出的书。名人出的书都好吗?未必都不好,但同样未必都好,可人们都会一窝蜂的去看。好像这样没人出的书,都非常的好一样,凡是稍有经验的人都知道,未必如此。如果大家如果有机缘拜师,人们大多去寺庙里拜一个出家的师傅。出家的师傅就是一个象。可这个象,可能有实质内容,也可能没有实质内容,问题是,人们大多不去分辨,看了这个相,就自动认为他有实质内容。这样就很容易被骗。
第四,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深刻的理解,这两小句,可以免去被很多人所骗的厄运。如果人们只听一个人怎么说,只看一个人的穿着言谈,很容易被假象所蒙蔽。此处可以引用孔子的话,孔子说,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孔子所讲的。听其言,而信其行。这里的言,就是一种象,也是一种声。这种生,可能是真实的,很高的,也可能是虚假的,很低的。到底如何?还要去观其行。
上面所讲的,就是我所理解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这两句的智慧。这仅是个人理解。欢迎批评指正。
小霍谈文化,欢迎关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出自于老子的《道德经》,是中国古代文学艺术中的一种美学观念,有推崇自然之美,排除人们有意为之之美的意思。
从古至今,人们对“大音希声”有多种解释,总结起来,有如下几种:
1.最大的声音是无声的。
2.没有声音的声音是最强的音。
3.以为“大音希声”是天乐,不能用耳朵去听,得用心去感悟。
4.“大音”是蕴藏着的,不用发声。
5.“大音”是“合道”之音,超越了人的感官能够感觉的范围。
6.最大的音,根本上不用强烈来表达,稀疏、从容、娓娓道来即可。
从老子本意来说,老子的哲学崇尚自然,讲究无为。其无为,不是不作为,而是跟随自然,顺势而为之。按今天的哲学术语而言,就是按客观规律办事,不要违背了客观规律。
所以,对“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本意解是:
1.“大音希声”是指最美的声音是无声的,因而最美的音乐是听不见的,却又是一切音乐之源,是音乐的最高境界。老子用此来区别“五音”之说,从而推崇自然之音,阐释声音来自自然的本意。
2.“大象无形”最大的象是看不见的,存在于世界大道之中。“道,可道,非常道”是其本意。凡是可以言说的“象”,就不是“象”了。可以说明的道,就不再是道了。因而最大的形象是没有形象,只能感觉,然后顺势而为之,方可明了其中的意义。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直译:最大声音是没有声音,最大的形状是没有形状。
科学的理解:
“大音希声”——正常人耳能够听到的声音频率在20HZ到20000HZ之间,感受最敏感的频率在3000HZ到4000HZ之间。低于20HZ叫次声波,高于20000HZ是超声波。超声波和次声波人都听不到,所以可以理解为“大音希声”。
“大象无形”——当我们站在一座几百米高的大楼下往上看时,会发现大楼有些许“弯曲”,我们用手机拍摄出来的照片也是如此。这座大楼对我们来说是个庞然大物,我们站在近处时无法一堵全貌,就会出现形变的假象。
还有就是古人所理解的“天圆地方”,也是根据自身观测所描绘出来的假象。对于太大的物体我们无法描绘它的真实形状,这就是“大象无形”。
哲学的理解:
宇宙中什么“象”最大?自然是宇宙本身!什么声音最大?自然是大道之音!
我们看不到宇宙的全貌,所以“大象无形”,听不懂大道之音,所以“大音希声”。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