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如何理解“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大音希声,大象,老子如何理解“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如何理解“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何为大,大无外,小无内,道大。如,天地宇宙,雷声大,有名有声都在道之内。天地宇宙内发出的声音,在银河系某个星球上,能听到吗?听不到就是希声。
何为大象,宇宙,宇宙外无边大。小小的地球不过闪闪红星。在宇宙外星上,地上的山川树木房柚人等,是看不到形状的。也听不到地球上的声音的。看不到边的道最大。
修炼到此状态,和光明混为一体,只有无的觉。没了视觉,听觉,臭觉和呼吸心跳,无我无它的状态,感觉全无了。就是大音希声,大象小象无形。没有修炼到这个状态的人是不会理解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原出于《道德经》。大意是:置身非常巨大声音的近处或之中,并不可、不能感受到声音; 置身非常巨大形象、物体的近处或之中,并不可、不能感受到其形象。
这两句话,一方面是老子在阐释大小、远近和“物极必反”的辩证法思想,他老人家借声音、形象这两个(以及更多的)客观现象,让人们明白自然中存在着“道”,以增强人们的智慧,和正确看待客观事物、现象的视野和认知能力。另一方面,“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也是老子他本人人生、生活、社会实践的经验,和认真思索后,对万事万物道理的总结和提炼。即,这是老子以经验来谆谆教诲后人,“大音”的确“希声”、“大象”的确“无形”。包括“大器晚成”,等等,老子用一系列的客观现象、事物道理,目的都是为了说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运行,“其中有道”,依“道”而行,人才有“德”,持德行为,方是“崇道而贵德”,进而阐明他想描述的“道”、“德”,以及“道”与“德”之间相互作用、辨证统一的关系。
其实,老子《道德经》中的“道”与“德”,在一定环境条件下,都是可以用之于实际检验和社会实践的。如该提问中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当我们置身于火车站、工厂车间、巨涛大瀑等巨大的噪声、轰鸣声很近处和之中时,反而没有在远处感到声音的巨大和震撼。当我们贴紧高楼大厦墙根,或当我们把双目直接靠近墙面时,我们也无法看到高楼大厦和墙壁房屋的巨大外貌、形象、形象。巨大物体运动的瞬间,我们也同样难以感受到明显的变动。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一个是客观现象,一个是经验传授,另外,我们还可以推而广之,从而推演出更多的自然物理人情。我们在知其书本上由来的同时,也应知道,其实一切真知的源头活水,往往更多的是来源于先人、前人的人生生活和社会实践,先哲圣贤,高德大道,他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绝大多数也都是他们切身实践和深入思考的结果。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出自老子《道德经》,全句是“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意思是说,最博大的方正没有棱角,最具能力的人物成就得晚,最宏大的音律往往声响稀薄,最磅礴的景象没有一定之形。
老子的这句话道出了人生真谛,也是启示人们醒悟一种自然规律。在生活中,我们可以从所有尊者大家的身上,看到他们人性中闪光的地方。说闪光,其实他们韬光养晦、和光同尘,不含一点棱角,完全融于自然大道之中,看起来就像普通人一样,甚至比普通人更普通。没错,他们就是最普通的人,他们是真人。这样的人能够顺其自然,没有执念,天亮而作,天黑而息,不让任何观念扎根于心,任何时候都畅通无阻。因为他们知道所有的事物含有两面性,人一旦在一种情况下有了执着观念,在另一种情况下肯定会碰壁。所以,圣人都平和得像个常人,没有一丝执念,没有一点棱角,“无隅、晚成、希声、无形”。
可是,现在的人背道而驰,注重外在形式,喜欢美艳的形态,用外在的包装,显示自己的高贵与身价,整日吹嘘自己的才能,与人作口舌之争,看不透自然真谛,越是这样,反而越无法到达至高的位置,这无疑是一种舍本逐末的行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分两大部分来回答吧。
一、如何理解“大音希声”?
1、什么是音?什么是声?什么是大?什么是希?
【音】是发出的声音。
【声】是听到的声音。
【大】与小相对;境界高;特指道,自然。(在第二十五章有提到)。
【希】稀少的意思;另外,老子还特别交代说“听之不闻,名曰希”,声音小到几乎听不见。
2、就声音来讲,老子在提醒我们:通过听到的“声”来判断发出的“音”的好坏。简单来说,声听起来很大,那音不好;声听起来是很吵,那音不好;声听起来急促不已,那音不好;等等。以上这些“声”的状况,总的就是让人不舒服,那么,老子认为其根本原因是“音”不自然!就是说:声不希者,非大音。
老子在第二十三章举了一个例子,他说:“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风雨中,“声”又大又急,还不能持久,所以老子得出结论说“希言自然”(言,就是发音)。有来自“声”的自然感受,那它相应的“音”就是自然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