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为何当初拒绝孔子入境的秦国能最终灭掉六国统一天下呢?
秦国,孔子,儒家为何当初拒绝孔子入境的秦国能最终灭掉六国统一天下呢?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原因可能有如下几点:一 是孔子在心理很有可能看不上秦国。大家都知道春秋时期的周的末期,这时候的显著特征就是礼崩乐坏。诸侯国各自为政,也企图自己能够不再给周王上供,甚至想要吞并他国,但是孔子是个十分传统的人,在孔子眼里,礼崩乐坏他是很痛心的,但是自己又没有什么能力能够阻止。而秦国在孔子眼里那就是虎狼之师,是个比较野蛮顽固不化,没有什么礼仪文明可言的国家,所以孔子不愿意去秦国。
二就是孔子宣传的儒家思想和秦国采取的法家思想最冲。法家尚武,法律严苛。而孔子重文,想要统治者儒治。和善对待百姓。这时的思想绝对是和秦国不对付的,所以他不愿意去秦国。
还有一点就是,传闻孔子敬畏秦国,他曾经是想要去秦国的,但是他在秦国边境遇到两个堆泥巴的小孩,小孩堆得是城池,孔子的车到了,说要过去,但是人家秦国小孩说了,从来未听闻车遇城池,反而城池让路的道理,孔子一听,也对,顿时感慨,秦国的小孩尚且如此聪敏,那么大人肯定更多英豪了,何须自己再来教化啊,所以就离开了秦国,并没有进入。
最后还有一点就是曾经传闻孔子去完楚国之后,就想去秦国,但是楚国不愿意孔子去秦国,所以派人名为保护孔子去秦,实际上是阻止他去秦国,孔子虽然察觉出来了,但是没办法,后来也一直在没机会去秦国。
既然秦朝的统一和孔子没有关系,那有什么因素让秦国统一了六国呢?
1.危机意识。秦国以游牧起家,又处于中原文明的外缘,从建立起就被东方六国看不起,即使如此,秦穆公成为春秋五霸之一。更为重要的是在秦献公时期,面对魏国的咄咄逼人,国家处于亡国的边缘。此时,长期的征战,秦国国力过度衰落,秦孝公时期面对六国分秦的屈辱,从此,在秦国国君奠定了很强的危机意思,从而决定了必须变法。
2.商鞅变法。变法图强是战国时期每个国家君主的意识,秦国也不例外。秦孝公招贤令,迎来了卫国商鞅。秦国此时,无论各个方面皆处于主体国家的下层,到了不变不行的地步。犹豫秦国长期的贫弱,加上国君的强大支持,秦国变法得到了彻底的执行,秦国从此变得富强,变法的观念深入人心。由于变法的实行,人们的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所以得到了广大亲人的极大支持,最重要的一点是,秦人有了一个整体的国家概念。加上,变法为秦国带来了繁荣的商业利益,大量的各种人才,加上耕战得爵,使得秦国拥有统一六国的基本资本。
3.统一六国的战略奠定。春秋战国为乱世,秦国比六国更明白,此时需要富国强兵,王霸天下才是秦国立国强兵的目标。秦孝公后,秦国经过商鞅变法,秦国打败了长期霸主地位的魏国,收复了原秦国的河西地区和函谷关,使秦国处于战略主动地位。统一六国的概念并不是秦国独有,其他战国国家也有,比如齐国。战略高度决定其收获大小,强大的魏国也只是在苦苦维持其霸主地位。统一六国的战略也为秦国的外交方式就是远交进攻。
所以秦国统一的的原因不是不用儒家思想,也不完全是用法家刑名之术,因为六国也是用法家。秦国的统一的原因是用法家改革的更彻底,才使得秦国在统一战争获得经济,军事上的绝对优势,并完成了统一。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秦拒孔入境,只是他的人,但其精神已经渗透秦境。
秦之败缘于拒儒,坑儒,罢黜儒学。因为秦之纲常,伦理,拒儒而崩坏,才不能国安民乐,终至运势衰微。
纵观历朝历代,国运长久者无不是尊孔敬儒,也就演变为当今的尊师重教。教育兴,民智开,才有创造力,才能国富民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就是强大的秦国短短40年灭亡的原因!蛮干只能一时爽!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呵呵,这个问题问的好,所以说,强秦二世就灭亡了!异曲同工的有希特勒德意志帝国,所向披靡,与世界为敌,结果不同样是分崩离析吗?没有正确的思想引领,终究是会走进死胡同的。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共80条/2页上一篇:墙衣该如何推销?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