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都挺好》大结局,你怎么理解明玉回到老院子的看到妈妈的那段情节呢?
母亲,她的,自己的《都挺好》大结局,你怎么理解明玉回到老院子的看到妈妈的那段情节呢?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都挺好》大结局,你怎么理解明玉回到老院子的看到妈妈的那段情节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认为片尾母亲抱起她的那一幕,是明玉对苏母的仅存的一点母爱之念。也可理解为对母爱的渴望。
生有来处,恩情难断!
死有归宿,魂魄常驻!
唯有亲情的残缺,让人恩难念,魂游离,难平一世的心酸!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都挺好》结局了,闹腾了一个月的故事在温情中结束,是中国人最喜欢的结局,虽然有点强加于人,但是不失情理。
明玉十八岁就离家独立了,在她的记忆里,母亲就是一个重男轻女的人,一切好事都与女儿无关,从不舍得给女儿多花一分钱,两个哥哥从来都是有求必应的,这个家庭没有温暖,只有自己独立了,有出息了,才是自己唯一的出路。十年了,家变了,明月也成了一个女强人,因为母亲的病故,她不得已回归这个家,但是,物是人非,曾经懦弱无能的父亲开始翻身解放,上演了一出又一出作妖记。大哥一味愚孝,父亲的无理要求他都要求兄妹尽量满足,最后搞得差点离婚,不得不把一个烂摊子留给明玉。二哥一直长不大,典型的妈宝男,母亲去世便失去了方向,竟然因为妻子的工作的事把明玉打伤了,进了警局,出来后性情大变,最后因为投资问题与妻子离婚。……
这个家庭卷入一场又一场漩涡的始作俑者其实就是母亲赵美兰,她自己不幸的婚姻和强势的处事方式,让这个家庭的每一个成员都成了牺牲品。丈夫烂泥扶不上墙,大儿子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二儿子典型的妈宝男,伸手党,女儿早早离家出走,她也不管不问,难道她是铁石心肠吗?不是,她也是无奈,对女儿的亏欠是她一生最大的遗憾,她也是原生家庭的受害者。
故事到了最后,父亲得了老年痴呆,大哥回归了自己的家庭,二哥改过自新,出国打工,明玉辞职专门照顾父亲,一切回归平静,站在老宅门口,明玉想起儿时的自己,母亲其实还是爱自己的,为什么要怨恨呢,其他人都圆满了,放下这些怨念吧,一切都挺好。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个电视剧收尾太急了,所以会给人一种拔高的感觉,至于明玉回到老宅时回忆里出现了母亲疼爱自己的画面,只能理解为心中有爱,所以会感受到爱吧!其实现实中也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当我们怨恨一个人的时候,回忆里一定都是他给你带来伤害的画面,等矛盾解开了,你自己的心结打开了,再去回忆曾经的一切,就会发现还有一些美好的东西存在。明玉能想起这样的回忆,说明她终于放下了对母亲和苏家的怨恨!其实如果这样的事情真的发生在一个人身上是非常残忍的!明玉的前半生一直在和妈妈斗气,和苏家斗气,她抛弃了亲情!可是当妈妈去世父亲傻了的时候再让她感受到他们曾经的好,这会让她悔不当初的!一个人如果前半生活在怨恨里,后半生活在悔恨里,是不是她残忍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来假设一下明玉的内心世界。内心需要母亲的理解和关注,需要父亲的撑腰和爱。但是多年后在她母亲去世那天,或许她是多希望,她和她母亲可以放下以前的那些怨恨。但是或许世事弄人。她和她二哥的争执,我理解是她二哥就是她母亲的影子。这么多年她很坚强,很能干,因为她不努力没人会管她。但是内心世界还是渴望母爱父爱的。再到她知道父亲得了老年痴呆,到她爹发病的时候做的事情,说的话。她才知道,她父亲一直都很爱她在乎她。包括她跟她二哥的和解,那句说出的微弱的“哥”。她已经放下了。
回到老屋,老屋或许是她的内心世界,也是她之前一直不愿意正面去面对的。回到老屋是她完全打开了自己的内心,把最后那点恨的执念都放下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得病的应该是明玉,她一直在幻想中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那是她从小一直渴望的,但是对她不公,她从来没有体验到那种爱是什么感受,她好想好想得到一次,那个镜头就是她幻想的,可怜可叹!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