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要如何培养?
孩子,习惯,家长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要如何培养?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小学生的学习习惯随着孩子的年龄不定性,甚至他的学习习惯一直也在发生改变,就像我们看到的孩子从低年级到高年级的一个简单发展过程一样,但是总有一些习惯可以让孩子受益终生,那么我们就来说一说,一个小学生到底应当养成哪些好的学习习惯呢?
我觉得首先最重要的一个习惯,那就是上课认真听讲的习惯。
在课堂中的注意力以及上课认真听讲的能力,决定了孩子的最终成绩,我们可以了解到的就是许多孩子课下写作业平常只是玩,但是他上课的时候精神注意力高度集中,他的成绩能够达到保证,她学习知识能够得到理解,也就保证了他在考试的时候可以有一个较好的成绩,成绩的背后肯定是对于知识理解和掌握的比较好。
所以我觉得一个人课堂认真听讲的习惯将使他受益终生的习惯,每个人对于学习的尊重就是源于课堂对于听讲的一个认真度而已。
第2种习惯我觉得就是课后自觉练习的习惯,刚开始的时候,学校将会有老师布置一些作业让孩子来完成,这一个过程显得非常重要,因为这一个时期的孩子无法自己提出作业,无法自己理解哪些知识学习的不扎实需要巩固,所以这些工作由老师来完成,在很多情况下老师都布置作业,尽量的是本着科学化的原则,有时候有些老师可能会布置过多的作业,但其实这都是对于课堂知识的一种练习和巩固。
可是随着高年级甚至初中高中的时候,我们会发现,老师布置的作业有可能会不适合自己的孩子,不适合孩子的学习,这就要求孩子们能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根据自己的学习状态来完成一些作业,而这些作业更多的情况是你自己所了解知识的不足所进行的。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知其然知其所不忍,所以说对于孩子来讲,只有充分理解了自己的现有状态才能够不断的提升,这就是作业和巩固的习惯。
总之我觉得对于孩子的学习习惯来讲,就有这两个方面,一是上课认真听讲的习惯,后期可能会转变为自学的能力,第2个就是课后作业的习惯,后期可能转换为自己了解自己知识的不足,提出了一些相对应的训练方法。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习惯包括:读书,看报的习惯,一日不读不行的习惯,读书记笔记习惯,边读书边查字典习惯。上述习惯如何养成呢?第一,起始阶段,往往带有“强制性”。强制的手段之一,要坚持检查,三天两头查读书笔记,看他们读过的课外书是否留下了学习的印记,没有一个学生不怕查的,也没有一个学生得到老师的鼓励、表扬不精神振奋的。第二,家长或老师可适时进行示范,身教重于言教,日久天长,久久为功,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必会养成!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非常感谢能够有机会回答这个问题
我们人类都有不自律,有时松懈的一面,何况小孩子呢,首先我们要分析习惯的根源是什么?
1,习惯是心智,心智是通过大脑,大脑思想是通过行为,那么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就要通过行为改变。
2,特别是小孩,做好每天作息时间表,一定要小孩自己参与。只有自己参与的自愿的,才会主动,只有主动才会产生兴趣。
作息时间表主要内容:早起6~7点之间,A,午睡12~1点之间,晚上睡觉时间9~10点之间。保证小孩的睡眠,只有睡眠好,才有精神。
B,每天半个小时左右锻炼身体,只有身体健康,才有充沛的精力学习。
C,鼓励,激励小孩每天坚持,一般情况下一个月左右就习惯了。
D,抽空带小孩,到艰苦的工作环境(夏天的工地)看看,到优越的工作环境(政府机构)体验享受。
或者在春运期间带他去火车站,看人来人往,然后带去五星级酒店;只有对比,才能直观。让他自我修复惰性,让他自我坚持。问题希望将来做个什么样的人,从事什么样的工作,相信对他有所启发。
不建议强行,棍棒底下出孝子,建议把他当朋友,多沟通,多鼓励,加油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要培养小学生的学习习惯,就要想办法让孩子喜欢上学习。
首先要对孩子进行学科启蒙,通过学科中一些有趣的内容,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唤醒他的好奇心,鼓励他按照自己的兴趣进一步探索学科内容。
在孩子形成主动学习习惯之前,家长每天都要抽一定的时间陪孩子一起学习,引导孩子,帮助孩子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让孩子在轻松的环境中,建立探索的信心。
关注孩子的进步,适时给予鼓励。
生活是需要目标和意义的,孩子的大部分时间都是要在学习中度过,关注孩子的进步,适时给予鼓励就是在给他的学习生活以目的和意义。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