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要如何培养?
孩子,习惯,家长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要如何培养?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这样的方式,要做长时间的重复的打算。因为,所有习惯的形成,都是长期坚持的结果。这个长期坚持,包括孩子,也包括家长。这个长期,应该是整个小学阶段。
整个小学阶段,就是培养孩子好习惯的阶段。从长远意义上说,培养好的习惯,比考高分更重要。
当然,守时、高效、专注三者是相辅相成的,没有专注,就不会有高效,没有高效就不会有守时。守时、高效、专注是好习惯的主要特征。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每个家庭都有小孩,每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小孩养成良好习惯,将来成长为一个有发展前途的人。但在现实中,各个小孩受家庭环境,教育方法等因素的影响,慢慢形成了不同的习惯,有的孩子从小养成了一个良好的习惯,家长和学校老师要少操心。至于如何让小孩养成好习惯,关键问题是要从小抓起,家长是小孩的第一任老师,家的的言行举止,时时刻刻影响着孩子的成长,所以说要求孩子有个好习惯,家长必须身先土卒,起带头作用,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来带动孩子。除此之外,必须时刻关注孩子的行为表现,在日常中观察小孩的行为,发现有不对的地方,要及时纠正,直至改变为止,久而久之,小孩就会按照规矩行事。如果不注意观察,不及时纠错,慢慢地小孩就将错就错,形成坏习惯了,到那时要想改正过来就困难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那么小学生应养成的哪些良好的习惯?
阅读习惯
从终身学习的角度来看,阅读习惯跟随并影响人的一生。阅读不仅仅指教材,更多地是指课外读物,如童话、寓言、文史、常识书籍等。阅读又可分默读、朗读、背诵等。默读是个人学习的最主要的方式,它主要是眼脑协调一致,注意力集中,一名低年级学生能坚持阅读30分钟,而不去吃东西或喝水,即可视为已初步习惯;朗读学习教材的最主要的方式之一,需眼口脑协调一致,注意力集中;背诵是强化记忆和理解的一种学习的方式。
书写习惯
从终身学习的角度来看,书写习惯人生必备习惯之一。书写不仅指写字,更指作文。低年级学生主要掌握写字技能,高年级则还需作文。
记忆习惯
一分钟记忆,把记忆和时间联系起来,这里还含有注意的习惯。一分钟写多少字,读多少字,记多少字,时间明确的时候,注意力一定好。学生的智力,注意力是最关键的。一定把学习任务和时间联系起来,通过一分钟注意、记忆来培养学习习惯。
思考习惯
思考是人学习书本和自身体验的主要形式。只有经过思考的东西,才能变成自己的东西。思考是人生进步的阶梯。低年级学生主要掌握形象思维技能,高年级则还需学会初步的抽象思维技能。孩子爱问“为什么”是好事,说明孩子在思考,在主动地动脑筋。对爱提问的孩子,家长应鼓励并积极帮其解答疑问。如果孩子不爱提问,家长就要多问孩子,由此,慢慢地转为孩子自己主动开口提问。
定计划的习惯
凡事预则利、不预则废。后进生毛病都出在计划性不强,让人家推着走,而优秀的学生长处就在于明白自己想要干什么。所以,我们就要培养同学们定计划的习惯。
大事做不来,小事赶快做的习惯
这也是非常要紧的一个习惯。大的目标够不到,赶快定小的目标。难题做不了,挑适合你的容易做的题去做。人生最可怕的就是大事做不来,小事不肯做,高不能成,低不肯就,上得去、下不来,富得起、穷不起。
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
上课认真听讲的习惯
适应老师的习惯
一个学生同时面对各学科教师,长短不齐、在所难免。老师适应学生,学生也要适应老师,不会稍不如意就埋怨环境,长大怎能适应社会。
认真的习惯
每次考试之后,90多分的、50多分的、30多分的学生,如何分析错题大不一样。分析错题可以找到不良习惯,如粗心、马虎、大而化之。
总结的习惯
根据自己实际,通过考试和讲评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吃一回亏,长一回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先明确良好的学习习惯到底是什么?再谈从哪些方面入手。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经过一定时期的反复练习后形成的相对持久一贯的行为模式。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需要从每个环节节上着手,一步一步进行梳理。
一,课堂学习。
注意力能否集中决定了学生的上课质量,一些不良的习惯很容易分散孩子注意力,比如对学习内容没有兴趣,睡眠不足精力涣散,好动,等等,这些其实是和孩子平时生活习惯密切相关,可以通过平时有意识的训练加以改善;
二,家庭作业。
写作业常见的问题比如拖拉磨蹭,边玩边做,写字不认真,错题多等等,拖拉的问题,需要孩子从小对时间有一定的概念;写字不认真,有兴趣的原因,也有家长平时对细节的要求,比如坐姿等;作业错题多,和孩子在课堂的学习质量相关,如果上课没听懂,必然感觉作业难不会做,容易错,久而久之还对作业产生厌恶情绪。
三,复习和预习。
复习不是到考试前才需要,平时就需要养成习惯。就是对每天的学习重点要有意识的做一些强化,包括练习和记忆,实际相当于每天的一个小结。预习,则是对下节课的新内容能够提前在心里有个印象,带着问题听课,一方面更有效率,另一方面也可以解决容易分心的问题。
复习和预习是许多家长最容易忽略的环节,甚至觉得没必要或者认为孩子太累,能省则省。其实大错,复习预习的习惯一旦养成,其实非常简单,每天花5分钟回顾当天重点,作业做完后再花5分钟预习一下新课内容,两项加起来10分钟,能解决孩子学习的许多问题。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