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刘禅真的是扶不起的阿斗吗?
蜀汉,阿斗,蜀国刘禅真的是扶不起的阿斗吗?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公元258年—公元263年,这六年间黄皓通过阿斗操控朝政。连升几级,升为中常侍。比陈祗在时的预政更进一步。黄皓对于他讨厌的人就贬,拍他马屁的人就升官。如教阿斗对司马昭讲很想念蜀地的郤正。做了三十年的官,还只不过六百石的小官。三国志讲:皓从微至贵,操弄威权,正既不为皓所爱,亦不为皓所憎,是以官不过六百石,而免於忧患。公元264年阿斗东迁洛阳。当时蜀汉没有大臣跟随而去,只有郤正跟随。阿斗叹息道认识郤正太晚了。还有就是在永安以两千人挡住东吴三万人进攻半年的罗宪。三国志讲:时黄皓预政,众多附之,宪独不与同,皓恚,左迁巴东太守。左迁就是贬官的意思。就连刘禅的弟弟刘永因讨厌黄皓,刘禅因黄皓的谗言十多年不见这个弟弟。三国志:永憎宦人黄皓,皓既信任用事,谮构永于后主,后主稍疏外永,至不得朝见者十馀年。
南中都督霍弋也不受待见。公元263年魏国伐蜀,霍弋上书阿斗要北上入成都勤王。阿斗不许,但却召了右大将军阎宇率军西还。明显是阿黄皓进了言,阎宇能召霍弋为啥不能召。阎宇是黄皓亲信,黄皓曾想让他取代姜维撑军权。姜维面见阿斗要诛杀黄皓,阿斗却不理采。阿斗讲:黄皓只不过是个小宦官,以前董允就非常讨厌黄皓。我非常讨厌董允的做法,君何必介意呢。姜维见黄皓在朝树大根深,知道自己说了诛杀黄皓的话。黄皓肯定不会放过他。阿斗却让黄皓去向姜维表示谢意,表明没有干坏事。姜维只待领军在外不敢回成都,去沓中种地避祸。魏主曹奂讲:蜀所赖者唯维尔。曹奂才十六岁都能说出这样的话,阿斗却不知。曹丕可是说是在打压宦妃非常严的君主。
在公元258年至公元263年蜀汉负责主管朝政的是:诸葛瞻(跟董厥并平尚书事,用今天的话就是两人是政治局常委)、董厥(接任尚书令)、樊建(侍中,后为代理尚书令)。姜维常征伐在外,所以并未参与朝政。但这三人并未阻止黄皓乱政,还跟黄皓混在一起。只有樊建对黄皓不理不采。三国志讲:宦人黄皓窃弄机柄,咸共将护,无能匡矫。诸葛瞻临死前讲:吾内不除黄皓,外不制姜维,进不守江油。吾有三罪,何面而反?诸葛瞻儿子诸葛尚说的,但有点不同。诸葛尚讲:父子荷国重恩,不早斩黄皓,以致倾败,用生何为?于是父子二人冲进邓艾军中战死。诸葛瞻和黄皓一起认为要夺了姜维的兵权。 益州本土人都讨厌黄皓。三国志:后宦人黄皓弄权於内,景耀五年(公元262年),宫中大树无故自折。周深忧之,无所与言,乃书柱曰:\"众而大,期之会,具而授,若何复?这说明白谯周是看到黄皓乱政,才公开讲魏将一统蜀汉将亡的。
阿斗频游观增广声乐,谯周多次上书劝谏愿省减乐官、后宫所增造,但奉脩先帝(刘备)所施,下为子孙节俭之教。 黄皓在蜀汉的乱政,连东吴的人都知道了。公元261年吴主孙休派薛珝出使蜀汉。回国后吴主询问蜀汉的情况。薛珝回道:蜀汉国的君主昏聩而不了解自己的过失,大臣们只求无过错来保全自己的地位,进入蜀国的朝堂听不见正直的言论,路过蜀汉的郊野百姓因饥饿而显露出营养不良的脸色。臣听说处在高堂之上的燕雀,自以为过得安逸,建筑物被焚毁时,燕雀却怡然自得,而不晓得祸患将要到来,说的就是这种情况吧! 黄皓的乱政行为就连曹魏的人都讨厌,欲杀而快之。阿斗投降后及邓艾入成都,听闻黄皓奸险,把黄皓抓起来,准备杀了。黄皓厚赂邓艾左右亲信,以免死。后来司马昭把黄皓处死了。
刘禅愧于先帝、将士、妇人 :
公元262年冬魏国派钟会在关中训练军队,姜维认为是伐蜀。于是上疏给刘禅请求派人去阴平、阳安关加强防守。但刘禅听黄皓的,黄皓听巫师的。不仅没派人去还压下姜维的上书。蜀汉上下都不知,也并没有进行战时动员。三国志:皓徵信鬼巫,谓敌终不自致,启后主寝其事,而群臣不知。等到魏国伐蜀时刘禅才派人去。以致魏军从阳安关阴平长驱直入。咎在刘禅和黄皓,不能怪在姜维身上。钟会给姜维堵在剑阁,粮草将尽已准备退军。而邓艾偷袭阴平直趋涪城,诸葛瞻不听黄崇建议速进据险而守不要让邓艾进入平原。让邓艾深入,以致全军覆没。咎在诸葛瞻,姜维焉能两济?当时南中霍弋得知魏国伐蜀请求带兵入成都勤王,刘禅以备敌既定不许。这时成都虽然面临邓艾的进攻,成都是坚城尚可背城一战。刘禅面缚出降,以致蜀汉灭亡。当时儿子北地王刘谌力劝刘禅应背城一战。即使不成功,那就君臣跟社稷共存亡。这样到了九泉之下对先帝也有交待。刘禅不听,刘谌跑到刘备的庙里哭。汉晋春秋曰:后主将从谯周之策,北地王谌怒曰:\"若理穷力屈,祸败必及,便当父子君臣背城一战,同死社稷,以见先帝可也。\"后主不纳,遂送玺缓。是日,谌哭於昭烈之庙,先杀妻子,而后自杀,左右无不为涕泣者。当刘禅投降命令传到姜维军中时,将士咸怒拔刀砍石。至大势已去,维尚诈降钟会,意图规复,乃不幸失败,一死谢国,维之报主,至矣尽矣!
蜀汉灭亡时赵广(赵云儿子)、黄崇(黄权儿子)、李球(李恢侄子)、诸葛瞻诸葛尚(诸葛亮儿子、孙子。宋人郝经:及其遂亡,昭烈之一孙、孔明之一子及孙慨然赴义,与国俱灭,巍巍义烈,高视两京,五百年所无有也。司马炎:诸葛亮在蜀,尽其心力,其子瞻临难而死义,天下之善一也!)、张遵(张飞孙子)、傅佥(傅彤儿子,司马炎:蜀将军傅佥,前在关城,身拒官军,致死不顾。 佥父肜,复为刘备战亡。天下之善一也,岂由彼此以为异?)等官二三代皆为蜀汉战死。反观魏吴亡时何曾有慨然赴义,与国俱灭。当刘禅投降的命令传到姜维军中,将士咸怒拔刀砍石。当魏军要把宫中女人赐给无妻的将士,李昭仪不辱自杀。刘禅不特愧于将士,亦且愧于妇人矣。
蜀汉灭亡后霍弋(霍峻儿子)坚守南中拒降。在魏国伐蜀时霍弋准备从南中率军北上入成都勤王。汉晋春秋曰:霍弋闻魏军来,弋欲赴成都,后主以备敌既定,不听。刘禅投降后,部下劝霍弋速降。霍弋讲如果魏国以礼待主上,我再投降也不尽。万一主上危辱,我将死战不降。汉晋春秋:若主上与魏和,见遇以礼,则保境而降,不晚也。若万一危辱,吾将以死拒之,何论迟速邪!公元264年刘禅到了洛阳,封安乐公好日子照旧。霍弋才率南中六郡上表投降。汉晋春秋:得后主东迁之问,始率六郡将守上表。刘禅对霍弋并不是很好。霍弋是为报刘备厚恩而已。霍弋的父亲霍峻率军随刘备入蜀,以八百守守葭萌城。守了一年并斩杀敌军主帅。公元217年去世,刘备率群臣祭拜并留宿。三国志:亲率群僚临会吊祭,因留宿墓上,当时荣之。
黄皓终存欺国意,姜维空负济时才。全忠义士心何烈,守节王孙志可哀。昭烈经营良不易,一朝功业顿成灰。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