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学书法要临古帖,创作也是要有所依据,那书法能不能有自己的个性呢?这个度如何把握?
书法,自己的,个性学书法要临古帖,创作也是要有所依据,那书法能不能有自己的个性呢?这个度如何把握?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谢邀请。 把前人优秀的藏锋继承下来,自己还可以在前人的基础上摸索出自己的藏锋,然后把自己线条融入自己的个性进入作品中去、写出自己的顿挫、阴阳出来、将自己优秀手性融入进去即:沉涩之力产生出来的效果,这样作品才会有看点了。间架结构也有自己的部分、小部分结体,也是好的,这样就达到了与众不同了。
是啊,临摹古人或者今人作品,临来写去,都是他们手性、结字等等,这些临摹只是达到借鉴,主要还是靠作者自己去变通,这就是学习书法艺术作者课题了。很多人临摹前人是没有出来的哦!
中国的书法艺术、绘画艺术、金石篆刻艺术讲究的就是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特色,而不一味是古人的书法再现。个性是自己长期修练、积累、学习他人古人、今人、理论、实践等等而完成的。
如果感觉自己上述都没做到、做好,可以暂时放弃参展,如果有上述实力,可以尝试性投稿。我国的传统艺术说易容易,说难非常难,一但掌握好了上述高难度东西,任意怎么样写、画、都会好看的。
中国的传统艺术,是急不来的!是长期修练性的艺术,与西域之画区别在此。西画讲究实、比例、实实在在逻辑、讲究阳光光源,使之产生立体感,这样才为画。我国的传统艺术,讲究手性、讲究实中有虚、虚中存实、虚实相生,有时候虚还难于实。还讲究遵守逻辑,又违反逻辑规律,这样形成了吾国独特、独立、独有的艺术。
书法艺术,看似简单,还是绘画、篆刻艺术的基础、基本功载体。尽管如此,有了书法优秀的基本掌握,同样也要吸收绘画、篆刻里面的东西渗透于字里行间的,这叫:互通有无,只有益,没有害。
书、画、印,最好是全面学习。不能达到全面,至少不专的部分也要知道、了解、掌握好精华,这样也是方便用印不至还是个外行吧?!请他人刻印不至于讲出外行话吧!自己需要刻什么风格的印也能做到心里有谱了,作品达到了完善、完美不是很好吗?!
越是参展作品,越能体现自己到底有多少能力和学识了,身上缺少过硬的修练功夫,就越是容易引起产生焦虑 、焦躁情绪。例如:这幅不行、那幅也不行……,写了很多很多,可能还选不出一幅满意作品出来,这个现象在创作投稿参展是常常出现的现象了。我给其取了一个名字叫:创作、创新、参展作品焦虑症。
投稿参展等等事宜,慎重为好!祝进步!(此问答题可能把另题混在一起谈了一下,两题作为一起阐述了一下,请读者注意。)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必须有个性!要不然就会出现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的弊端!我们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要有所创新,有所发展!这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谢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当然要有个性,而且要有鲜明的个性。要在点画形态和结体上下功夫。要博研诸体,求其要妙,为我所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邀!
学习书法要临古贴,创作也要有所依据。那书法能不能有自己的个性呢?这个度如何把握?
对于“书法能不能有自己的个性”这个问题,答案是肯定的:能。而且不仅是能,而且是必须要有自己的个性。否则写得再像,写再好,只能算是模仿。
其实,问题在于“这个度如何把握”上。对,就是这问题,很多初学者很茫然。一些书法理论家或者冒充书法理论家就是一味说师出有名,一味叫你临帖,而他们自己写出来即没带有多少古贴的味道,而是瞎写一通。却被依然当成书法作品模板。而初学书法者就无从下手了。不敢批评所谓书法名家,又不知道怎么写。显得茫然不知所措。
我建议初学书法者,早期临古贴,掌握基本功后,可以适当进行创作。当然,创作不要过于夸张,而是在基本笔法上有一定的创新。创新的前提是要体现出美来。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学书法要临古帖,这是一定的。
创作要有个性也是一定的。
我觉得提问题者认为这两者是矛盾的:大家都临古帖,不就一样了吗?都一样,不就没有个性了吗?
其实,这是多虑了。即使大家都帖同一帖,也会出现不同的面目。不会人人一样的。就好像人的指纹各不相同,人的长相各不相同一样。所以有按手印、签字、刷脸之举。再如,考试中,有命题作文,大家都写同一个题目,写出来的文章还是各不相同的。
所以多人写同一帖也会面貌各异的。何况人的文化背景,个人气质等等,多种因素,也会使人的书法面貌各异。又何况,各人学书法的取向,选择字帖的品类又是各不相同的。
诸多不同因素的组合,使人的书法风格和面貌,是大异其趣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