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学书法要临古帖,创作也是要有所依据,那书法能不能有自己的个性呢?这个度如何把握?
书法,自己的,个性学书法要临古帖,创作也是要有所依据,那书法能不能有自己的个性呢?这个度如何把握?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投稿就随便写写,投稿的话,另有窍门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提高自己,摸着石头过河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必须有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不写书法,对这个不懂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临帖不会100%与原帖一样,如有90%相似,剩下10%为什么不象,因“个性”,所以根本不用担心“个性”会被掩盖,问题是临者能否通过临帖学到“基础”,这才是关键。
所谓“意临”就是以“个性”为主导的临帖,那么为什么还要临呢,只因原帖中还有临者要的或崇拜的成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要懂得根与砧木。什么是传统文化与书法艺朮之根?什么是传统文化与书法艺术之砧木?这两个概念深懂之才能持守之,持守之才能作为砧木而嫁接之。是半生乃止一生之希求,岂可视为朝读暮得之的知识?沒有平地起高峰的。年青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创作也是要有所依据”这个说法我不认同。
学书法要临古帖是必经阶段。“书法创作”这个词是现代才有,古人写字就是写字,没有创作书法的概念。王羲之的《兰亭序》是在酒醉的状态下所写,期间根本不可能诸多考虑,只是今人喜好一厢情愿地猜测解读。古人用毛笔写字记事,是一种生活习惯,而不是有意为之。
古代没有电脑,也没有打印机。文人雅士在写作著书的时候,都要“手自笔录”。而自己的文章著作,是要给他人看的,因此把字写好是他们的使命。
要把字写好,练习是必不可少的。有了这种需求之后,字的美观形式就有了诠释,书法艺术应运而生。
练习书法,遍临百家,博取众长,而后自成一体,就是自己的个性。艺术一定要有自己的个性,让大众看到作品风格,就知道出自何人之手,才是真正的有所成就。为什么非要刻意让人看出依据呢,只要合乎审美,不写丑书怪书来愚弄欺瞒大众,个性越鲜明成就越高。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天下文章一样抄,书法亦如此,看则舒服就行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即使不练书法每个人的字都不一样,难道就是个性?所谓的个性也要附合法度有美感才是个性,而美的书法最基本的要求是和谐匀称。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