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古代士兵每天都要开饭,明明够吃,为何一遇打仗总喊缺粮?
粮食,粮草,古代古代士兵每天都要开饭,明明够吃,为何一遇打仗总喊缺粮?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古代士兵每天都要开饭,明明够吃,为何一遇打仗总喊缺粮?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打仗的时候,士兵们每天也要吃饭,没见缺粮食;一打仗,就总是喊着缺粮食。咋回事?因为打不打仗,区别大了。
首先,一打仗,粮食的损耗率就高的惊人。
粮草被劫被烧的情况先不说,单单是运输环节的损耗,就是一般人想不到的。传说中诸葛亮发明了“木牛流马”,目的就是运输军粮更方便。
古代的运输能力十分有限,靠的就是人力畜力。运送一批十万士兵需要的粮草,需要“运输大队”可能就超过十万人。这十万民夫也是需要吃饭的,路上也要消耗粮食。
因为人力运输速度缓慢,遇到复杂地形更是举步维艰。如果遇到阴雨天气,还有可能导致粮食腐败变质……一系列的问题都会出现。
其次,打仗意味着原本的产粮能力大幅下降。
从汉代开始就实行的屯田制,尤其是军屯制度,其实就是士兵们不打仗的时候种田,解决粮食问题。更重要的是,屯田制最初的想法,就是在边塞种田,可以解决打仗时粮食远距离运输的问题。
到了东汉末年,曹操的屯田制更为广泛、复杂、系统。不过,这一切都是建立在不打仗的基础上,一旦打仗,参与粮食生产的士兵就要离开土地,远赴战场。这样一来,粮食生产就会明显下降。
不仅如此,打仗还会征召大量的青壮年,进一步削弱原本就脆弱的粮食产量。
第三点,一旦战争时间长,就会产生恶性循环。
战争初期还好,军队有储备的粮食,国家也有储备的粮食。但是一旦时间长了,粮食损耗又很严重的话,必然会波及到老百姓。
古代一打仗,老百姓是首先遭殃的,征粮还是次要的,就害怕打到自己家门口,乱兵流寇,杀人屠城。农民不得不离开土地,逃往安全的地方。
所以,每到大战乱之后,总是有大片大片的荒地。
越打仗粮食越少,粮食越少越要想办法征粮抢粮……这种情况下,缺粮太正常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一遇打仗总喊缺粮,一般是指出外征战时出现的普遍现象。据城而守则相较好,因为每座城中都会有军粮储备,只要不是被长期围困或被贪官将军粮贪墨,一般很少发生缺粮的情况。
俗话讲:“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日难”。只要一走出家门,交通、吃喝、住宿、上厕所等,那一样不用花钱,其开销绝对是在家时的数倍。当然,一遇打仗,军粮的消耗绝对也是平时的数倍,所以一遇打仗总喊缺粮就很正常了。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古代打仗普遍缺粮的现象呢,难道就没有解决的途径和方法了吗?
探解打仗缺粮的根本原因
打仗缺粮的根本原因,大体可分为两大类,即:一是内在因素;二是外在因素。
内因
就是打仗期间,本身的作战规律造成的缺粮,以及内部矛盾引发的缺粮。
常规作战形式引发的缺粮。古代军队行军打仗,一般携带5天的粮草量,最多不会超过10天,可以对500至700公里区域的范围进行远征。如果遇到敌人坚壁清野,城池久攻不克,就需要依赖持续的后勤支援。一旦粮草供给不力,就只剩退兵一途了。例如:诸葛亮北伐中原,大都因为粮草供给不力而退军。
军粮储备不足引发的缺粮。前线军队粮草的供给形式,主要依据国家的军粮储备。根据隋唐时期的文献记载,古代军粮储备的技术是没有问题,小米可保存9年,大米5年。实际上,小米保存的时间更长。例如:隋朝灭亡20年后,留在长安的存粮还可以食用。那么,军粮储备不足,应该是造成打仗缺粮的一大因素。
粮价膨胀问题引发的缺粮。自古商人都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奇货可居。每遇战争,如果是大战、持久战,粮食的消耗量就会非常惊人,那些大族豪强便会趁机“囤积居奇”,造成市场粮价膨胀。因此,这些大族豪强也成为各方势力拉拢的对象。如:刘邦搞了个“约法三章”政策,岳飞制定了“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的军规。但是,这些治标不治本的做法,只会更加助长这些地主贵族们的嚣张气焰,最终苦的还是普通老百姓,购买粮食的生存环境也会更加困难。例如:东汉末年、明末等时期,为何会出现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不就是因为吃不起粮食,为了活下去,只好铤而走险,去抢去劫去造反。如此以来,也会给朝廷征粮增加负担和困扰,进而造成前线缺粮几率增大。
内部矛盾引发的缺粮。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之时(正史十一路),都有记载孙坚因袁术未及时拨付粮草而被董卓军打败;李严之所以被诸葛亮贬为废人,也是因为供应粮草出现问题所致。可以说,古代打仗,因内部矛盾造成军队缺粮的现象,也是常有发生。
其实,造成多数打仗缺粮的情况,大都由于运输、消耗、阻截等外部因素引起。
道路、运输、气候等不利条件,造成前线缺粮中国古代,历朝历代都有专门的粮草运输机构,多称为“漕运”。主要将征收的财物(多指粮食)经水路运至京师或其他指定地点。当水路中断时,则需转为陆运,多以车载为主,如遇山路或狭窄地段,还需人畜驮运。所以,也称“转漕”或“漕辇”。例如:秦始皇攻匈奴时,由山东向蒙古乌加河一带转运粮草;秦朝进攻南越时,则令监禄凿灵渠通过湘江,再经西江水道运粮;萧何将关中粮食转漕前线以供军食。
古代最好的路,应该是“秦直道”,也是历史上的第一条“高速公路”,全长也仅有736公里。唐朝时期,修筑了5万里的驿道,如同现在的“国道”。这些都算是比较好的道路了,而相比全国四通八达的道路来说,也仅占极少的比例。然而,古代的道路基本上都是土路山路,如遇暴雨天气,道路很容易被冲毁阻断。同时,桥梁也多为简易的石拱桥、木材临时架设桥等,同样也容易被洪水冲毁。
但是,双轮牛车和马车、人力独轮车以及人力背运,则是古代最常用的交通运输工具。这样的运输工具+当时的交通道路,一切顺利或许可以按时将军粮运到。一旦路途发生雨雪等天气(如:路断桥毁)或作战地域交通环境恶劣(如:巴蜀地区、百越地区、漠北地区),绝对很难按时将军粮交付前线军中。
运送消耗成本过大,造成前线缺粮
据西汉《九章算术》记载:(牛车)一车25斛,重车日行50里,空车日行70里。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