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农资产品一直涨价,水果,粮食不涨价,农民该何去何从?
农民,粮食,农资农资产品一直涨价,水果,粮食不涨价,农民该何去何从?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农资产品一直涨价,水果,粮食不涨价,农民该何去何从?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农资产品一直在不断的涨价。水果,粮食不涨价,使广大农民种田不赚钱,确实是困挠农民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但农民种田不赚钱,碰了壁,脑子必须急转弯。眼睛瞄准世界,瞄准城市人民的一日三餐。哪种食品好吃,价高,我们就生产什么。即根据市场需要和人们嗜好安排生产。把质优,价高的环保产品提供给市场。你一定赚钱。二是正确审视自己。你能做什么?能做什么赚大钱就从做什么。打工,经商,开店开工厂。都行,亏本的行当不干。如农资上涨,增加产粮产果成本。我不用农药化肥。地膜。改作生态农业。一个池塘,几亩稻田,一片林地,一个果园都是一个生态系统。利用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发展种养业,极大限度的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品质。如稻稻鱼,稻稻油,稻稻菜,果基鱼溏,桑基鱼塘,果鸡园,果菌(食用菌)园,果药园。极大限度的提高产品品质和附加质。从而创造更多的价值。
再其次。就是积极响应政府号召,把土地流转出去,让会种地,善经营的人去种地。自己转身搞农产品加工和流通。把水果,粮食成倍增值和销售出去。让果粮卖个好价钱。
还有,如果你有能力,有知识,家族势力又大。则应力求进步,在党和政府领导下,为人民服务,带动一方父老兄弟共同富裕。
总之,农民兄弟们,穷则变,变则通,通则富。一味地让国家给果粮提价和提高补贴都不现实。因为粮价影响国计民生。稳定粮价是维护社会经济稳步运行的重要手段。改变种植方式和经营方式,提高粮食品质,疏通销售渠道,科学种田。才是赚更多钱的不二法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农资产品一直涨价,水果、粮食不涨价,农民该何去何从?这个是现今农村社会的真实写照,也是农民怨言最多的地方,那么农民在如比大环境下,究竟该怎么办呢?
个人认为,农民要想富裕,还是有很长的路要走的,必须要学会转型,才会有出路,死守着老家那一亩三分地,依然只能是饿不死,富不了,只会越来越落后。
一、将土地交给专业农业合作社,让其统一管理,统一经营,农民外出打工,只到规定时间,定期收取租金就可以了。
二、转型做高端的种植,比如中草药材的种植、高端水果、生态蔬菜、生态粮食的种植等等,反正不能走常规的种植路线,因为常规水果、粮食的滞销,己经成为新常态,农民是增产不增收,甚至倒贴?
三、转型做特色的养殖,这个可以根据当地的地理条件及气侯特点,养殖一些市场比较受欢迎,当地缺货,市场畅销的品种。
四、种养结合,这个也是目前比较流行的一种模式,也是农民增收的一种途径。比如现在常见的稻田小龙虾、螃蟹、王八、青蛙等。果园套养土鸡、野兔等等。
五、订单农业,这个是最近几年流行起来的一种新的互联网农业模式,根据客户指定要求,饲养家禽、牲畜,种植指定的粮食、水果、蔬菜,别人付出金钱,你负责劳动及品质保证。
总之,农民单家独户的,依靠耕种一点田地,在农资越来越贵的今天,是很难在当今的社会中存活下来,我们只有多开动脑筋,多想办法,找出路,改变老旧的观念,才有可能在未来的农业发展中幸存下来。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农民若都不种地,天下不知会不会大乱?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农资产品一直涨价,这个是近几年一个特殊情况,因为近几年国家环保压力加大,很多实体企业进行了改造,增加成本,同时近几年人工成本在逐年加大,所以经营成本的加大导致农资价格在逐年上涨。
由于我们国家农业种植比较松散,以单个农民种植为主,所以农业种植还是比较粗放,加上农民没有品牌和品质意识,导致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差,农产品价格不高,这个是我们农业当前比较明显的矛盾,农资价格高,农产品价格不高。
当前农民种植作物没有计划性,随意性比较强,听说什么挣钱一窝蜂的上,结果,种出来后销路不畅,导致农产品过盛,价格上不去。
所以,土地规模化种植,精细化耕作,有计划性种植,是中国农业发展的必经之路。
这样的农业结构才不会盲目,才能提高农副产品品质,才能保障农民的收入。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社会发展了,但生产方式严重制约了生产力的发展。现在的生产方式在八十年代是先进的,但现在确严重的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是时候转变生产方式,适应现代化生产的需要了!
上一篇:过年家里做了哪些特色小吃?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