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快乐教育”、“减负”的教育是否适合现代孩子成长呢?
快乐,孩子,作业“快乐教育”、“减负”的教育是否适合现代孩子成长呢?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谁最快乐?傻子最快乐,所以说快乐教育不是随便说说,那是哄人的。
任何事情一旦过度解读就会变成了另一个趋势,所以无论是快乐教育还是减负都是相对的,没有任何一件事情完全可以极端化。
孩子的学习过程中完全可以感到快乐成功的体验,就是快乐的最终,减负因人而异,有的孩子学习技术好,布置了50分钟的作业,十分钟完成,有的孩子天生作业能力差,50分钟的作业,他写了两三个小时,这样的减负有什么样的标准吗?
总之所有的一切,应当以孩子的身体和休息不受到伤害为标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快乐教育就是教育汗奸搞的垃圾教育,最终结果:学生批评不得,管不得,家长动辙校闹,搞的老师不能正确行使自己的教育学生权力,使教育中的教和育分离开来,只教不育!
减负是该减,学生书包太重,时间上比上班族更辛苦!但由于升学选拔问题,导致家长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最严减负令收效令人堪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让孩子有个快乐的童年,是应该的,好多有童年心理阴影的孩子长大后都会或多或少的有一些心理问题,甚至会危害到别人。
但是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并不是不让他们学习,减负也要根据具体情况,哪些确确实实是应该减的,哪些不应该减,儿童时期也是最好的学习时期,也是培养良好习惯的黄金时期,如果光为了快乐,而放任自流 肯定也是不应该的。
快乐,有时候学习也会有快乐,就看家长怎么给孩子选择,安排课程,不要学太多,学一样,坚持下来,养成坚持不懈习惯,坚持下来,学得更深入。
长大以后,孩子养成了良好的习惯,练出了一技之长,孩子会感谢父母的。
快乐的童年不等于放任自流的童年。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么看:
一是快乐教育与减负不能划等号,只是表面的关联。实质并不关联。应当冷静分析,真正把握快乐教育的本质。
二是快乐教育是指学习过程是快乐的,学海无涯乐作舟,这个需要教师的很高水平……一般教师很难达到,甚至很多教师是痛苦教育……快乐学习不是嘻嘻哈哈,不是闹着玩,是对科学知识的本身魅力的探究……是知识本身带来的快乐……不是强加给学生的……这才是真快乐!老师水平需要非常之高!
三是要是真快乐学习,也就没了负担……对科学知识产生了浓厚兴趣,哪里来的负担……乐此不疲,孜孜不倦……哪来减负?
四是快乐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我们很多教师想当然地认为快乐教育就是不给学生提要求……减负就是少布置作业……实际上已经严重偏离了快乐教育的真谛!属于不负责的行为。
五是广大教师还要勤于钻研,练就一身本事,真正做好快乐教育……让学生爱学,乐学,会学,善学……真正做学习的主人。
总之,提倡快乐教育,减负水到渠成。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专职辅导小学生。
“快乐教育”本意是好的,“减负”本意也是好的,但一点也不切实际。
现在变成了——
孩子快乐,家长不快乐,最终孩子也不快乐。
陪写作业的段子层出不穷,也侧面反应了家长的苦恼。
学校减负,家长增负。
学校课内的作业越来越少了,家长现在不光要检查作业,还得自己布置作业。
在保障不完善、压力巨大、时间珍贵的现代社会,
有几个家长能真正执行“快乐教育”、“减负”?
在和国外比较之前,能否考虑一下别人的收入、保障以及竞争压力?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谢邀请。
现阶段,“快乐教育”是个假命题,“减负”是对教育的曲解。
“快乐教育”的概念来自于西方文明,其出发点是要把教育的过程从一种负担外化为一种快乐。而“减负”的说法则是“快乐教育”概念在国人中的外化,延伸。
纵观中华文化的历史,教育是中华文化传承的使者,是中华文明薪火相传的根本途径,是中华文明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保证。“头悬梁,锥刺股”,“孟母刺字”,都是中华文化关于教育的注解和论述。再回到现实,远的不说,就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在短短40年中,不仅完成了西方国家100年走过的路,在很多方面逆袭了西方,实现了中华文明的再一次崛起,这中间如果没有我国教育体系源源不断的输送的本土人才,谁来为此护航?难道是留学生?不是。是中国完善的传承有序的教学体系,说穿了就是择优录取的“科举”制度,现在的高考制度,为国家的腾飞选拔和输送了源源不断的技术人才和人文管理人才。难道我们这样完备的教育体系不快乐吗?
上一篇:鞋里垫上增高鞋垫后就感觉很难站在坡面上了,这是为什么?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