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最近总觉得自己抑郁,抑郁症有什么明显症状吗?
抑郁,症状,抑郁症最近总觉得自己抑郁,抑郁症有什么明显症状吗?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 失眠(入睡困难)或嗜睡(睡得过多)。
• 感到不安或烦躁(例如,走来走去、搓手),或言语和运动迟缓。
• 疲乏或失去能量。
• 感到无价值或内疚。
• 难以集中注意力或做决定。
• 经常想死亡或自杀,计划自杀,或企图自杀。
必须出现最前面 2 个症状之一,且行为的改变引起巨大的痛苦或损害社交、职业或其他关键方面的功能。儿童和青少年可能不是悲伤,而是易激惹。此症状并不是由于毒品、药物、精神病性障碍或任何其他躯体疾病所致。从未发生过躁狂或轻躁狂发作(参见第 3 章“双相障碍”,了解更多细节)。此障碍可以是轻度、中度或重度,基于症状数量和功能受损的程度。尽管严重的丧失可导致类似抑郁的感觉,但正常的丧痛不同于抑郁(参见下述“贴士”)。
重性抑郁障碍 vs 丧痛
亲人死亡的丧痛可以引起空虚和失落感,通常像波浪一样时高时低,随着一周周、一月月时间流逝,变得不那么频繁。这些感受的浪潮有时被称为“丧痛之苦”,经常聚焦于失去的亲人。通常也会有积极的想法和快乐的回忆。
作为对比,有重性抑郁障碍的个体悲伤和绝望的感受持续地更久,即使有喜悦或愉快的想法,也很少。丧痛通常不引起低自我价值感或内疚,而它们经常与重性抑郁障碍同时出现。如果这些感受伴随丧痛出现,可能聚焦于对死者有亏欠,例如,没有更经常地去看望死者,或不曾告诉死者自己有多爱他(她)。
在这样的案例中,内疚感与没有采取特定的行为相关,而不像抑郁中出现的整体的低自尊。经常想到死,希望死去,因为感到无价值或无望,这不会经常发生在丧痛中,而会经常发生在重性抑郁障碍中。当丧痛的人有重性抑郁的4种或5种症状(相对于丧痛的症状),至少2周,则此人应该考虑去看医生了。
风险因素
尽管重性抑郁障碍可影响任何人,但有几个因素还是会起作用:
• 气质的。有低自尊的人应对压力有问题,或有悲观的态度,有更
高的风险患此障碍。
• 环境的。有压力的儿童期或生活事件,例如暴力,忽略,虐待,或低收入,可导致重性抑郁障碍。
• 遗传的。有重性抑郁障碍近亲(如父母、兄弟姐妹或孩子)的个体,患此障碍的风险增加 2~4 倍。
• 生物化学。尽管人们并不太了解有关大脑中的化学物质是如何导致抑郁的,仍相信两种化学物质即五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可能起到了作用。
当个体有双相障碍时,也可能出现重性抑郁发作。有双相障碍还可能出现躁狂发作。躁狂发作的症状包括感到极度快乐、易激惹或活跃;需要很少的睡眠来做更多的事情,或比平时说话更多、更快(参见第 3 章,了解更多细节)。
翠西的故事
翠西是一位 51 岁的女性,被丈夫送到急诊室。她说, “我感觉想自杀。” 约 4 个月以来,她对生活失去了兴趣。那期间,她每天几乎大部分时间都报告自己抑郁。几个月以来,症状越来越严重。她并没有节食,但体重减轻了 14 磅, 因为她不想吃饭。
她几乎每天晚上都入睡困难,每周有几次凌晨 3 点就醒了(她正常醒来的时间是早上 6∶30)。她能量很低,难以集中注意力,难以做好在一家狗粮制作公司的办公室工作。她确信自己犯了个错误,可能导致上千条狗的死亡。她认为自己很快会被逮捕,与其坐牢,不如自杀。
翠西显示出重性抑郁障碍的全部 9 种症状,至少 2 周:抑郁心境,兴趣或愉悦的丧失,体重减轻,失眠,不安,失去能量,极度内疚,注意力难以集中,以及想自杀法。医生诊断她为重性抑郁障碍。
治疗
重性抑郁障碍是最可治疗的精神障碍之一。绝大多数人对治疗都反应很好,几乎所有人的症状都有所减轻。
翠西的状况是重性抑郁障碍的严重案例,因为她有错误信念(妄想),即她导致了上千条狗的死亡。这种类型的重性抑郁障碍伴妄想或自杀想法,需要紧急治疗。为了安全,也为了治疗,这位患者需要住院。
在医生建议某些治疗之前,需要完整评估患者的问题和症状。包括对问题和症状进行询问,进行体检,可能还要与患者的基础治疗医生进行讨论。心理治疗和药物,在治疗中度和重度重性抑郁障碍时是有用的。轻度重性抑郁障碍往往只需要心理治疗。参见第 20 章“治疗要点”,可了解更多下面要讨论的治疗类型。
心理治疗或“谈话治疗”,可以与精神卫生专业工作者一对一进行,也可以包括其他人。某些类型的心理治疗在重性抑郁障碍中是有用的,包括如下:
人际关系治疗,目标是改善人际关系和人际间技能。
支持治疗,目标是保持或重建最高水平的功能,尽可能解决问题,给予建议和其他方法。
• 认知-行为治疗,寻找和改变无助的思考和行为模式。
• 家庭或配偶治疗,可帮助解决出现在家庭或配偶之间的问题。
• 团体治疗,涉及有类似疾病的个体。
药物也能帮助减轻重性抑郁障碍的症状。抗抑郁药可用于调整因抑郁而“失衡”的脑部化学物质。最常使用的抗抑郁药的类型如下:
• 选择性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
• 五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NRIs)
• 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
• 三环类抗抑郁药
• 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s)
这些抗抑郁药以略微不同的方式起作用。当选择最可能起作用的药物时,医生要考虑如症状、其他健康问题、特定的担心(如体重增加)、副作用和费用等因素。
抗抑郁药可能引起一些副作用,例如,恶心、体重增加、乏力、性欲丧失。如果这些副作用变成了问题,医生可改变药物的剂量或类型。对于一些抗抑郁药,剂量必须缓慢减少,因为突然停药可导致抑郁恶化。当躯体适应药物之后,副作用可能消失或减轻。医生在找到效果最好的药物之前,可开一些不同的药物,并对其益处和风险提出建议。
大多数人在开始治疗的 2~4 周之后开始感觉变好。只用药 2~3 个月不一定令患者充分受益,老年人甚至需要更长一些时间。如果数周后成效较小或没有成效,医生将改变药物的剂量,或是增加或更换为其他抗抑郁药。重要的是,即使在症状开始改善之后,也要按医生处方服药,假以时日,令其发挥作用以避免抑郁复发。医生们经常建议患者,一旦症状改善,还需持续用药 6 个月或更久。
曾有过抑郁发作,大大增加了另一次发作的风险,但是治疗可降低这种风险。心理治疗可降低抑郁复发的几率或复发时的强度。对于那些至少有过两次抑郁发作的个体,在第二次抑郁发作后用药,降低了抑郁复发的风险。在重性抑郁两次或三次发作后,建议长期维持治疗。
维持治疗的目标,不像治疗的第一阶段那样致力于帮助个体变得更好,而是令个体保持现在较好的状态。通过服药、心理治疗,或两者共同使用以达到这个目标。在维持治疗期间,使用这些方法,个体可以更少地去看自己的精神卫生专业工作者,与此同时,患者及其家庭成员、朋友,对两次就诊之间可能的复发迹象应保持警觉。
上一篇:几百块的电脑是真的这么便宜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