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长平之战”白起坑杀四十万赵军之后,为什么没有顺势灭掉赵国?
秦国,赵国,秦王“长平之战”白起坑杀四十万赵军之后,为什么没有顺势灭掉赵国?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白起主张严惩范雎,以安军心,有了挟军自重的意味。秦王不能承认自已范了战略错误,特别是在商鞅变法后的秦国,这会让他丧失权威,动摇根基的。一时 君将 相峙了起来,不得已,秦王只好让范雎主动登门致歉以期改变君、相、将三者的关系。白起直接闭门不见,这就犯了大忌了,如果说白起是一名完美的军事统帅,他却不是一名及格的政客!他完全可以秀一秀“将相和”,表表忠心,像他的后继者王翦一样嘛。秦王火了,他完全不能忍受不听话的战神,因为那太危险,也太让人难以安心了。于是白起先革职,然后被赐死,成了王权的牺牲品!
白起之死,引爆了秦军的崩溃之势,许多优秀将领因同情白起,或关系过密,或死或离开军队,秦国的扩展趋势被逆转了。邯郸之战,信陵君一战成名。救魏之战,信陵君一跃成合纵长。伐秦之战,把秦赶回了函谷关内!
赵国自白起死后,又混得风声水起,先把趋火打劫的燕国,搞的生活不能自理,割地赔款,几乎亡国;然后和齐国的矛盾中夺得不少地,和秦国也有攻有守!
秦王为了挽回军心,在范雎主动辞位时,批了准,范雎离开了权力核心。长平之战,秦国取得了战争胜利,却是白起一生中收益比最小的战争,后世总以为白起以此战为荣,却不知这是他的耻辱,牺牲的士卒最多,获得的土地最少,还被赵王用外交手段羞辱,被权臣范雎打压,最终因秦王猜忌而被赐死,何其怀具!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当时从白起的角度来看,坑杀四十万赵军,使得邯郸城内虚空,赵人家家发丧,再加上君臣上下无不对秦军心生畏惧,而秦军刚从战争的胜利中获取莫大的信心,此时正是秦军一鼓作气攻陷邯郸,灭亡赵国的最好时机。如若贻误了逼次难得的战机,那么等的赵国恢复元气,以赵人的粗犷勇猛,加上长平之战的国耻,必然会是秦国最为强大的对手。
可是,当时赵国派了苏秦前往秦国,委以重任,希望能够通过其巧言善变说服秦相范睢以影响秦昭襄王,使得赵国能够免遭灭国大难。而苏秦确实是不辱使命,使用离间计致使范睢对白起不满,然后再由范睢向秦昭襄王陈明进一步攻打邯郸的弊处。
而秦昭襄王考虑到这时候的秦国确实国力殆尽,更担心进一步攻打邯郸分散兵力会使得其他国家合纵攻打秦国,再者,范睢再添油加醋的说这个时候攻打邯郸必然会令赵国军民死战,邯郸城如铁通一般,又得耗费时日,就算是打下来了,对于秦军来说也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考虑到国力,秦昭襄王就下令让白起带兵回国。
战机稍纵即逝,虽然白起反对退兵休战,但是奈何君命难违,他也只好就此作罢,心灰意冷地带兵返国,直到秦昭襄王再次让白起统兵攻赵的时候,他也不再领命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与苏秦的弟弟苏代以及白起和范雎间的利益之争有关。
长平后续
长平之战是因韩国上党郡的归属问题爆发的。当年,韩国庙堂决定将上党郡献与秦国,但上党郡郡守却自作主张,带领上党郡的百姓投降了赵国,而赵国也答应接手上党郡。秦国大怒,决定发兵取上党,被赵兵阻在了长平。长平之战因此爆发。
所以在长平之战后,秦国继续用兵,在一年后拿下了上党郡。这时,白起决定一鼓作气直取邯郸,拿下赵国,便分兵两路,一路攻韩的皮牢,另一路攻太原。
这时,韩赵两国十分害怕,毕竟白起是战国的战神啊,谁也抵挡不住,搞不好就要亡国了。韩赵两国想割地求和,可是现在秦国处于上风啊,完全可以趁势灭掉韩赵,凭什么接受你的求和,于是便派苏秦的弟弟苏代,带上丰厚的礼品去秦国贿赂秦相范雎。
利益之争
像范雎这种纵横家只靠钱财是不行的,除了钱财他们还看重权力。同为纵横家的苏代非常清楚这一点,因此就以权力为突破点和范雎展开了一场“推心置腹”的谈话。
苏代说,白起南定楚国的鄢、郢、汉中,北灭赵括之军,为秦国攻下了七十多座城池,就算是周武王时的周公、召公、姜子牙也不过如此,如果白起这次再灭了赵,功劳就太大了,你范雎的地位就要不保了。
只说私人的利益也不行啊,苏代面对的可是秦国的国相,还得说点国家的利益得失。于是苏代接着说,当年秦国攻韩时,本来已经得到上党,可是上党的民众却投靠了赵国,天下的百姓都不愿做秦的子民已经很久了。就算这次白起能把赵国打下来,也还会重演上党的事情:赵国北边的地方将并入燕国,东边将并入齐国,南边将成为韩、魏的领土,只有西边会是你们秦国的。这样算下来你们秦国也得不到多少土地和人民,还不如趁着韩赵惊恐未定,答应他们割地求和的请求。
范雎一听,顿时心里一凉,可不吗,要是真让白起打下去,自己的位置就要丢了。于是立即面见秦昭襄王。不过他就说了一句话:长平之战打了一年多,之后又打了一年拿下上党,秦国士兵作战时间太长了,已成疲惫之师,请求大王准许韩赵割地的请求,罢兵,令秦军修养。秦昭襄王一听,挺有道理的,便答应了韩赵割地罢兵的请求。
因此,秦国没能趁着长平之战的胜利灭了赵国。其实,秦国的损失远不止没能趁机灭赵,还损失了战神白起。
白起之死
白起听说了范雎的这件事后,便与范雎产生了嫌隙,可能也对秦王有了不满。
在罢兵九个月后,秦昭襄王又有点后悔,便再次发兵攻打赵国邯郸,白起称病,便派了一个叫王陵的将领。结果,战况不好,这时白起的病好了,秦王就想派白起替代王陵。然而,白起却推辞了,说,长平一战秦军也死伤过半,兵力匮乏,且各路诸侯现已纷纷派兵援赵,邯郸已经不好打了。
秦王强行命令他去,他不去,又让范雎请他,他也不去,到最后耍起性子,干脆称病。
果然如白起所料,魏国、楚国的援军令秦军损失不小。白起来了句:你秦王当时不听我的,结果怎样?秦王一听就火了,将白起降为士卒,又命他迁出咸阳。然而,秦王与范雎议论,白起走的时候满脸不服,似有怨言。便赐白起一把剑,命他自裁。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