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长平之战”白起坑杀四十万赵军之后,为什么没有顺势灭掉赵国?
秦国,赵国,秦王“长平之战”白起坑杀四十万赵军之后,为什么没有顺势灭掉赵国?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大家好,我是热爱历史的同学,荣幸作答!
秦国不顺势灭赵,原因很多,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其一,秦国即使灭了赵,也没足够实力守住赵国。当时不仅赵国打的国家都空了,秦国也好不到哪去。部队能调的都调去了,粮草能调的都调了。这时候,即使顺势灭赵,赵国那么多地盘,秦国哪来这么多人去防守接收。哪有那么多的粮草去维持这么多大军在外大战。
其二,剩余五国势力虎视眈眈。其他五国都在关注这两个超级强国的胜败,秦国如果继续灭赵,剩余五国绝对不会在旁边当吃瓜群众。必然会有新一轮的五国攻秦,此时,秦国怎么抵挡,是不是又要被打回函谷关。
其三,秦国高层不支持。当时,长平大胜后,范睢进言,不可继续叫白起继续征战,以免有叛国自立之危。秦庄襄王赢稷思虑后,多少在心里有点计量。而且,赢稷还担心,如果继续伐赵,其余五国会不会群起而攻秦,掀起又一轮合纵伐秦。
其四,秦国士兵,大战需要休整。长平之战可是整整打了三年啊,士兵大多已是疲惫万分,或者思乡严重。此时,如果强行继续征伐,士兵抵触情绪很可能爆发出来,这是很不利的。
大家可以一起讨论讨论,谢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大家好,我是热爱历史的同学,荣幸作答!
秦国不顺势灭赵,原因很多,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其一,秦国即使灭了赵,也没足够实力守住赵国。当时不仅赵国打的国家都空了,秦国也好不到哪去。部队能调的都调去了,粮草能调的都调了。这时候,即使顺势灭赵,赵国那么多地盘,秦国哪来这么多人去防守接收。哪有那么多的粮草去维持这么多大军在外大战。
其二,剩余五国势力虎视眈眈。其他五国都在关注这两个超级强国的胜败,秦国如果继续灭赵,剩余五国绝对不会在旁边当吃瓜群众。必然会有新一轮的五国攻秦,此时,秦国怎么抵挡,是不是又要被打回函谷关。
其三,秦国高层不支持。当时,长平大胜后,范睢进言,不可继续叫白起继续征战,以免有叛国自立之危。秦庄襄王赢稷思虑后,多少在心里有点计量。而且,赢稷还担心,如果继续伐赵,其余五国会不会群起而攻秦,掀起又一轮合纵伐秦。
其四,秦国士兵,大战需要休整。长平之战可是整整打了三年啊,士兵大多已是疲惫万分,或者思乡严重。此时,如果强行继续征伐,士兵抵触情绪很可能爆发出来,这是很不利的。
大家可以一起讨论讨论,谢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实际上长平之战后,白起是想一鼓作气灭掉赵国的,但是由于国内外的综合因素,最终没能灭赵。以下逐一分析各种不利的因素。
长平之战示意图
内部因素
长平之战胜利后,白起本想乘胜灭赵。秦昭襄王四十八年十月,秦国再次平定上党郡,随后兵分两路:一路由王龁进攻皮牢(今河北武安);一路由司马梗攻占太原。而白起自己领兵准备围攻邯郸。韩国和赵国吓蒙了,派苏秦的弟弟,口才同样好的苏代用重金贿赂秦相范雎说:“白起击杀赵括,围攻邯郸,赵国一旦灭亡,秦王就可以统一天下了,白起也会被封为三公,他替秦国攻下七十多座城池,南定鄢、郢、汉中,北擒赵括之军,即使是辅佐武王灭商的周公、召公、姜子牙的功劳也不能超过他。如果赵国灭亡,秦王称王,那白起必为三公,您能在白起之下吗?即使您不愿处在他的下位,那也办不到。秦曾经攻韩、围邢丘,困上党,上党百姓皆奔赵国,天下人不乐为秦民已很久。今灭掉赵国,秦的疆土北到燕国,东到齐国,南到韩魏,但秦所得的百姓,却没多少。还不如让韩、赵割地求和,不让白起再得灭赵之功。”
不得不说,有的人是公而忘私,但更多的人首先考虑的还是自己的权势地位,苏代的一番话果然打动了范睢。于是范雎以秦兵疲惫,急待休养为由,请求允许韩、赵割地求和。秦昭襄王应允。韩割垣雍,赵割六城以求和,正月皆休兵。白起听闻此事,就此与范雎结下仇怨。将相不和,白起就是领兵也无法取胜了,此后范睢几次挑拨,至白起被赐自尽为止,再也没有领兵作战过。
范睢剧照
外部因素
首先,为了打赢长平之战,昭襄王亲自督战,征发全国十五岁以上的青壮输送兵粮,可以说是以秦国商鞅变法百年积攒的国力与赵国赌国运。此战之后,秦虽然取得胜利,但秦军的损失同样很大,而且粮草消耗巨大,国力无法支撑继续灭赵。且士卒连年征战,士气低靡,战线太长补给困难。加上新占之地民心不固,随时都有可能叛乱。韩魏楚蠢蠢欲动,其侧翼相当不安全(其后秦正是因此而败)。故秦接受了赵国的割地求和。然而,赵在割地上却分歧扩大。最终赵王决定不履行和约,转而备战。秦昭襄王大怒,遂再次以举国之兵攻赵,邯郸之战爆发。
但邯郸之战,秦国二次举全国之力进军,由于没能借着长平之战胜利的高昂士气,中间休战了一年多,此时的秦军已是再而衰三而竭了。昭襄王本来想让白起去,但白起觉得打不赢,称病不去。果然,先是王陵久攻不下,随后临阵换将,新来的王龁又被窃符救赵的信陵君率军所击败,秦军损失很大。此时换白起去也没用了,大势已去,诸侯齐心的情况下,白起也无法扭转战局了。因此白起再次拒绝领兵攻赵,这也直接导致了白起被昭襄王赐死。
白起画像
综上,白起没能继续灭赵,有多种因素的干扰,否则以白起之能,挟长平胜利之威,即使信陵君来援也未必能救赵成功,只可惜历史不容假设。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