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礼之用,和为贵”语出《论语》,是不是说明儒家中庸思想就是和事佬哲学?
中庸,孔子,和事佬“礼之用,和为贵”语出《论语》,是不是说明儒家中庸思想就是和事佬哲学?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永远顺人性就是中庸之道!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中庸,一是指为人与人之间处世的原则,不是和事佬的态度,而是人做事应持谨慎的态度,遵守适度原则,拒绝冒进和保守;二是人与万物共存之理,包含太极的道理,中为质,庸为表,强调万事万物不离其中,强调人与自然万物皆是一体,天人合一也就从这里演化而来!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所谓的和,是指一切都遵从奴隶制度,服从奴隶主,不能反抗,一反抗就不和了嘛,懂吗?这才是他所要表达的本质,你们误解成大家都要和和气气的,孔乙己很阴险狡诈,必须废除孔乙己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礼之用,和为贵,之中的和是在有礼的基础上的和,是平等互利的和,而不是片面的求之和,有求就有不公,何谈和也!
所以,读书要用心去读,不能断章取义。
比如有人认为孔夫子有以德报怨的意思,却没有看到〈论语〉中有这样一句,子曰,,以德报怨,何以报德?以德报怨孔夫子也赞成,但指的是一些家庭琐事,为了家庭和睦一定的付出是可贵的。但在大是大非甚至上升到关乎国体的事情,孔老夫子就主张硬扛一一以德报怨,何以报德?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句话孔子是强调不要拘泥,把握本质就可以了,而非什么中庸之说。一个是明心见性之事,一个是社会规范君子要求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礼之用,和为贵。
礼:是对人性的约束,社会规范。这里的礼指的是礼法,严格的社会等级规定。天子、诸候、大夫、士都要受到礼法的约束,不能为所欲为。同时也享受一定的礼待遇。
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这段话意思:礼的作用是用来约束人性的,让人们弃恶扬善,从而营造一个和谐的社会。和是最珍贵的社会氛围。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因为春秋战国的人好斗,才会有此言。看古书不能用现代的思维去理解。要看当时的经济,政治,和社会民风等因素。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是这样的。和事佬与中庸之道根本不是一回事,孔子称此类人为“德之贼”,孟子也有专门的论述。中庸之道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思想,不偏不倚、过犹不及,有非常深奥的道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上一篇:区域股权市场怎么样?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