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孔子通过什么学了那么多知识?
孔子,学问,这是孔子通过什么学了那么多知识?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孔子通过什么学了那么多知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孔子为什么学了那么多知识?
这就要从他学习知识的思想、途径与方法上来研讨,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
第一,爱好学习,勤奋读书,从古代文化中汲取知识与智慧。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孔子自称自己爱好古文化,勤奋而敏捷地学习古先贤的著作。在25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是没有书籍及电子书的,在那个年代,若要写本书,就得用小刀一个字一个字地刻在竹简或木牍上,最早的时候只能刻在龟甲和兽骨上,或者铸在青铜器皿上。当时写书和读书都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可能只有贵族之上的人可以做到。孔子当年读过的书有以下几种:
1、《诗经》。孔子当年读的诗大约有3000篇。他十分重视《诗经》,他教导儿子孔鲤道:“不学《诗》,无以言。”并认为:“《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还对弟子们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晚年的时候,孔子对《诗经》进行了严格的删订,只保留了305篇,估计很多原汁原味的古代民谣都被孔子删掉了。
2、《尚书》。这是一本上古三代及以前历史文献的汇编,属于国家档案性质的典籍。主要是上古历史及治国理政方面的文章,历代各有删增。孔子好古,《尚书》原有100篇,孔子不但研读过,还进行了编纂并为之作序。
3、《周礼》。相传这本书是周公所著,也是西周礼仪制度的集大成者。孔子这个人最讲“礼”,说“安上治民,莫善于礼”,因此,他不可能不认真阅读这本书。这是孔子“礼制”思想的来源。
4、《易经》。孔子读过《易经》,这是毫无疑义的。司马迁记载,“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读《易》,韦编三绝。曰:‘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看来,孔子不但喜欢读“易”,还把周易修订为《易经》。
5、《乐记》。孔子是一位音乐爱好者,并十分重视音乐的教化作用。孔子曾在齐国听到过演奏《韶》乐,以至于“三月不知肉味”,感慨“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困于陈蔡之野的时候,粮都绝了,仍弦歌不衰……他曾经说过“移风易俗,莫善于乐”,所传授弟子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课程中,“乐”是一项重要内容。这样看来,孔子一定研究过《乐记》。
6、《春秋》。这本书虽为孔子所写,因孔子是鲁国人,他研究过本国这一时期的编年大事记,然后整理成书,全文18,000字,虽然被后世的王安石说成是“断烂朝报”,但能寓褒贬于一字,所谓“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对后世影响极大。
以上几种书,史有明载,孔子应该都曾读过,并且进行过整理。此外,孔子曾当过鲁国的大司寇,职务大约相当于如今的最高法院院长。还学过《三坟》《五典》《八索》《九丘》等法典。
孔子可能读过的书还有:
读过《管子》,孔子对管仲的评价非常之高。读过《老子》,老子比孔子出生略早。读过《黄帝内经》,传说《皇帝内经》的作者是华夏始祖黄帝,春秋时期是不是存在这样一部医书,无法考证,但当时肯定会有一些医药方面的书籍流传,只是不知孔子是否对医学曾有过兴趣。
这样看来,孔子能被后人尊为“万世师表”,真与其所谓的“学富五车”是分不开的。
第二,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
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在学的同时及时地、时常地进行温习、练习,是令人高兴的事情。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只有“学而时习”,才能对所学内容不断加深理解,熟练掌握,温故而知新。这也是孔孑教学的思想方法。
第 三、学思并重,融会贯通 。
孔子认为学习必须与思考结合起来,既要重视学,也要重视思,二者不可偏废。 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不能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死记硬背,食古不化。而要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孔子曾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只是冥思空想而不学习,那是“无益”的。 只有把学习与思考有机结合起来,才真达到学到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的目的。这是孔孑教育思想的重要体现。
第四、学以致用 ,孔子认为,要做到学有成效,必须坚持学以致用。 他要求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在实际工作生活中去运用,用学到思想理论去指导实践。孔子甚至说,一个人如果能尊崇贤达的人,对父母能尽力侍奉,也能对上级用心用力,对朋友说到做到。那么这个人就算没有学诗学礼,也是一个有学问的人。
第五、不耻下问,虚心请教,兼容并蓄,博采众长。学问来自于学与问,不断地学习、请教、探讨、思辨。
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周王室渐趋衰败,诸侯大国之间相互争战侵吞,天下动乱。有个郯国,虽是区区小国,郯子治郯,讲道德,施仁义,恩威有加,百姓心悦诚服,使郯地文化发达,民风淳厚。在我国历史上传颂不衰的“二十四孝”中,郯子“鹿乳奉亲”的美德一直被视为楷模。民间庙宇里的“三圣”像为孔子、老子、郯子。由此可见,孔子是很崇拜他的老师郯子的,并以偶像来学习之。
成语“苌弘碧血”、“碧血化珠”来自于苌弘这个人。孔子向苌弘学习音乐舞蹈。 孔子学琴于师襄子。孔子问礼于老聃,春秋时称学识渊博者为“子”,以示尊敬,因此,人们皆称老聃为“老子”。 孔子的“仁义礼孝”思想与老子的“上善若水,厚德载物”思想,其本质是一致的。
第六、孔子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思想,也是“知行合一”的实践过程。
虽然孔子出鲁国周游各国是被迫无奈的。他到处游说自己的主张.希望君主能施以仁政,不要战争.但那个时候正是春秋时期,各国多想能拥有更多的土地,只有进行战争.所以不可能听他的 ,孔子的政治主张当时没有被统治阶级正确采纳。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也是孔子学习,思辨,思考,实践,反思自己思想主张的一个过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上一篇:什么叫四阴收阳买入法,散户如何运用精准把握个股买卖点?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