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看《三国演义》时,为什么自己总是喜欢看蜀国那一方打胜仗?
刘备,蜀汉,演义看《三国演义》时,为什么自己总是喜欢看蜀国那一方打胜仗?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因为他是主角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有人说是受三国演义尊刘贬曹的影响,其实并不只是这样。历史上真实的季汉政权屡败屡战百折不挠,君臣相交如鱼得水,忠臣义士前赴后继,也确实是汇集了中国人民心中各种美好的理想和情操,所以我们都为刘备、诸葛亮和季汉政权感到惋惜!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刘备代表皇室一族,代天行事,受于正统。诸葛亮之才鬼神莫测,桃园结义,义薄云天,孤胆英雄赵子龙等这些故事,在人们心目中,铬记在心。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被作者忽悠了。他们代表所谓的“正统”。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答:这种情感很正常,整个三国演义充斥着尊刘贬曹思想,说明你被书本的故事感染了。小说是艺术,必须有它鲜明的观点,有褒有贬,有歌颂有鞭怠,才会有感染力。任何小说,都寄托着作者的理想。三国演义会出现尊刘贬曹,大概有一下原因:
1、三国演义的历史史料来源于三国志,而三国志的作者陈寿,本身是蜀汉人,其父是诸葛亮的属官,从骨子里,他和蜀汉,和诸葛亮有感情。
2、在三国演义里,刘备是君子形象,曹操是奸诈形象,世人敬君子而恨奸诈,这是社会道德的美好传承,更是值得肯定的价值观。
3、三国演义里讴歌的忠义思想,在蜀汉最能体现得淋漓尽致。传唱千年的桃园三结义,正是蜀汉政权的基础,和立国之本,刘备团队理应处于正面形象和故事展开的核心。事实上,这种没有血缘的忠义立国结构,绝对强于魏国的家族宗室权力结构,和孙吴的帮会堂口制立国权力结构。它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先进的社会结构。
4、诸葛亮的个人魅力,吸粉不少,让更多读者对蜀汉情有独钟。一个坦荡儒雅的知识分子,一个智慧和高尚情操的结合体,一个既不泯灭知识分子本性,又在仕途春风得意的干练君子,有哪一个读书人不向往这种人生呢。
估计作者罗贯中也羡慕死了诸葛学生,那是读书人的偶像。
易中天的水煮三国,确实把三国煮烂了,一锅的藏奸耍滑,阴谋诡计,利欲熏心。他们是砖家哦,能得很。可我们普通人,从三国里更多看到的是表层,是脍炙人口的故事,是热情洋溢的忠义情操,所以我们很简单的尊刘贬曹。
这朴素的情感。不论对错,是美好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唯实,只唯心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方圆论坛观点
这就充分的说明了先入为主观念的影响是多么巨大的。从《三国演义》对作者罗贯中再到《三国演义》这部小说。里面几乎从始至终都贯穿了“尊刘贬曹”的倾向。之所以会有这么严重的政治偏向还是因为罗贯中的原因。从南北朝时期整个社会上都充斥着一股“尊刘贬曹”之风。之所以会有这种明显的抬高贬低的事情发生还是因为司马篡魏建立了晋朝。而晋朝又把整个中原祸害的民不聊生。人们常说“爱屋及乌”那“恨屋”自然也会“及乌”了。所以连带着当时的人们对曹魏也开始憎恨。要不是因为曹魏不争气也不会把天下落在司马氏手中。就更不会导致后来的“八王之乱”“五胡乱华”对惨剧发生。
而《世说新语》对诞生彻底把“尊刘贬曹”之风给推向了最高潮。也把“尊刘贬曹”对风气给形成了固定的文化体系。《世说新语》是南朝宋临江王刘义庆组织一批人编写的记载东汉后期到魏晋时期的一些名人言行和轶事的小说。其中也充满了不切实际的民间传言之类的故事。而罗贯中在写《三国演义》的时候就大量的借鉴了《世说新语》这部小说。这就导致罗贯中和他的小说都同样有着严重的政治倾向。那就是“尊刘贬曹”。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