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如何能把儒家的“精华”和“糟粕”明确地区分出来?谁能做到?
儒家,孔子,糟粕如何能把儒家的“精华”和“糟粕”明确地区分出来?谁能做到?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区分儒家的“精华”“糟粕”首先是
一,要否定儒家。打倒儒家,他是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为皇权服务的,肯定儒家重拾儒家理论等于就是要让社会重新回到封建社会,这是不能容忍的,
几千年来中国人受儒家思想的洗脑,腐朽观念根深蒂固如不连根抜起,正确的理论就不能扎根,历史的发展从来都是复古的与革新的,保守的与先进的新旧势力你死我活的斗争。不破就不能立,
二,肯定儒家的合理成份,儒家所述其实只是生活经验现象'普通常识的总结,只是被一些人别有用心的人歪曲解读,指鹿为马。形同法律,给劳动人民带来的沉重的灾难。正确的运用儒家到某种场合和时间也有其合理性,也能够解决很多西方人解决不了的问题。也就是儒家不死的原因。
一分为二,利弊相连,刀看主人心。利害在人为。“精华”和“糟粕”关键是看运用再什么场合什么时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在中外古今的各种概念、观点、观念、理论、学说、思想、思潮等精神产品中,凡是符合人类文明发展和中华民族文明复兴需要的成分都是精华,其余的都是无用的甚至是起反作用的成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可能永远也不会做到的!正确与否的任何东西!都是在实践中才能得到正确的选择和识别!没有糟粕的环境那来的有精华的事和物……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儒家的精华和糟粕就在于反天道。
依照易经定位学,逆天地而行,从有到有,从上到下。学说的根子就错了。所以才会出现宿命论,血统论,天尊地卑,男尊女卑,唯上智下愚而不移,皇权神授,天命所归,把人分成社会等级的尊卑贵贱。这就是礼。
周礼,必须厚葬,活人殉葬,把劳动者,奴隶不当人,把妇女不当人。所谓仁,是克己复礼为仁。以克己复礼规范社会道义。以能复礼为智,以守礼为信。而外儒内法的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下的礼法,分国法和家法。
对君王有不同意见叫叛逆,不依附父亲的言行叫忤逆。君叫臣死,臣不能不死。父叫子亡,子不能不亡。血淋淋的鞭刑,杖责,披枷带锁,杀头,绞刑,腰斩,千刀万剐,沉塘,骑木驴,炮烙,剥皮,都是维护仁义礼智信儒家之礼的刑罚。
国法还有株连九族,族规家法还有活埋,乱石砸死等一系列惨无人道的刑罚。这才是儒家信奉的虚伪的仁义道德之下的儒教礼法的全部内容。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种做法是对中华文明的污辱。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儒家的精华和糟粕都在一句话上,那就是:子所不欲勿施于人。
说是精华,是因为是本着人的仁爱将心比心不去伤害他人。
说是糟粕,是因为不懂人性中的邪恶照样会应用这个原则。比如说,一个人犯罪作恶愿意受到惩罚吗?基本没人愿意。这种本性应用这句话就是这样的结论:我犯罪作恶不喜欢听到指责,更不愿意接受审判。那么别人不也是一样吗,所以,当看到别人犯罪作恶时,我也别多管闲事。这种理论塑造下的人性就极度缺乏公义的心,人们可以理直气壮的放弃公正公平的义行了。所以,国人多是闲时多说闲言碎语,遇事少有见义勇为。
一句很精华的话,但却常常被误用了,就成了糟粕。真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需要区分,人都是有辨识度的,不同的经历,眼界对同一句话的认知并不一样,就像儒家,毁誉参半。一样米养百样人,书都没有错,都是读书的人错了。我之蜜糖你之砒霜,仅此而已!尊老爱幼是美德,但最后演变成倚老卖老,道德绑架,那么尊老爱幼到底是精华还是糟粕呢?礼尚往来,和气生财,当然是精华,但是演变成攀比,礼不重显得对人不重视,和和气气变成容忍退让,没有底线,这个又是不是糟粕呢?又比如忠恕之道,忠很多人一听就是奴才,但是如果三五个朋友一起合伙开公司,难道不应该忠于集体利益吗?与朋友交往,难道不应该讲忠吗?夫妻之间不需要忠诚吗?自己的事业不需要忠诚吗?可是不仅很多人把忠理解成愚,比如骂诸葛亮是愚忠,那么诸葛亮是忠于刘备,忠于蜀国,还是忠于自己毕生的理想呢?再讲恕,小孩子把衣服弄脏了,要恕吗?老人家吃饭流口水,要宽恕他吗?下属因为不熟悉业务,而犯了一次错误,要宽恕他吗?那有人杀你父母,夺你妻子,要宽恕他吗?难道,忠恕之道是精华还是糟粕?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