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职场人士如何修心?
职场,自己的,你的职场人士如何修心?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3.通过“境”来炼!
境遇是各不同的,千差万别的,每个人都一样,往往天时地利人和都占了,却不占先机;占了先机不占时机,很多东西说不清楚,但往往总差一步。这就是境遇、机会造成的问题,这也是最重要的锻炼。能力上可以提升;方法上可以复制;心态上可以调整,但机遇上很难创造和把握,这既需要有前述的强大基础,更需要有能够找准方向坚持下去的毅力。通过一个一个的被动境遇来锻炼自己的决心、坚韧之心,才能够达到炼心的目的。
说的隐晦一些,其实很简单,就是多思考、多看、多做,强大的经验是解决问题的百宝箱,吃过、见过、处理过才能够波澜不惊,才能够在职场的波峰波谷中进退有余!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混好”职场不宜,除了要有“八仙过海”的神通,还要有强大无边的内心!职场就像一个“江湖”——你所接触的人鱼龙混杂。可能会遇到“贵人”,但更多可能是“路人”或者“小人”。给你“穿小鞋”、让你“背黑锅”的事情司空见惯;会议室里的你争我斗也并不少见。伴随你成长的一定会有各种苦辣辛酸,由此而来的紧张、委屈、愤怒等是职场这个“江湖”中见惯不惯的“桥段”。没有强大的内心,注定一事无成!职场中,对人对事不要害怕,因为没用!
怎么才能在面对职场魑魅魍魉时无所畏惧?只需做到一点:淬炼自我素养。
素养包含的面比较多,概括来讲可以分为两类:能力素养和心理素养。能力素养,是素养的“硬件”,专业知识、沟通技巧、聊天水平、逻辑思维水平等等都属于这个范畴,这些可以通过现有的方法论来学习打磨。关于能力素养的修炼提升技巧,后续会有专门的文章来分享。心理素养,更多属于素养的“软件”,它的核心是我们的“三观“。人之所以不自信、会有格局大小的问题,根本上就是缺“核”——缺乏属于自己的三观体系,只有人形而缺乏灵魂。只要能具备了“三观”(对错本身先不论),你的内心一定会很强大,你的精气神就会完全不一样。具备三观体系的人会很清楚自己在做什么,明白为什么而做,并能站在很高远的宏观角度来审视自己的行为。比如《风筝》中的郑耀先,无论是身在龙潭虎穴、面临重重险境(国民党军统),还是在新中国和平环境中遭受的各种打击(冤狱+身份丢失+文革),他都能坚强面对,根本原因就是他的信念(他的三观体系)。
如果你能具备自己的三观体系,你就能清楚眼前是在做什么,知道为什么而做,就能站在更高的层面(人生/事业)去思考问题,怎么还会因为对方的学历、职位、收入、容貌、穿着、……这些外在的表象而自卑呢?当然,如何深度理解三观?又该如何修炼?这是一个很庞大的问题,鉴于时间因素,今天就不展开来交流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本号交流。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修本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1、日本稻盛和夫说过,工作既修行,你讨厌的工作,可以尝试不讨厌,到喜欢。
2、多学习多看书,道理大家都懂,但是还是需要一点点磨!别人说的再对,你还是要去实践之后,才会认为是对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人在成长的过程中
其实主要是在三个维次上修炼
一 语言上
你的人生就是你用嘴描述出来的
你说什么你就是什么
说了就会变成潜意识
最终就会悄无声息的影响你
任何时候
绝对不能讲消极负面的话
消极负面话不会给你带来半点收益
反而会让你情绪低迷
让你对未来失去信心
绝对不能讲负面的话
也绝对不和负面的人连接
(问题可以向上级反应)
二 行为维次
必须把平时的操作程序做反复练习
最终形成习惯
人生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
都在等待和寻找中消耗掉了
包括吃穿住行等等
问一问自己
在生活中的每时每刻有没有练习
如果没有练习你所学一切都是概念
(空架子 假把式)
三 思想维次
读了多少书
看过多少典籍
只要没构成生命的一部分
其实什么都没发生
学习其实就是把优秀的思想变成
自己的行为指导
(习惯)
无数优秀思想都成为我的习惯之后
将其组合成我的操作系统
这就是我的思维意识系统
以后我就按此运行了
有一个可以包含所有一切
其他的可以作为补充跟说明
当你有价值的时候
对你有帮助有用的时候
持续不断的重复
可以写出来
当你如此之后
古往今来历代先贤的思维会支起你
如此在语言上面
是积极正面的确认
行为动作上面
全部变成习惯本能
在思想上面
用古往今来历代先贤
成为你的起点
(支起你)
这样运行你很快就会超越身边的人
乃至成为之前的老师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