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崇祯皇帝到底怎么样?是个好皇帝吗?
崇祯,皇帝,明朝崇祯皇帝到底怎么样?是个好皇帝吗?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明朝一个伟大也值得我们学习的朝代。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崇祯是个勤政的皇帝,但不是个好皇帝,他对朝政用力过猛,反而加速了大明的灭亡。
他其实运气不好,接手的大明就像个烂苹果,表面上看起来只有几个斑点,似乎用刀子削削就能吃,但实际上内里已经腐烂不堪,完全没法要了。
一、面临让人绝望的困境
崇祯帝一登基,就面临着这样的境遇:东北边境告急、西南农民起义、朝中朋党纷争、财务资金匮乏,随便哪一样都够他发愁的。
其实这就是王朝到了末年的标志,好比风烛残年的老人,年轻时候纵欲过度,老来疾病缠身。纵然每天输液,也无法挽救颓败的局面,只等灭亡的钟声敲响。
二、崇祯为了挽救大明做出的努力
1、启用优秀将领守辽东
崇祯召回赋闲在家的袁崇焕,给予他极大权力,让他镇守辽东。当时大明还是有几个优秀将领的,祖大寿、洪承畴、吴三桂等人都是猛将,好好任用能保边境几年的太平。
2、试图化解党争
崇祯最讨厌朋党之争,尽最大的能力削弱他不喜欢的东林党势力,试图维持朝政的平衡。
3、破格选拔人才
崇祯皇帝打破祖制,不拘一格从民间直接选拔优秀人才,给优秀人才开通了一条晋升的快车道。
虽然他做出了种种努力,但大明这辆马车向着悬崖边缘头也不回地狂奔,崇祯没有能力拽回它。
三、崇祯失败的原因分析
1、政治大局方面的愚蠢和短视
崇祯不但无力对付境外的敌人和境内的叛乱者,而且无力对付自己内部的官僚。他不相信大臣,甚至对他们有一种刻骨的仇恨。
所以他对于朝臣的残酷无情。直接杀害的大臣总共有六部尚书4人,督师、总督7人,巡抚11人,其他侍郎以下文官和总兵、副将等武职以及畏罪自杀的人数多得难以统计。更多的人被频繁罢免、削籍、流放充军或是投入监狱,许多人死于戍所或狱中。
2、治国理政思路混乱
一个优秀的领导者,应该是抓大放小,只要把准大方向,剩下的事情选拔人才去干就行了,崇祯却恰恰相反,他事事都要亲抓,把自己累得够呛,还弄得大臣莫名其妙,压根不理解他的意图。
每当遇到猝不及防的重大危机的时候,崇祯很少能想出沉着机敏的对应方案。能做的大体是两类事情:一是临时任命专责大臣,实际上是把重担往别人身上推;二是严厉惩罚引发危机或是同危机有关的失误者,以此来推卸自己的责任。
3、性格上的硬伤
崇祯很聪明也很敏感,他很怕被人怀疑自己的能力,总是在各种场合有意无意向大家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但以他的智慧,当个辅臣刚刚好,当皇帝则暴露了能力的不足。
第一,他很抠门。
这个抠门从他当王爷的时候就显露出来,当然,个人习惯我们无从诟病,但是上升到国家层面,他的这种抠门就很致命了。
崇祯一提钱就着急。明末政府陷入财政危机,户部实在拿不出钱来,请崇祯从皇帝的小金库里拿点钱发军饷,崇祯不给,结果军队哗变,又请他拿钱赈济灾民,还是不给,结果民乱。
第二,刚愎自用,还有疑心病
从他杀了袁崇焕就可看出崇祯性格的缺陷。后金兵临北京城,崇祯想的不是怎样御敌,而是率先怀疑臣子不忠,急用人之际却杀了袁崇焕,祖大寿一看事不好,跑吧!崇祯一下损失了战斗力最强的几个将领。
第三,过于理想主义
崇祯性子急,从来不肯相信时间的神奇力量,刚撒下种子就急着收获。
他任命袁崇焕守辽东,希望他几年就能把后金军队赶走;任命官员平叛,希望他们三个月内就能把农民军赶尽杀绝。
一旦完不成任务崇祯便会大怒,杀头的杀头流放的流放,纵观崇祯一朝,没几个官员能够善终。
选拔人才不得要领、肃贪倡廉没有成效,士风不振、百病丛生,这就是崇祯治下的大明,也难怪会灭亡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就实力而言,崇祯算是个好皇帝,每天基本上都是在工作,少年即位除魏忠贤,然而个人能力还是性格都有缺陷,因此忙碌几十年无所作为。外患有满清入侵边关称帝,内部有李自成,张献忠农民军起义造反,加上城内瘟疫,还有连年大旱,虽做诸多能力却无济于事,对边关将军不能做到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朝堂内东林党不能为国效力。李自成打入北京时候,崇祯组织大臣捐钱,没几个愿意捐的,一里城打入北京搜到了一大笔巨款。崇祯虽无能力,确也是尽力了,他的前任就给他的也不是一个完好的江山,君王死社稷,不做他人奴。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历史上的崇祯:一个勤奋的平庸之君
1、勤奋的君主并不代表就是合格的君主,一个国家的亡不亡,和君主是否勤政没有直接关系。作为一名君主的最高境界,用马援评价刘邦的话就是“无可无不可”,意思就是没有条条框框的规定,敢于大胆的放权用人,让人才最大限度的发挥才能。而不是事必躬亲,亲力亲为。其实崇祯也会用人放权,但他放权的对象却是太监。
2、崇祯靠铲除魏忠贤的阉党集团,而收获民心,控制朝政。但他只是铲除了魏忠贤的这个太监,并没放弃用自己的太监。崇祯仍采用太监监军,并给予他极大的权利。皇帝用太监在制衡将领这还能理解,但太监在军队胡乱指挥这就不对了。当时掌管整个北京城城防的九门提督,竟然是由太监王承恩担任。借改《阿房宫赋》中的一段话:天启无暇自哀,崇祯哀之,崇祯哀之而不鉴,亦是后人而复哀崇祯也。崇祯用太监的主要原因,还是他多疑刚愎,对大臣的不信任。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