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高中生读不懂诗词,如何做诗词鉴赏题?
诗词,诗人,诗中高中生读不懂诗词,如何做诗词鉴赏题?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所以,诗中有物,物中有人,以物喻人,文如其人。
四、诗中有景景中有情
诗词中最容易看到风景,但往往我们不能简单理解为风景诗词,因为景与情是紧密相连的,完全写景的诗词有没有呢?表面有实际上没有。如李白的《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两岸青山隔江对峙,浩瀚奔流的长江从中穿过,天门山好像被从中隔断了。碧绿的江水因江面较狭,在这里回旋不已。一叶孤舟从日出的东方驶过来。不见人影,不闻人声,此中无人,何来情感?好像一幅山水画而已。而事实是怎样呢?首先应抓住诗题中的“望”字,说明诗中所描绘的是远望所见天门山的壮美景色。首先写出浩荡东流的楚江冲破天门奔腾而去的壮阔气势。接着又描绘了由于两山夹峙,浩阔的长江流经两山间的狭窄通道时,激起回旋,形成波涛汹涌的奇观。“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上句写望中所见天门两山的雄姿,下句则点明望的立脚点和表现诗人的淋漓兴会。诗人不是站在岸上某地远望,他“望”的立脚点便是从“日边来”的“一片孤帆”。诗中包含着这样的潜台词:雄伟险要的天门山,看到诗人乘舟从东方而来,正打开天门,热烈欢迎远方贵客,而诗人此时高兴的心情就可想而知了。可以说诗中有景,景中有情了。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人间话》)王夫之说:“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巧者则有情中景,景中情。”(《姜斋诗话》)
景和情出现在诗词里面,往往有种种不同情况。最常见的是先景后情,情由景生,即触景生情。诗是前三句或前三联写景结尾抒情,词是上片写景,下片抒情,似乎已成了常规。
但也有打破常规的情况,一是在开篇抒情,传说唐代一个七岁女孩在武则天面前写过一首《送兄》诗,受到武后赞赏:
别路云彩起,离亭叶正飞。所嗟人异雁,不作一行归。
离别之时,风起云涌,落叶翻飞,洒满长亭。一片凄凉景色!风云易色使人更有前路茫茫之感,落叶离枝,又暗切亲情的离异,平常之景,由于切合此时此地人的心境,也就很好地传达出这人的心声。后二句直抒胸臆,更增强了首句寓情于景的感人力量。
二是诗中抒情结尾写景,如李白两首送行诗,都是前面记事抒情,结尾写景,一说:“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说:“挥手自兹去,萧萧斑马鸣”(《送友人》)好像都是写景,但依依惜别之情寓于帆影、碧空、长江流水和萧萧马鸣的景物中去了。
杜甫《旅夜抒怀》“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两句是近景;“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二句是远景。但无论远近都景中有情,隐约可见。正如有诗评说:一二句意绪“凄绝”,三四句胸怀“旷远”。就是说,寓于景中之情,先悲后喜。从全诗来看,也正是悲喜交集、感慨万千的。
景,是客观存在的,是外向的,张眼可望可见,情,是人的主观感受,是内在的,统统隐含的。当诗人不直接抒情而寄寓于景时,就要求所选择的景物与诗人的个性有相似之处,与人的思想感情,密切合拍,息息相通。做到情景交融。如果景是“形”,情是“神”的话,那么景与情的最高境界就是“形神兼备,神超形外”了。
五、诗的境界决定成败
读一首诗,看一幅画,总之欣赏艺术,常常是通过眼前的有限形象,不自觉地捕捉和领会到某种更深远的东西,而获得美的享受。齐白石的画,在还不懂事的小孩眼中,不过是几只不像样的虫、虾;李白的《静夜思》小诗,很多不懂诗的家长只把它当做扫盲的儿歌教给自己的儿孙。然而,就在这虫、虾、月光之中,却似乎深藏着某种更多的东西,藏着某种超越这些外部形象本身固有意义的“象外之旨”、“言外之意”。看齐白石的草木虫鱼,感到的不仅是草木虫鱼,而能唤起那种清新放浪春天般的生活的快慰和喜悦。我们读到: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读完后,就会给人以感触,淡然之中连着一丝牵挂。“床前明月光”,月光穿窗度户,直临床前,如水银洒地,明亮耀眼,致人不能成寐,“疑是地上霜”。霜白微有寒意,也微以牵动人的情感。于是禁不住抬起头来,“望明月”,明月在天,耀如白昼,清光万里,此时时景,最容易引起各种情怀:月是故乡明,远离故乡,亲人怎样,友人念想,闺中情长,万千思绪万里长。自然“低头思故乡”。无形中就创造了:“清静浩然,月下思乡”的高雅意境了,也使之成为千古绝唱了。
诗贵意境。我国古典诗歌作品中的美好意境,一向为人们所重视和津津乐道。尽管对于意境的说法有所不同,对它的解释有异,比如王世贞称它为“意象”(《艺苑卮言》),胡应麟名之曰“兴象”(《诗薮》),王夫之叫它做“情景”(《姜斋诗话》),王国维称之为“境界”,“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人间词语》)。而从诗歌创作来看,有才能的诗人也莫不在意境上下工夫。所以从古至今的诗林词海,“高格”、“名句”之作不少,千百年来为人们争相传诵。但意境是思维对存在,作者的主观对外界客观事物的反映。因此,从作者来说,主观的“意”(思想感情)必然具有阶级属性和作者的性格特征,从彼时彼地的现实看,客观之“境”(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也总是笼罩着时代的色彩的。所以,意境独创的诗,无不同作者所处的彼时彼地的社会、自然环境有关,而诗人的倾向又总要或隐或现地表现出来。
公元752年秋天,杜甫、高适、岑参、储光羲、薛据结伴到长安城东南的慈恩寺,登上大雁塔,即景赋诗,除薛据的诗失传外,四人的诗都已传世。诗题相同,诗人们的观感却大不一样。高适感到官卑职小,壮志难酬,因此想四处寻游,稍露牢骚:
盛时惭阮步,未宦知周防。输效独无因,斯焉可游放。
一向具有豪迈精神的岑参,这时却产生了佛理可以参悟,佛家可以崇奉,佛道可以相通的消极思想:
净理可了悟,胜因夙所宗。誓将挂冠去,觉道资无穷。
储光羲感觉宇宙空虚,佛法可通,塔势高见峻,像人生的路途一样跋涉艰危:
俯仰宇宙空,庶随了义归。崱屴非大厦,久居亦以危。
杜甫则迥异于同伴,他赞美塔势高耸,更可贵的是他对国事的深切关注,对沉湎酒色的唐玄宗的含蓄讽刺,而诗的意境显然与他们不同:
秦山忽破碎,泾渭不可求。俯视但一气,焉能辨皇州?
回首叫虞舜,苍梧云正愁。惜哉瑶池饮,日晏昆仑丘。
杜感到秦山“破碎”,昆仑“日晏”,危机四伏,国脉如缕,深刻地表现出诗人的担忧,也使这首诗的意境更为高远。
因此,诗的意境是“形”与“神”的统一。而这也就是古代艺术家常常谈到的“形似”与“神似”的问题。
首先,要求“形似”:“意境”的真实首先“必求境实”,要求形象必需基本上特别是外部的造型上忠实于生活的原型,符合于、近似于生活的本来面目,如前面提到的诗中描画的“团扇”。另一方面,就要求在“形似”的基础上达到“神似”,不独外形像,而且精神像。要求形象传达出现实生活中更内在更深刻的东西,而这才能达到真正的生活真实。也就达到了我们想要的真正境界。
上一篇:郑州没有地址可以注册公司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