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文王演《周易》是根据的什么?
周易,易经,卦爻文王演《周易》是根据的什么?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远古时代的伏義,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灵。
周文王在给商朝奸臣费仲演卦而蒙难,被纣王囚禁在羑里整整七年,在这七年间,周文王根据伏羲画出的八卦,演为六十四卦,就是《周易》。
其实《周易》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易经》,一部分是《易传》。
《易经》记录了六十四卦的卦象、卦辞和爻辞。
《易传》是对《易经》的解释和发挥。
《易传》共分十篇。《彖》上下、《象》上下、《文言》、《系辞》上下、《说卦》、《序卦》和《杂卦》。
所以《易传》的十篇又称为"翼"。"翼"就是"翅膀"。没有《易传》提供的这十个"翅膀",《易经》这只大鸟根本飞不起来。如果说《易经》是教科书,那么《易经》就是教材的辅导工具。
《易传》成书比《易经》晚了数百年乃至上千年,在内容和行文风格存在着很大的差别。
《易经》文风比较简朴,专门用来演卦预测吉凶,目的性比较强。
《易传》文风比较抽象,己经不是用来占卦了,而是通过解释《易经》中的卦象来阐述宇宙、社会、人生的道理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文王没有演过《周易》,历史上原本就没有《周易》这本书,只有《易经》。易经是西汉的产物,而且也不完善,这于出土的帛书易可见一斑。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数学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卦象就是数学的一部分,它是二进制的表示形式,这部分内容应该是伏羲在生产生活中创造的;哲学则更是人们在生活实践中的总结与提高,卦义这部分内容应该是文王创造的,两套系统,两种科学,按照社会发展与自然规律它们不可能在同一时间内完成,应该是数学在先,哲学在后,所以,应该是伏羲发明了数学的二进制,也就是一画开天,而文王总结了社会科学的卦义,并将其与卦象相结合,形成完整的《易经》。
社会公认周文王是一位智者,他一定是在洞悉了事物运动规律之后,并且对社会现象与运动进行了高度概括之后,想把掌握的知识编撰成册以便应用或者留给后人,而二进制数的体系正好可以表示事物运动的周期与循环,可以作为文字内容的基础,可以弥补文字叙述时的不便、繁琐与不直观;有了卦象作为运动的形式和过程、作为运动的周期与循环,再将事物运动不同阶段的内涵文字、也就是卦义与爻义与其配合,就得到了如今我们看到的《易经》。
当然,在这些卦义与爻义中凝聚着周文王多年的积累,体现着他对事物运动的透澈认识与总结,同时呈现出他非凡的智慧与高超的技巧。他将普世的哲理融汇于每一卦的卦义、每一爻的爻义之中,他将整体的事物运动规律贯通在两仪、四象等的结构之中,他用独特的卦象与卦义的形式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结合在一起,因此得到了世人崇敬的、长久流传的、被世人尊为“群经之首”的《易经》。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是该解析一下这个伪命题,从三个小事情入手,易经权威性,易经数理性,易经文字性。
首先说说易经权威性。文王时期作了一系列的倾商大事情,其中之一是经始灵台。这在诗经里面有记载。附带提一句,我们校对工作,不能看一本书所及,要至少参照另一部书或多部书,加以佐证。灵台是天文台,有着观天下(天象)的权威。按照惯例,文王不具备条件经始灵台,因为他没有得到帝王授权。诸侯不能擅自兴建天文台。灵台却在全民K歌之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可谓是“为人民服务”的,帝王不允准,但是百姓乐意效劳,也算是正当。所以,文王演易经是“庶民的胜利”,带点布尔什维克的觉悟。
其次是易经数理性。文王被困拘留所,深刻反思自己,不要以为有了权威性,有了人民民主专政,就可以大干一场了,要注意策略。一亩地产山芋能达到8000千克,喊口号喊到20000千克,就是浮夸了。军需仓库的实力决定人民民主专政政权的物质基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是实践证明了的,并将留给武王成王继续验证。所以,必须把易经保存到手机里,放到云平台,给成王下载了继续完善一下。
最后再说说文字性。哑迷虽然高深莫测,却耗费体力精力,办事效率还特底下,辛辛苦苦五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不行,得适当的挑明了说。所以,易经配备了卦爻位与卦爻辞。卦爻位是周礼的延续至今的封建体制改革的基石,将被继续保持,作为共产主义事业的万年基业。卦爻辞是革命军事理论,具有良好的密码本特质,天然的超一流的字验技术成品(谍报技术产品的珍品)。汉语言越简化,卦爻辞越深奥,密语也就越具有安全性。至今亦然无人窥破。
总之,文王武王成王皆有可能演绎推理《易经》。单从卦爻辞可见,长子帅师弟子舆尸,这八个字无论如何不能出自周文王之手。他再怎么算卦,也算不到武王伐纣姬旦拉车,除非文王给武王留下遗嘱。清华简的《文王遗嘱(保训)》大谈中道,与伐纣无关。所以,这个说法需要新的文物作更进一步的验证。
上一篇:特发性震颤手抖怎么缓解?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