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战国初期,魏国曾拥有大好局势,为何最后却丧失了霸权?
魏国,秦国,齐国战国初期,魏国曾拥有大好局势,为何最后却丧失了霸权?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魏国合纵灭秦
其次,魏国一系列的策略失误,穷兵黩武,四面受敌。
最先强大起来的魏国本来拥有一手好牌,如果措施得当,完全有机会进一步强大。对于当时的魏国来说,最大的机遇就是集中力量向西灭掉秦国,然后以关中为根据地兼并列国。事实上魏国也一度是这么做的,不过合纵伐秦,却是半途而废。
对秦国的战争,是在魏国的主导下进行的,一度将秦国逼到了亡国的境地,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伐秦半途而废。要么打死打残,打的他再也不能翻身,俯首称臣,要么就不要打,否则他一旦恢复过来,第一个想的就是你。秦国在濒临亡国之际,开始了大刀阔斧的商鞅变法,很快恢复过来,而在秦国强大之后,矛头第一个就对准了魏国,不断的对魏国用兵,使魏国被迫重兵防御强秦,甚至一度为了防御秦国还修建了长城。
魏国在建立霸业之后,迅速调整了外交,把矛头对准了“自己人”赵国,同为三晋,之前赵国一心一意的跟着魏国,但是魏国在强大之后,迅速开始入侵盟国,这种策略应该说是失败的。这逼迫赵国与齐国走到了一起,而齐国此时也因为之前对魏国作战的失利复仇情绪很高,因而围魏救赵,在桂陵对魏国取得了军事胜利。
围魏救赵
对赵国的行动没有得逞之后,魏国又开始针对韩国,韩国也是一直以来听命于魏国的,是个真诚的小弟,可惜魏国的兵峰再次指向了盟国。韩国也被逼到了齐国的一边,齐国又一次出兵大梁,围魏救韩。
马陵之战
军事上接二连三的失利,不仅严重消耗的魏国的力量,也使魏国霸主的地位逐渐丧失。到了魏惠王后期,随着秦国的再次崛起,和齐国的日益强盛,魏国霸业迅速结束。不但如此,连原先积累下来的各种优势也迅速丧失,很快就成为了最为弱小的诸侯国之一。
总的来说,魏国的迅速强盛和霸业的迅速衰败,有自身地理位置的先天缺陷,更有对外策略的失误。国虽大,好战必亡,再强的国家,如果不讲究外交,一味地穷兵黩武,那么等待他的只会是失败。
(相关图片来源于网络,耗尽繁华头条号,关注历史地理与人文教育,社会百态与地方发展,喜欢小编文章的朋友欢迎点赞与关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
魏自武侯至惠王年间,东方的战事进展顺利,不断开疆拓土,捷报频传;但是政治、军事形势逐渐变得复杂、恶化起来。魏在中原与齐、楚、赵、韩交兵,多获胜绩,却也受过桂陵之战那样的重创。随着秦国的强盛崛起,魏在西线的作战接连告负,被迫筑长城以加强防御,陷入两面受敌的不利局面。
公元前 341 年马陵之战,魏惨败于齐,十万大军被歼,统帅太子申、庞涓阵亡。次年又在遭到秦国的打击,主将公子卬被俘,丧师失地。魏之局势从此江河日下,退出了一流强国的行列,被迫充当齐、秦的附庸,再未能恢复往日的伟绩。短短数十年间,魏国经历了由盛人衰的剧变,这使惠王痛心疾首,他曾不胜感慨地对孟子说:“晋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寡人耻之,愿比死者一洒之。”
魏国霸业跌落的原因,前人多有评论,大致有以下几点:
1. 魏在兵制上推行“武卒” 制度,免除了战士的赋税、徭役,并赐给田宅,因此使财政收入显著减少,以致削弱了国家的经济基础。
2. 外交上树敌太多。魏文侯时尚注意联合韩、赵,每次用兵只针对一个敌国。而魏武侯和惠王却未能处理好与邻邦的关系,常常同时交恶数国,导致敌众我寡,战事频繁,大大损耗了人力、财力。
3. 作战指挥上有重大失误。像马陵之战时庞涓受“增兵减灶”之计的蒙蔽,中伏而亡。公子卬在西河为商鞅所欺骗,单车赴会而遭擒,致使军队溃败。
这里我就自己的看法,对这一问题做一分析:
一、对河西战场缺乏足够的重视
对魏国来说,河东是根据地,而秦与其隔河相峙,较之齐、楚等国,它所构成的威胁要严重得多。秦实为魏国最险恶的敌人,双方绝不能共存;如商鞅对秦孝公所言:“秦之与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非魏并秦,秦即并魏。”
魏国从公元前408 年吴起伐秦获胜后,便在河西采取守势,主力尽调往东方,未能彻底解决西方的潜在危害,以致留下隐患,使秦国将来还能东山再起。魏国的这一战略部署虽然收效于中原,却在西方暗伏败笔。
就战国前期情况而言,魏文侯末年至惠王即位之初,形势明显对魏国伐秦有利。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 秦自厉公以后、怀公至出子五代国君期间(前429 一前385),统治集团内部斗争激烈,频频出现废立君主的动乱,国内政局不稳,“群贤不说(悦)自匿,百姓郁怨诽上”。 致使国力衰弱,对外作战连连失败,利于魏国继续向河西进攻,扩大战果。
2. 秦与其传统盟友楚国此时关系冷淡。《史记》卷 40《楚世家》载悼王二年(前400),“三晋伐楚,败我大梁、榆关;楚厚赂秦,与之平。”看来两国之间存在着冲突,楚为了应付三晋的进攻,被迫向秦厚纳财物以求得缓和。楚国当时正与齐、魏、韩在方城之外发生剧烈争夺,亦无暇助秦。
3. 秦国在外交上处于孤立状况,华夏诸侯多予鄙视。《史记》 卷 5 《秦本纪》言战国初年,“周室微,诸侯力政,争相并。秦僻在雍州,不与中国诸侯之会盟,夷翟遇之。……诸侯卑秦,丑莫大焉”。
魏国若大举伐秦,邻国多会袖手旁观,不会助秦抗魏;韩、赵为了参与瓜分秦地,很可能像以前那样,出兵协魏攻秦。所以,魏国较为理想的战略步骤应是首先全力伐秦,即使不能灭亡其国,也可以将秦远逐到陇坂以西,占据关中这块宝贵的“四塞之地”;北连上郡,南抵秦岭,然后再东进中原,这样形势要有利得多。
从当时的情况来看,魏国确实有能力和条件来完成驱秦的军事行动。如商鞅对秦孝公所言:“夫魏氏其功大,而令行于天下,有十二诸侯而朝天子,其与必众。故以一秦敌大魏,恐不如。
” 可惜魏国没有把握住这个难得的机会。
二、未能巩固对中山的统治
魏国对中山的用兵持续三年,人马财粟损耗甚众;占领之后,尽管曾派太子击和李克前往镇守,但事后对这块国土以外的“飞地”未加以足够的关注与支持。《说苑·奉使》载:“魏文侯封太子击于中山,三年使不往来。”竟然不闻不问。后又将太子击召回,委任少子挚守中山;其人年少,尚无经验,担不起这副重任。
上一篇:新生宝宝腹胀,该如何护理?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