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哪个地方的汤面好吃?你如何评价?
乾县,汤面,礼泉哪个地方的汤面好吃?你如何评价?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问题补充: 在古城咸阳说起关中面食,每人都会历数一大串。而提起礼泉烙面,许多人只闻其名,未曾浅尝;更有甚者,对烙面为何物却闻所未闻,茫然不晓。 礼泉烙面被称为世界上最早的方便食品。可加汤食用,亦可干吃。其特色吃法称之为“泖”,即将面盛在碗中,反复用开水浇之。然后调上佐料,即可食用,佐料的调配比较独特,用上等的猪油调和辣椒面,配以葱花、韭叶、盐及当地酿造的香醋。 “礼泉烙面”味道奇绝,做法也奇。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很巧,昨天刚写了一片关于礼泉烙面的文章《陕西一小县城“待客面”太香,隔壁两县都“偷学”,你吃过吗?》也许是的确有点小众,推荐量和阅读量都很一般。
不过也没关系,刚好今天遇到您这个问题,就来一起讨论一下:袁小猫是陕西宝鸡人,要是选好吃的汤面条:
臊子面:酸辣适口,香气四溢!
每到腊月,臊子面的味道就是整个村子最隆重的年味。臊子面最关键是炒臊子,袁小猫的父亲炒臊子真的非常好,这么多年了依旧认为他做得臊子是最好吃的。每到大年三十,父母几乎是彻夜不休在做饭——煮猪头肉、炖排骨等大肉都做完了以后,用灶火里剩下的余温开始炒臊子。臊子肉一定不能用大火,文火慢慢煨着,需要时添一把麦草,软软火火的麦草烧出来的火是温温和和的,温和的火候里,五花肉切成的臊子丁慢慢出油,慢慢吸饱调料汁水,慢慢变成最好吃的一口肉。一个好臊子,肉、醋和火候是最重要的。
乾县酸汤面:汤清见底,香醇悠长
2013年五月,袁小猫结婚了。老公家是乾县的,袁小猫第一次吃到了乾县的酸汤面,也叫清汤面。一次被征服,世界上还有这么好吃的汤面条。但是由于穿着婚纱(那个婚纱有点紧),加上人来人往,还有婚礼等,袁小猫真是顾不上吃面条。
后来回娘家,村里人都会笑着问“宁宁(小猫小名),啥时候再能吃一碗你家的酸汤面呢?真格好吃很!”看来不是袁小猫一个人觉得好吃,是大家都认为好吃。吃了一辈子臊子面的扶风人竟然被几碗乾县酸汤面给征服了,食物的力量不容小觑。
礼泉烙面:方便又好吃,劲道无敌!
老公家距离礼泉不过20多公里,有时候我们回老家就会去礼泉转一圈,主要是为了吃一个烙面。袁小猫的邻居是礼泉人,经常也会带烙面给我们几个邻居分着吃。
礼泉烙面真的非常棒,说是面,但又更像饼丝。与上面袁小猫所说的臊子面和酸汤面有着本质的区别。人家把礼泉的烙面称为“世界上最早的方便面”——烙面不是煮熟的,是烙熟的。就像大家在街头见的煎饼果子一样,是用一种长方形的薄薄的铁板烙的。烙好以后再挂在绳子上晾干(不能暴晒),然后把很多张面饼子叠在一起,上面铺上一层干净的布,再上面压一块厚重的大石头,一晚上之后,几十甚至几百张烙面就紧紧地叠在一起了。然后用大刀子齐齐地切成丝,吃的时候用滚烫的汤多浇几遍就好了(浇汤和臊子面的汤其实差别不大)。最主要就是劲道,特别劲道,是陕西所有汤面里最劲道的面!
耀州咸汤面——鲜辣爽口,一天有劲儿!
乾县有酸汤面,铜川耀州也有咸汤面。贾平凹曾经在耀州一水库边隐居写《废都》的时候,耀州人,同样也是作家的安黎经常陪他去吃“改样儿饭”(陕西话:好吃的,不同寻常的饭),就是咸汤面。为此,贾平凹还专门写了一篇文章《咸汤面》。
可以说,耀州人的一天是从一万咸汤面开始的。耀州人口味也重,早上起来总觉得嘴里没味道,一碗热乎乎,咸香鲜辣的咸汤面,暖暖和和,舒舒服服地圪蹴在门口一吃,美得很。
……
当然,汤面条有很多很多种,光陕西就有太多种,袁小猫就不一一列出了,不过会慢慢长边,整理写出来,如果喜欢,请关注袁小猫,和这只猫一起,偷偷发现这世界真的很好吃!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礼泉烙面的确好吃,我第一次见烙面还是在宝鸡“西府老街”看到的。一个很大的铁板上面糊慢慢的变成一张大饼。起初以为是大煎饼,后来找店主咨询才知道不是那么简单。
传统工艺制作烙面要六道工序,调面、摊面、晾面、叠面、压面、切面。整套流程走完要两三天的时间。这种方法做出来的烙面可以保存很长时间和常见的挂面异曲同工,充分提现了我们劳动人们的智慧。
说起好吃的汤面我还是觉的“岐山臊子面”排在第一位。可能是作为宝鸡人经常吃臊子面,对它比较了解。这里不讲做法,介绍下岐山臊子面的精髓:薄、筋、光、酸、辣、香、煎、稀、旺。前面3个字“薄、筋、光”说的是面条的特点,中间三个字“酸、辣、香”讲的是汤的味道,后三个字“煎、稀、旺”总结了整个臊子面优点。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全国范围内有名的汤面有兰州拉面,河南烩面,四川担担面,重庆小面,山东羊汤面,江苏那边的奥灶面,锅盖面,而关中地区作为面食之都当然不能输给他们。
关中面食品种可谓琳琅满目,甚至可以做到“一县一品”,武功的旗花面,礼泉的烙面,乾县的酸汤面,三原的疙瘩面,淳化的饸饹面,再加上从邻居宝鸡传过来的臊子面。可以这样说走到关中,即使一日三餐都吃面条,也能让你吃一个月不带重样。
上面很多人都详细的介绍了礼泉的烙面,确实很好吃,历史也悠久。但是作为一个乾县人,我还得为我家乡的面食酸汤面打call。
乾县酸汤面,也叫浇汤面,一口香,酸汤挂面等,是乾县人用来招待客人的一种面食,乾县人逢年过节,红白喜事最常见的面食。在乾县,作为厨子必修的三门功课:炒酱辣子,调酸汤面,煮豆腐汤。
乾县酸汤面可以分为三部分:底汤,配菜,挂面。下来我来一一介绍。
上一篇:富二代有哪些身不由己的事情?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