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糖尿病人腿脚麻木该如何处理?
血糖,糖尿病,糖尿病人糖尿病人腿脚麻木该如何处理?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个问题就是血糖控制不好,直接导致的结果。为什么要这样说,这里我们打一个不一定恰当的例子来解释这个问题,血糖控制不好是怎样造成腿脚发麻的。人体血液循环系统,是一个封闭的系统,人的一切生理活动都是离不开血液循环的,这是一个尽人皆知的简单道理;或有的人说血液循环怎么又扯上腿脚麻木了?其实糖尿病人的腿脚麻木,与血液循环还真是难兄难弟,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换句话说,是因为糖尿病人的血液是一种非健康人的血液,或是糖尿病人的血液成分是和正常人的血液成分是有区别的,最重要的特点就是:糖尿病人的血液中的糖分、葡萄糖的成分含量,高于健康人血液中的葡萄糖成分的含量,因此在糖尿病人的血糖控制不好的情况下,即直接造成了血液中的葡萄糖成分上升,而这种葡萄糖高含量的血液参与了全身血液的循环,其过程就是,高糖含量的血液,在心脏这个泵日夜不停歇的循环下,糖尿病人高糖“污水”在每天24小时不停地损害糖尿病人的各个脏器,或神经系统;这如同一种高粘度的带血“浆糊”在身体各部位运行,周而复始,永不停歇,直至生命终结;因此糖尿病人在高血糖的作用下,人体血液循环最薄弱的环节,如一些末梢循环的神经部位,首当其冲就受到这种含有高血糖血液的侵蚀;一些糖尿病人就发生了腿脚麻木了,心脑血管疾病了,出现了并发症的一些迹象…如何应对这种问题,其1首先在心理上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切不可掉以轻心,延误或失去控制、治疗的时间;其2是在日常生活中,要加大控制血糖的力度,希冀迅速把血糖降下来,或平稳控制好,如饮食、或运动控制不理想的情况下,速到正规的医院进行治疗,或该吃降糖药物控制血糖,即刻进行;或该打胰岛素的就开始打针;特别是在不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的情况下,立刻把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降下来,即减少主食或高GI食物的摄入;在血糖的监控上,要适当加大检测血糖的次数,如有可能最好或是尽量把血糖控制在健康人的血糖范围:空腹《=6.1,餐后2h〈7.8(其实饮食加运动控制,或用药物控制、打针控制到这种血糖水平,完全是可以实现的,当然2型糖尿病人的胰岛功能已经完全丧失不在此讨论范围),同时加大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力度,或增加体检的次数,或选择身体有重大隐患的项目进行体检,糖尿病人要不想发生这种腿脚麻木的症状,或想延续生命周期,最好的办法就是:管住嘴,迈开腿,方能使自己处于不败之地。仅供参考,谢谢邀请。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糖尿病人腿脚麻木在糖尿病初期会出现,在糖尿病中后期也会经常出现,所以判断的时候,主要看时期,在糖尿病初期出现手脚麻木跟血糖升高有直接的关系,后期出现手脚发麻是长期血糖高得不到控制引起的并发症的症状之一,是很危险的。
血糖值应处于3.9至6.1摩尔每升是比较正常的,对于血浆血糖来说,正常范围大约是3.9至6.9,我们测量的时候,最好是分别测量空腹血糖以及血浆血糖,若空腹血糖值已经超过6.7,血浆血糖已经超过7.8的话,那么就要注意了。
无论是餐前还是餐后,血糖值超标都会对血管细胞造成伤害,对血管壁细胞在高糖的浸泡下便会出现炎症--粥样血管--斑块。
根据病情不同,糖尿病患者血糖的控制标准是不一样的。一般控制目标为空腹<7.0,餐二<10.0,糖化<7.0%。对于病程较短,年纪较轻的患者,建议按照正常人的标准来控制血糖,即空腹<6.1,餐二<7.8,糖化<6.5%。对于病程较长、年纪较大、有低血糖倾向、并发有较严重的心血管疾病者,控制范围可酌情放宽,空腹<8.0,餐二<11.1,糖化<8.5%。
血糖频繁波动会大大升高患并发症的风险。所以糖友们控制血糖不应该只关注血糖高不高,更应该关注血糖的波动幅度。
控制血糖并提升细胞的自我免疫和抗氧化是糖尿病人终身要做的。
1、药物控制配合细胞养护
口服的药物包括X格列汀、双胍类降糖药、α-糖苷酶抑制剂、胰岛素促泌剂等药物;注射的药物包括胰岛素等,同时口服线油灵芝孢子粉增强细胞的抗病毒和抗氧化能力,特别是胰岛细胞,提升其分泌胰岛素的能力,增强细胞能量供应自然降低血糖,并控制药物的服用量降低肝肾的药物代谢负担。
2. 饮食管理
糖尿病患者对于饮食要更加注意,荤素搭配,多摄入膳食纤维来减缓糖的代谢和吸收。
3. 糖尿病教育:正确了解糖尿病知识,采用正确的方法控制病情,减缓并发症。
上一篇:跟男朋友谈恋爱两年,可是男方一直没有结婚的打算,该怎么办?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